APP下载

微创内固定系统与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6-11-15周国万孙祖达畅彥飞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远端股骨钢板

周国万,孙祖达,畅彥飞

微创内固定系统与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周国万,孙祖达,畅彥飞

目的探讨比较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逆行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LISS组和GSH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伤口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LISS和GSH治疗股骨远端A型及C1C2型骨折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手术的耐受性选择与之相符的治疗方法。

微创内固定系统;逆行交锁髓内钉;股骨远端骨折

股骨远端骨折临床较为常见[1],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和中青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以及日趋完善的交通网络,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题和挑战[3]。传统的复位固定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固定强度,但术后多出现骨质血供不足,导致后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高,其远期疗效较低。近年来,浙江省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和逆行交锁内钉(GSH)成功治疗了多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7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LISS组和GSH组。LISS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35~64岁,平均(41.3±6.1)岁;骨折原因:车祸伤8例,摔倒致伤10例,高坠伤5例,重物砸伤2例;AO骨折分型:A1型3例,A2型6例,A3型11例,C1型5例。GSH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1~65岁,平均(40.9±5.9)岁;骨折原因:车祸伤5例,摔倒致伤8例,高坠伤5例,重物砸伤4例;AO骨折分型:A1型3例,A2型6例,A3型9例,C1型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两组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X线片等影像学可见骨折及移位,符合《骨与关节损伤》(第四版)中有关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年龄18~65周岁,均为新鲜骨折未做任何特殊处理,患者均在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伴有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开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手术或麻醉禁忌症患者以及其它胸、腹部、头部外伤和血管、神经损伤损伤者。

1.3 方法两组术前均进行详细的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拟定复位方法,并选择得当的内固定材料,并进行术前备皮和抗感染准备工作。

1.3.1 LISS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后,在C型臂X线透视机透视下,采用牵引复位至股骨的长度、力线恢复正常。LISS钢板的插入方式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在保持牵引的状态下,对于未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患者,自Gerdy结节至近侧切开皮肤,伤口范围6~8 cm,待髂胫束纵向分开后,在骨膜和股外侧插入LISS钢板;对于伴有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将关节内骨折复位后,沿股骨髁外侧面借助LISS插入导向手柄将LISS钢板插入,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认LISS钢板被放置于股骨侧方正中方位,再在体外进行LISS钢板螺丝钉固定。在使用拉力复位器时,应保证钢板与骨折骨紧密接触,可在近关节部以4~5枚锁定螺钉或在骨折远离关节端使用3~4枚自钻、自攻型单皮质螺钉加以固定,待检查确定固定良好后,清洗伤口,止血,留置引流管,缝合伤口。

1.3.2 GSH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后,以膝关节前外侧为手术起点,经股外侧肌间隙和股直肌切开骨膜,待剥离骨膜将膝关节腔和骨折端暴露后,结合膝关节损伤情况,首先以克氏针将骨折部位暂时复位,维持骨关节面的平整,如出现骨缺损变形时,需进行植骨填充,可首先固定冠状面骨折,首先将髁部固定,待与近端对位后,使用解剖钢板以3~4枚松质骨螺钉在股骨外侧固定髁部,并使用4~5枚螺钉将骨折近端加以固定。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检查确定复位固定良好后,清洗伤口,止血,留置引流管,缝合伤口。

两组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并补充电解质和体液,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术后2d可拔除引流管,术后2周可进行切口拆线,术后可进行简单的等张训练,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步强化康复训练强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1.4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统计分析患者的康复情况。膝关节功能疗效评估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分别对患者膝关节的功能、肌力、活动范围、屈膝、疼痛进行评分,以患者总评分≥85分为优;以患者总评分70~84分为良;以患者总评分60~79分为中;以患者总评分<59分为差。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LISS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高于GS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1、21.31、3.39,均<0.05);LISS组伤口长度显著低于G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8,<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定两组术后随访6~12个月。LISS组25例HSS评分优13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4.0%;GSH组22例优12例,良6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9,>0.05)。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分析LISS组术后发生感染1例,膝疼1例,愈合不理想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GSH组发生1例关节僵直,2例膝痛,1例愈合不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为18.2%。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0.39,>0.05)。

3 讨论

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高能态或低能态的暴力引起。患者由于受伤部位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多伴有关节面损伤、骨折断端不稳以及粉碎性骨折等特点,给临床复位固定带来较大的困难,术后极易引发骨折不愈、切口感染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4-5]。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临床医学的进步,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和发展[6]。传统的内固定钢板虽然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固定效果,但与骨膜无法紧密切合,影响术后骨质血供[7],此外其手术创伤较大,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几率[8]。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治疗材料,其具有微创、固定紧密及手术适应症广等特点,充分体现出微创及生物学固定的设计理念[9-10]。GSH钉技术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金标准”,其具有适应症广、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及符合人体生物学特征等优点,是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一项重大进步[11]。

表1 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术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GSH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骨折愈合速度等手术指标明显优于LISS组。这主要是由于LISS组在进行钢板组间复位操作具有较高的难度,手术过程中需要多次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且在闭合复位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反复调整,必然导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增多;与LISS组比较,GSH组在进行手术过程中无需剥离骨折周围的软组织,能够更好的保护骨折端的血供,维持骨折部位愈合生理环境的稳定,促进骨折骨愈合。此外,GSH组所用到的固定螺钉可以在维持固定的前提下,允许骨折处有微小的活动,骨折处的微小活动能够产生生物刺激,诱导成骨细胞的分化生长,促进骨痂的生长。在伤口长度比较中,LISS组明显优于GSH组,主要是由于LISS组采用带有导向器的手柄能够方便的插入钢板以及拧入螺钉,降低手术损伤面积和暴露时间,符合微创及审美的要求。在术后随访中和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比较中,两组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以及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LISS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GSH组,而LISS组HSS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略高于GSH组优良率,但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这提示,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股骨远端A型及C1、C2型骨折中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疗效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均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手术的耐受性选择与之相符的治疗方法,老年患者在进行治疗可适当考虑出血量较少、创伤较低的手术方法,而年轻患者可考虑微创治疗方法,以符合其审美要求。

[1]Martinet O,CordeyJ,Harder Y,etal.Epidemioiogy of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femur Injury[J].2000,31(3):62-63.

[2]陈传仁.微创接骨板(Lis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中外医疗,2009,7(5):55-56.

[3]Jacquot JM,Finicls H,Fardjad S,et al.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in insufficiency fractures of the sacrum,three case reports[J]. RevRhum Engl Ed,1999,66.

[4]陈俞涛,杨江伟,侯海斌,等.微创内固定系统和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对比研究[J].天津医药,2014,42(4):378-380.

[5]谢丹,张森,林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210-213.

[6]王忠仁,曾浩然,廉克强.微创内固定术比照带锁髓内钉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130-131.

[7]龙啸宇,陈泰祥,文洪明,等.动力髁螺钉与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3): 2497-2499.

[8]关继奎,关雨,赵丽,等.内固定物置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变化与临床效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3):2439-2446.

[9]饶志涛,俞光荣.Hoffa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16):1234-1239.

[10]邬玉明.锁定钢板与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9):1285-1287.

[11]Shepherd LE,Shean CJ,Gelalis ID,et al. Prospective Randomize study of reamed versus undreamed femoral intramedully nailing:all assessment of procedure[J].J Orthop trauma,2001,15:28-32.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3.039

R683.42

A

1671-0800(2016)03-0355-03

2015-06-10

(本文编辑:吴迪汉)

315470浙江省余姚,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

周国万,Email:yyzhougw @163.com

猜你喜欢

远端股骨钢板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