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市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2016-11-15付芹芹徐银儿黄宝聚屠萌君何静孙霓枫虞凌红翁幼辉周东升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抗抑郁宁波市

付芹芹,徐银儿,黄宝聚,屠萌君,何静,孙霓枫,虞凌红,翁幼辉,周东升

宁波市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付芹芹,徐银儿,黄宝聚,屠萌君,何静,孙霓枫,虞凌红,翁幼辉,周东升

目的了解宁波市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用药情况,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8 020例出院后生活在社区,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社区患者用药情况。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多(76.52%),抗精神病药使用最多。5 095例(63.53%)服用精神科药物,其中1 296例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3 122例服用第二代精神病药,125例服用抗癫痫药物,243例服用心境稳定药,136例服用抗抑郁药,106例服用镇静催眠药,67例服用其他类药物。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氯氮平,抗癫痫药使用最多的是卡马西平,抗抑郁药使用最多的是文拉法辛,心境稳定剂使用最多的是丙戊酸钠,镇静催眠药使用最多的是氯硝安定。讨论精神疾病防治重点仍然是精神分裂症,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社区患者用药中占主导地位,单一用药成为长期生活在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用药方式。

社区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用药情况

精神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极大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自主性、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有调查显示,精神疾病总时点患病率为17.3%,正逐渐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精神疾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康复率低及致残率高等特点[2],决定了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生活在社区中,并且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疾病的困扰会对慢性精神病患者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药物不良反应更加重了患者的痛苦,近年来,外界普遍开始关注精神患者的用药问题。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推入市场,精神病患者使用传统药物逐渐被新型药物取代,本文对出院后生活在社区,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精神疾病患者,描述精神疾病患者用药情况,并初步研究其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调查方法选取2013年8至2014年10月宁波市社区生活的精神疾病患者8 020例,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平均年龄(50±14.2)岁;平均读书年限(5.1±3.7)年。基本情况见表1。

1.2 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病种构成情况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多,占76.52%,六大类重性精神疾病占87%。见表2。

1.3 用药情况在调查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5095例(63.53%)服用精神科药物。1 296例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3 122例服用第二代精神病药,125例服用抗癫痫药物,243例服用心境稳定药,136例服用抗抑郁药,106例服用镇静催眠药,67例服用其他类药物。男性1033例(79.71%),女性263例(20.29%)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男性1445例(46.28%),女性1677例(53.72%)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在前十位的药物: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奥氮平、丙戊酸钠、喹硫平、阿立哌唑、氟哌啶醇、五氟利多和舒必利。氯氮平在抗精神病药中位居首位。见表3。

1.4 合并用药情况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单一用药患者4 955例(97.25%),合并2种药物112例(2.20%),合并3种药物及以上28例(0.55%)。单一用药成为长期生活在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用药方式。

2 讨论

长期生活在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以精神分裂症居多。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远大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占70.67%,与张云淑等[3]调查(70.8%)基本一致。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治疗阳性症状方面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疗效相当,但是,它们在治疗阴性症状方面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相比具有优越性。此外,在不良反应方面,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较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具有较低的引起锥体外系反应(EPS)和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风险。因此,大多数指南建议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线用药[4-6]。

本文发现,抗精神病药物中,氯氮平的使用频率最多(37.7%),因其疗效较好、较少引起EPS和TD,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具优势,加之其低廉的价格,在我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应用十分普遍(25%~60%),其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应引起注意。在抗癫痫药方面,卡马西平与苯妥英钠使用频率相差不大。在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方面,新型抗抑郁药物文拉法辛占主导地位,与钱建明等[7]调查一致,可能是考虑到该药起效快,因而相对选择较多。在心境稳定药的应用方面,丙戊酸钠占主导地位,与陈庆强等[8]报道一致,这可能考虑到患者的用药安全有关。在镇静催眠药的应用方面,氯硝安定占主导地位。

单一用药成为长期生活在社区中的精神疾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用药方式,而联用2种以上药物的用药方式较少,这符合精神病学恪守单一用药的原则,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不但增加毒副作用,其药理作用也可能相互抑制。这也符合长期生活在社区中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病程长的特点,同时可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表1 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基本情况

表2 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病种构成情况

[1]石其昌,徐方忠,许毅,等.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4):229-236.

[2]SolankiRK,SinghP,MidhaA,etal.Schizophrenia: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J].Indian J Psychiatry,2008,50(3):181-186.

[3]张云淑,司天梅,栗克清.中国十省市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使用现况调查[J].临床精神病学,2012,26(10):736-740.

[4]Lehman AF,Lieberman JA,Dixon LB,et al.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second edition[J].Am J Psychiatry,2004,161(Suppl 2):1-56.

[5]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Team for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nd Related Disorders.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nd related disorders[J].Aust N Z J Psychiatry,2005,39(1/2):1-30.

[6]舒良.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5-76.

[7]钱建明,马鸣晓.精神科门诊用药分析和经济学评价[J].实用全科医学,2003,1(1): 75-76.

[8]陈庆强,徐义,王素云,等.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精神用药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2007,19(11):106-107.

表3 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用药情况分布

10.3969/j.issn.1671-0800.2015.03.035

R18;R749

A

1671-0800(2015)03-0348-03

2015-10-20

(本文编辑:孙海儿)

宁波市科技局项目(2013C50052)

315201宁波,宁波市康宁医院

付芹芹,Email:38353273 3@qq.com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抗抑郁宁波市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