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族民间舞蹈文化及风格探源

2016-11-14李霞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土家族舞蹈

李霞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2-0001-02

土家族是以农耕生活为主的山地民族,主要生活在湘、渝、鄂、黔边区的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其传统文化由地域特征、自然环境、方言、音乐、舞蹈、风俗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形成。

土家族传统文化及民间舞蹈一度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老一代舞蹈家贾肇巽(原中央民族歌舞团舞蹈队队长)、张莉茹(原中央民族歌舞团舞蹈主演)夫妇等对湘西土家族民间舞蹈进行调查时,就对土家族文化和民间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便留在了湘西歌舞团和文化局,创作了大量的土家族民间舞蹈,发表了数篇有关于土家族民间舞蹈和传统文化的论文,直到退休后在吉首大学做为客座教授,仍然对土家族传统文化和民间舞蹈进行深入研究。贾肇巽老师于2003年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保护土家族文化遗产的紧迫性与措施》的讲话。千禧年之后,更有人类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民等学者深入到湘西等土家族聚居地深入调研。

土家族民间舞蹈成为研究热点是各学科对于民间舞学术价值不断深化认识的体现,民族学、艺术学、宗教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参与到了土家族民间舞蹈的研究之中,使得土家族民间舞相关的诸多方面,如服装、音乐、仪式、绝技等,以及舞蹈与民间文学、信俗、雕刻、绘画等诸多文化事项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相对其它方面的成果来说,对土家族传统文化与民间舞蹈风格的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随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再次成为学术热点。赵世瑜在《传承与记忆:民俗学的学科本位——关于“民俗学何以安身立命”问题的对话》一文中,从学科本位的角度,明确将传承视为民族民俗学的研究本体,主张民俗学是一门“传承”之学。

一、土家族民间舞蹈与宗教信仰、祭祀

原始舞蹈是宗教仪式中的一部分。它是原始部落成员的集体行为,共同创造在部落的宗教仪式中,回溯部落历史的起源神话,也往往通过舞蹈等形式来体现。民族民间舞蹈,其产生与发展都带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土家族原始宗教极为兴盛,职业宗教者“梯玛”(即巫师)在古代既掌握神权,又掌握基本政权,在人民中威望极高,他们利用宗教祭祀活动把大量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为宗教服务。对于舞蹈艺术而言,他们成了土家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人。“梯玛”在解钱、许生、许愿、求子等仪式活动中,表演了许多传统舞蹈,如“八宝铜玲舞”就是巫师表演的极具代表性的宗教仪式舞蹈。

在土家族地区最常见、最盛大的摆手舞,是土家族一年一祭活动中必跳的舞蹈,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大摆手舞是为祭祀祖先八部大王而举行的大型祭祀活动中所跳的舞蹈。土家族氏族社会分为八个部落,首领称为“八部大王”,后人将八部大王视为祖先神来敬奉,称之为“八步大神”,祭祀“八部大神”成了土家族人民特有的节令习俗。而小摆手祭祀的主神则是彭公爵主,有的根据姓氏增加陪祭神。小摆手是在唐末五代,江西彭氏入主湘西之后才兴起来的。

跳丧舞则是土家族丧葬活动中跳的舞蹈。早在隋唐明期,南方诸蛮夷的丧葬仪礼中就有击鼓跳丧祭亡灵的习俗,据《夔州图经》记载,土家族先民于隋唐时就跳此舞,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如今跳丧舞盛行的地区曾是古代巴人的活动地区,因此有史家认为跳丧舞的古代巴人的舞蹈遗存。至清道光年间,《长阳县志》卷三载土人先人逝世,“临葬夜,众客群挤丧次,一人擂大鼓,更互相唱,各曰打丧鼓,歌词大都是吊亡灵,慰生者。”不难看出土家族丧葬习俗和跳丧舞具有久远的历史。

二、土家族民间舞蹈与劳动生产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不能用语言或难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人们往往用人体的动作,反而可以简单明了的表达出来,比如一举手、一投足、挤眉弄眼、拍掌、握手等表达出来,在使用恰当时可以胜过语言的效果,还有从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所传下来的动作和姿态,如河水、竹子、农业生产中的动作等,这些比喻的动作可以代替语言,有时可以从这些形象化的动作上获得比语言和文字更多、更好的效果。

土家族人民生活在山区,故其舞蹈亦多以表现山区的生活为主,并在土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加工完善。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舞蹈是茅古斯,茅古斯表现的就是土家族祖先“毛人”的生活。就其动作内容来看,有反映狩猎生活的“理足迹”“察看”“举棒追兽”“追打”“搏斗”“抬野兽”等,有模仿动物的“兔儿跳”等,有表现生活场面的“照太阳”“看月亮”“抖跳蚤”等,有反映原始农耕生活的“烧山”“打火”等,舞蹈动作朴素简单,线条粗犷跳起来有股野劲。因此有人认为茅古斯产生于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它反映了土家先民同自然做斗争的意志和乐观精神。

打连厢,又称金钱棍。据作者到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宣恩县采风民间流传,其起源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是因为农村荒灾时节,人民生活贫困,乞讨而产生的一种道具舞蹈。后经过发展流传到湖北土家族聚居地,演化成肉连响,是湖北利川土家族群众流行的一种体育和舞蹈相结合的娱乐形式。舞时不分春夏秋冬,一律只穿一条短裤,无需乐器伴奏,仅以双手击打身体各个部位,发出整齐、清脆的辟啪声。

三、土家族民间舞蹈与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就不是单一的民俗事项,在情趣横生、奇妙浪漫、神秘莫测甚至离奇怪诞的背后,隐藏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而舞蹈作为一门肢体语言最丰富、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在民间的传统节日中起着渲染和传承的作用,它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表达了人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其舞蹈主题不同,特色各异。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还有祈禳节是其民间的祭祀节日,它源于土家族人祭祖的传统,祈求祖先保佑、赐福禳灾的习俗,这时人们必跳摆手舞及茅古斯,主要是祭祀先祖、祈求丰收。

四、土家族民间舞蹈与原始生殖崇拜

在原始舞蹈中,生殖崇拜是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土家族着方面的舞蹈最具代表性的有茅古斯。其舞蹈有大量对男性生殖崇拜的动作,如“示雄”“打露水”等,舞蹈时每个“茅古斯”手握“粗鲁棒”,即一根长40厘米的棒子,用稻草或绸缎缠裹,顶端用红布包头,捆扎于腹前腰带上,这是早期人类对生殖崇拜的一种特殊形态。男根崇拜是父系社会战胜母系社会的一种性器官炫耀,因此,人们确定茅古斯产生于父系社会时期。土家族摆手舞和其他民族的一些民间原始遗留下来的舞蹈一样,最终反映的也是民族生存与繁殖这两大主题。但是摆手舞在性的问题上虽然含蓄,却有着为两性所欢迎的现代舞蹈特点,即为男女舞者间的比较亲密的配对和接近。因此,土家族摆手舞显然有激起“性的热情的印象,甚至也有增进两性交流的意义存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表达了人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

土家族舞蹈是一种相对原始的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族舞蹈由原来的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原始舞蹈到搬上舞台的舞蹈艺术,原始舞蹈在一些基础上有了发展和创新。为了更好的保护土家族舞蹈的传承机制,国家体育局和国家民委为民族传统体制制定十六字方针“积极提倡,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通过对湘西土家族和恩施土家族地域特征、自然环境、方言、土家族舞蹈的起源、风俗习惯的了解,分析土家族舞蹈的起源、艺术特征、发展和创新;通过研究土家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习俗、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劳作等方面的关联,总结土家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形成和价值取向。

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化,是该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最本质的特征,它凝聚着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自我发展中不断形成的智慧、理性和创造力。土家族舞蹈质朴踏实,它不仅涵盖了土家族聚居区的传统体育和艺术生活,而且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土家族社会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我们应该站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土家族传统文化完整、健康发展的高度,进一步了解土家族舞蹈的起源传统习俗、特征与创新,对于认识和了解土家族舞蹈,全面展示、发展和创新土家族舞蹈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与开发策略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土家族舞蹈
土家族情歌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冰上舞蹈搭档
土家族
我和舞蹈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