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痛点精准发力“补流训”力促均衡——涞水县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纪实
2016-11-14张海涛通讯员赵岩基
■ 本刊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赵岩基
抓痛点精准发力“补流训”力促均衡——涞水县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纪实
■ 本刊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赵岩基
涞水县位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属河北省确定的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9个重点县之一,县域内山区、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4%。长期以来,受历史及地域影响,涞水经济增速缓慢,这也严重影响到教育事业发展。曾几何时,由于城乡教育教学条件对比悬殊,“县城学校挤破头、农村学校没人留”的窘状长期存在。随着国家不断加大义务教育尤其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得到质的改善,“在农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当地群众有目共睹。然而,学生扎堆城里学校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群众同样注意到,改头换面之后的农村校依旧“缺老师,缺好老师”,师资不足、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家长和孩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许。
痛定思痛。近年来,涞水县紧紧抓住农村师资队伍这一短板和痛点精准发力,同步实施农村教师“补、流、训”机制,为农村校打造一支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且功底“过硬”的教师团队。如今,山里娃基本不用远离家门就能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不少农村进城求学的孩子纷纷回流。
如何做到精准发力?什么是“补、流、训”?前不久,记者带着种种疑问奔赴涞水一探究竟。
“补”,即补充教师编制,建立机制,定向补缺,优化农村师资结构
从县城出发,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记者一行来到距离涞水城区100公里,位于太行深山的三坡爱心小学。学校四面环山,空气清新,临近清明,校园里的树木渐渐吐出了嫩绿。
“现在通高速进山快了,老路的话需要走整个上午。”经常往返县城与学校的司机说。也正是因为地处偏远,尽管山里学校环境好,办学条件也不差,可是对老师们来说仍然缺少吸引力。
“以前学校师资不足,年龄老化,都在45岁以上。要不是2009年开始陆续有特岗教师来学校,我们别说开齐课程,就连正常的教学任务都完不成,真是哭都来不及。”三坡爱心小学校长马庆霞感慨万千。
“由于种种原因,从2002年开始,涞水县曾有近十年未招录新教师,造成教师严重缺编,山区和农村更是‘重灾区’,国家实施特岗教师计划给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县教育局副局长刘文强说。
2009年,河北省落实国家政策,开始实施农村特岗教师计划。涞水县适时抓住机遇,全力做好优秀教师的吸纳引进工作。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该县变“小步跑”为“跨越跳”,特岗教师申请数量由最初的36名大幅增长为2015年的120名,力度可谓空前。目前,已经有339名特岗教师扎根该县山区、偏远农村学校的讲台。
刘文强告诉记者,这些特岗教师的特点是学历高、思维活、知识面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经过县里专门制定的一套培训之后,他们在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诸多方面进步非常快,很快便能在所任教的学校里“挑大梁”。
在以美育为特色的石亭小学,记者看到,该校美术、书法、朗诵、舞蹈等多本校本教材均是由该校青年特岗教师编写的,学校的“第二课堂”也开展的有声有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欢迎,学校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
“这些孩子们充满活力又多才多艺,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强大羽翼。”说起学校的特岗教师,石亭小学校长张海鹏赞不绝口。
“我们学区8所小学和8所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中有80名特岗教师,占到教师总数一半以上。他们不仅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活力,而且大多已成为业务骨干。去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标准通过省检,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坡学区总校校长杨生明说:“这些‘新鲜血液’已成为涞水教育的生力军、农村教师的主力军,校长们的‘眼珠子’。”
为了让特岗教师在山区、农村学校安心教学,县里在特岗教师聚集的学校普遍建设了教师周转房,开通了校园无线网络,想方设法让他们吃得好住得好。为了解决他们的“人生大事”,各学校校长成了红娘,亲自为他们牵线找对象。2009年至今,已有多名的特岗教师在当地安了家,扎了根,农村师资阵地得到进一步巩固。
不仅如此,就在去年,涞水县又出台了《2015-2017年中小学教师补充规划》,以特殊人才引进、实施特岗教师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多种渠道和方式,三年内新增各级各类教师660名。
“《补充计划》的制定是县里建立农村教师补充长效机制的探索,由县教育局上报所需的学科教师,多部门联手组织实施,既保证了公正公平,又改变了以往招聘教师的无序,实现了缺啥补啥。”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苗云泽说,去年,已有220名教师正式入编,侧重了农村学校急需的音体美教师,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被分配在山区、农村学校的教学一线。
“在全县财政吃紧、整体超编严重的情况下,这是县委县政府着眼‘教育是最大民生’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计划,从2018年起,全县农村教师将严格落实‘退一补一’政策,以进一步稳定和优化农村师资队伍结构。”苗云泽说。
“流”,即校长教师交流,情理结合,逐级流动,激发薄弱校办学活力
涞水地貌以山区居多,山区、丘陵、平原分明。依据特殊的地理特点,该县确定了教师“三个平台”逐级流动模式,即教师交流先从山区学校到丘陵学校,再到平原学校,在每级平台任教必须达到三年以上方可流动;对工作业绩突出,且在山区学校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可直接交流到平原任教。
记者在县教育局了解到,这样分层级交流主要考虑到本县教育发展实际:一是经过多年的连续补充特岗教师,山区和农村学校教师逐渐出现富余,而城区学校教师数量上则有些紧张;另外一点是,强行推动城区居住的教师到山区学校任教,势必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而进城则符合多数教师的心理期待。
如此一来,在正常的情况下,所有交流到城区任教的教师,都要经历3年的山区任教和3年的丘陵任教,青年特岗教师们的“黄金6年”都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教师逐级流动之外,涞水县还以全员支教、学区内交流、跨学区“等距离”交流、“顶岗”交流等四种方式开启了全县教师“大交流”。
全员支教即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每年从城区及乡镇政府所在地学校抽调教师到农村及边远学校支教,支教期限为1年;学区内交流是由各学区根据辖区内学校情况、师资状况统筹把握、自主实施,通过小范围流动达到克服倦怠心理,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的目的;跨学区“等距离”交流是指在距离教师居住地相同距离的不同学区学校间交流,实现10个学区之间的交流互动;“顶岗”式教师交流是在县城学校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的同时,选派薄弱学校教师到县城学校进行“顶岗”交流,通过交流,使薄弱校教师学习到更加科学、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据统计,4年来,涞水先后有389名教师进行了交流,其中有214人是城区及乡镇政府所在地学校教师到边远农村支教,为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涞水县建立激励机制,明确规定在绩效工资、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提拔任用等方面向边远农村教师倾斜,城区学校教师评聘晋级有支教、交流经历的优先考虑。
“开展教师交流工作,逐渐在城乡间形成师资动态流动、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环境,成为我县激发农村校办学活力的重要手段。”县教育局副局长梁杰玉说,三中的变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去年9月,县城的优质校第二中学和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薄弱校第三中学之间开展了首轮的教师“顶岗”交流,两所学校间相同学科的20名教师进行了对等互换,时间为期3年,交流教师在绩效考核、评聘职称等方面完全接受交流后学校的管理。
交流到校后,二中的老师们以开办讲座、同课异构等形式,把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了三中,通过辐射带动,短短一年的时间,三中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中在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等方面有着非常成熟的经验,二中的教师过来任教后,对我们推进课改、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很大,真是事半功倍!”三中校长牛宝存高兴的说。
“今年又将有10名教师,明年再10名……学校很快就会迎来一次‘换血’。”尝到了甜头,牛宝存对接下来的“顶岗”交流表现得非常期待。
在校长交流方面,涞水明确提出,在学区和城区直属校之间、学区内学校之间两个层面上,校长要在任职10年内必须进行交流。学区间校长交流由县教育局统一调派,学区内校长交流的权力则下放到学区,由学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2009年至今,全县共有85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进行了交流,交流比例达到57%。
从县城开车70分钟,翻越山路蜿蜒的东大岭,才能达到林清寺中学。赵秀超,2015年初由县城南关小学调任该校校长。不到一年,这所环境差、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下滑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就焕发了生机:今年初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微课优秀组织单位”、“艺体工作先进学校”等六次登台领奖,让赵秀超成了本次大会的明星。
近两年,全县像林清寺中学这样因“大交流”由弱转强的农村学校,还有很多。
“训”,即开展业务培训,优化模式,以训促学,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养
“要想实现优质均衡,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基础,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县教育局对这一点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涞水在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上舍得花钱,县财政将中小学教师每人每年30元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全县学校公用经费总额的3%用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集中使用。几年来,该县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实现递次增长。
同时,该县不断创新举措,优化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草根’研修、拔高培养、反哺基层”师资培训机制,让农村教师看到差距,鼓起干劲,提高本领。该县推行的“草根式”校本研训,要求各学校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立课题,灵活开展研训活动,打造了一批特色化、专题化校本研训;同时,选拔县域内各科优秀教师,依托国培、省培项目,面对面、手把手地接受国家级名师的指导,并由这部分教师中的佼佼者组成讲师团,开展集中培训和送教下乡活动。
“在深山里教学出去参加一次培训非常不容易。”考虑到许多山区学校交通不便的实际,该县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培训,并邀请专家把优质课送到山区学校。
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该县邀请保定师院附属学校校长王淑英及该校部分骨干教师来到涞水深山传经送宝,而这只是众多送教下乡活动中的一次。
“和保师附校老师开展‘同课异构’,让自己看到了差距,学到了真本领。”三坡学区马各庄小学青年教师张安丽感到与名家面对面式的交流让她收获颇丰。
邀请专家“手把手”指导同时,涞水还注重苦练内功。在全县分区域建立了9个研训基地,每个基地都以一个优秀中学和学区为中心,充分发挥优秀学校龙头作用,探索实施“优质学校带弱校”集群发展,帮扶基地内的其他学校开展有效教研,为课改提供源源动力。
“每学期学区会有至少三次集中业务培训,学区内八所学校每天在下午四点半学生放学离校后,分文科、理科和综合三个组别集中开展研训活动,这已成常态。”石亭学区校长曹新章说。
据介绍,近几年来,在涞水县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中,参训教师达46100人次,累计培养了360余名国家、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逐渐在涞水乡村“落地生根”,一个立体的农村教师队伍发展保障体系初步成型,为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夯实了根基。“以前县里举办各种比赛,所设奖项基本上是被城里学校包干,现在形势渐渐发生了反转,农村学校成了大赢家,城里学校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县教育局普教股股长常卫东笑着说。
“近几年涞水教育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广泛肯定,但尚在‘爬坡’阶段,今后我们将继续重点抓薄弱、打基础,整体推进,努力实现农村学校竞相发展、活力彰显的新局面。”县教育局局长王金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