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显微寺院到开放的转变——以明代饶益寺与百福院说开去

2016-11-14李江涛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17期
关键词:寺院轴线空间

文/李江涛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成都 611756

从显微寺院到开放的转变——以明代饶益寺与百福院说开去

文/李江涛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

从寺院的显微意义出发的话语立场,就自然地落在了行为与路径的相互关系上。对于大多数的佛教传统,最重要的在于信众在礼拜空间的各种礼拜,包括右旋、叩拜、复合式礼拜等等形式,对应的室内佛域空间与礼拜空间便发生着相互关系而适应着信众的跟随。但此文除却宗教文化本身的因素而着眼于寺院空间与现代性行为之间的关联,是否存在一个隐性的力,吸附着古人与今人的行为准则。

寺院;佛教;空间

饶益寺,饶益众生也。南朝诗人谢灵运赋诗《庐山慧远法师诔》:“广演慈悲,饶益众生。”慈悲为怀,缘“悲念于众生 常为求饶益”。饶益寺坐落于射洪柳树镇西南二里的通济山中,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清光绪六年(1880)进行较大培修扩建。该寺坐西南向东北,似与陕西饶益寺遥遥相对。寺前20山门,次第为弥勒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殿,右有厢房,左有戒堂,呈四合院布置。大雄宝殿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为明代木结构建筑,抬梁式梁架。

饶益寺作为群体建筑,饶益寺总体上纵深大,在追求整然对称的基础上由三条轴线横向并置而成,轴线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构成完整连贯的行进流线。作为明代伽蓝布局的又一案例,主体构成还是按照三条路来分,左路钟楼与罗汉堂,中路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与藏经阁,右路则为观音殿与门房。

首先由布局导致空间样式上的差别,大佛殿处于中路轴线中部,为路径的连贯,佛像位于中部,兼顾了行进的需求与右旋的礼拜方式。其整体平面布局近似方形平面,更突出了其为中轴线的中心配置。观音殿位于右路尽端,因此佛像背后空间封闭,满足叩拜空间的要求。殿门则有三条路径可由大佛殿而到达,中路与右路通过完整参拜路径、后勤路径、第二殿路径和而不同地将轴线的渗透贯穿于三类不同行为的人之上,将佛教体制的逻辑感无意识中折射出建筑空间路径的逻辑感。加上左路的附加的圆循环路径,中路序列则被再次强化,佛教文化的位序观念于是体现。

以中路院落为研究对象,可以看到,第一进院落,即山门与天王殿之间,串接观音殿前院门;第二进院落,即天王殿与大佛殿间,分别接罗汉堂与厢房,而相接段的厢房却只是观音殿的过渡空间,第三进院落,不存在,但在大佛殿、藏经阁与观音殿之间,一段阶梯联系起三者。此时的饶益寺通过横向三条轴线,纵向相切,构成了循环往复的参拜空间,将佛教信徒与香客的路径并置、相切、贯穿,动而不乱,形成了佛教世界安详平和的意境。

百福院位于四川遂宁市船山区。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百福院的总平布局恰与上述布局特征契合,或为在汉晋时期“前塔后殿”原址上翻建的结果。而百福院前殿正是“前塔后殿”布局中全寺的中心。百福院作为一个单体建筑,在建筑体量上与饶益寺无法进行同质对比,但若着眼于显微处,两者在空间路径的处理上颇有一致意趣。

百福院屋身面向东南向,基本成纵深与净宽均为12.5米的正方形平面,出沿均出挑1.3米。在高度控制上,百福院的中间的屋顶屋脊最高处结构高为9m左右,檐口最低处结构高5米。粗看百福院平面与大佛殿相差无几,根据内柱划分为佛域空间与参拜空间,但百福院通过梁和短柱的延伸错位使得屋顶中心线与平面中心线错开,大大加强了佛域空间的进深感。本是回字形的右旋参拜平面,由于历史的演进,人在寺院中不再仅仅作为信徒而存在,即生产生活介入其中时,令人惊奇的是,后间以居住房间的功能而出现。原本是为了扩大佛域空间而缩小的后间,此时显微成居住者的领域。

同时,在外立面上,斗拱在后间的有意加大加复杂,使山墙面有了“两间”的层次,似乎暗示着寺院的进出口或者是信众的主要出入口设置在侧面,于是,一个路径便产生了:从寺院旁的寺外道路行进,转而进入侧间门,或是背面停留或是进入大堂或是绕进后间,从个人领域空间到佛域空间,最后再到前院的开放空间,一连串的路径串接了人与寺院的种种呼应。

对比与台湾建筑师王大闳在台北建国南路的自宅,建筑整体类似于九宫格般的空间构架。两者的共性,在于建筑内部空间两者不同的状态,佛域空间与参拜空间,居住空间与活动空间,通过路径的精心设置,人的行为自然随着建筑空间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选择。一面佛,一面墙,在一个完型中都参与了空间的分隔,情绪的分隔,推演到社会的分隔,又何尝不是呢?只不过体量、关系便丰富了。

此时,反观饶益寺,不难发现,此前的封闭寺院空间,将佛域与参拜空间两者约束于殿门内,似乎精神性的感官必须依附于殿内空间,一扇门将传统的习作都安排与此。在百福院中,可以发现,取消了殿前明间斗拱包括部分次间斗拱后,前间更显宽敞通透,可能是历史原因亦或本如此,寺内空间向外延伸,此时整个外部空间转变为参拜场所,是否象征着宗教对于世俗的一种妥协艺术。到了王大闳自宅,一反当时“战后住宅”紧凑集约的现状,而将生活空间扩展于建筑外部,是否也是一种对实用、世俗价值的一种批判呢?

猜你喜欢

寺院轴线空间
空间是什么?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Fantasy and reality
创享空间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轴线控制手法应用研究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悟道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