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煤炭资源型城市平顶山的经济转型
2016-11-12张小静
◇张小静
试论煤炭资源型城市平顶山的经济转型
◇张小静
近年来,煤炭市场低迷和经济结构矛盾使平顶山市经济发展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持续震荡回落,加快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平顶山经济转型的思路、保障措施和路径,以期破解煤炭经济困局,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平顶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平顶山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煤炭行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在1/3左右,全市许多行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煤炭有着密切的关系,煤炭直接和间接影响全市GDP将近40%。但2008年以后,煤炭在需求不足的基础上加之产能严重过剩,煤炭生产大幅下滑,至2013年,全国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彻底终结,煤炭行业亏损严重,煤炭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企业呈现半停产状态,经济衰减的影响开始扩散,失业加剧,欠资普遍,社会压力增加,“一煤独大”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如何破解煤炭经济困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笔者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平顶山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一、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一)从面临的现状看,产业转型是内在要求
1.煤炭需求不足,引发的行业生产经营困难。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受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不足的影响,国内制造业生产长期保持低位,能源需求出现萎缩,煤炭行业产能过剩日益突出,加上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以及环保约束日趋收紧,清洁能源越来越多地替代煤炭,进一步加剧了煤炭需求的萎缩,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煤炭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产量逐步回落,经济效益深度下滑,除2009年、2012年原煤产量仅增长0.9%、6.5%外,其余年份均下降。2014年8月以来,国家加大对煤炭限产力度,以及淘汰高耗能的钢铁、水泥等落后产能,煤炭需求市场进一步萎缩,在2013年、2014年全市原煤产量分别下降12.0%、6.6%的基础上,2015年又下降了3.4%(见图1)。
图1 2001~2015年平顶山原煤产量增速
2.煤炭产业不景气,引发的全市经济增长乏力。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平顶山煤炭产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1997年原煤产量下降12.9%,2009仅增长0.9%,导致1997年、2009年GDP分别增长7.7%、10.0%,与上年比分别回落5.8和2.9个百分点。2011~2014年GDP年增速为10.0%、6.4%、5.8%、7.4%,四年年均增长7.4%,低于河南省2.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2015年,经济增长更是呈现断崖式跳水,增长6.1%,创下近年来的又一低点,低于全省2.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左右,“十二五”时期全市GDP年均仅增长7.2%,年均增速居全省第18位(见图2)。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市场低迷、需求不足、发展动力减弱所致,另一方面是平顶山市长期积累的以资源型、高耗能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矛盾等问题的集中显现。
图2 2001~2015年平顶山GDP、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速比较
3.煤炭开采日益艰难,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过近60年大规模的开采,平顶山煤炭开采已经面临埋藏深、地压高、瓦斯大、地温高等多项困难,开采成本不断提高;部分矿井资源枯竭,存在无资源接续或采掘接替紧张等情况,且煤炭开采整顿之前的部分企业在开矿过程中经常出现“吃肥丢瘦”现象;非法采矿、大矿小采等现象进一步加剧资源的浪费,使平顶山市煤炭资源总量日益减少。目前,平顶山地区现有矿井剩余可采储量9.5亿吨,部分矿井已经闭坑,多数矿井尚能服务年限在20年以内。同时,煤炭开采引发部分土地塌陷,平顶山老城区的西部出现了面积达89平方公里(占市区面积的五分之一)的采空塌陷区;煤炭生产巷道掘进所产生的废水、废渣、煤矸石使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煤炭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断流增多;煤炭开采过程中所释放的矿井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平顶山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从面临的挑战看,产业转型是必由之路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兴接续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三次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和结构高度化的基本指标,三产占比越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高度化水平越好。2015年平顶山三次产业结构是9.8:52.2:38.0,呈现“农业小市、工业大市、服务业弱市”的特征;二产比重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全省和全国。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高科技农业占比偏低。第二产业多为煤炭产业及其配套产业,产业链条短,先进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偏低,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中间产品等科技含量低、低附加值的为主,而最终消费品、深精加工产品、高端产品等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少;小规模产品多,有规模的产品少;普通的产品多,优质名牌产品少;过度依赖能源原材料产业扩张的发展方式,使平顶山经济结构性失衡,不利于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第三产业主要靠餐饮住宿、社会消费品零售、农家乐等低端产业带动,并且大多为中小企业,整体呈小、散、乱状态,缺乏品牌优势和龙头企业,尤其是最能代表服务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居民服务业、金融业、教育、科研等几个行业所占比重较低,研究开发、技术服务、信息、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企业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2.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煤炭产业发展空间受到制约。一是随着国际减少碳排放压力的逐步加大,能源消费、供给结构会持续调整,煤炭的需求空间将进一步压缩;二是近年来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埋藏浅、质量优煤炭的大规模开发,煤炭产能全国性过剩趋于严重,市场供过于求局面短期很难扭转,产能利用提升幅度有限,同行竞争更趋激烈,伴随交通日益发达,平顶山煤炭产能扩张空间更加受压;三是国际石油价格的“跌跌不休”,对煤炭价格产生打压作用,不利于煤炭行业好转。煤炭快速增长已成为过去,产业转型更加紧迫。
二、经济转型的思路及目标
转变依赖资源促发展的观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为突破口,以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为目标,着力抓好技术改造和创新,着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拓展延伸产业链,着力推进经济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着力解决矿区群众就业、居住、医疗、社保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20年,平顶山市三次产业结构达到8:47:4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全部工业,工业内部逐步实现轻工业、非煤重工业和涉煤重工业各占三分之一的结构,适应国家中长期发展所出现的一产稳定发展,二产恢复性增长,三产加速提升的发展态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建成,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就业供需基本平衡,社会保障水平充分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济社会进入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健康轨道。
三、经济转型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平顶山要成立经济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研究制订转型规划,落实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组织规划的实施与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动态,密切配合,扎实推进转型发展的各项工作。
2.健全机制,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要围绕经济转型的重点任务和支撑保障,积极做好体制机制的废、改、立工作,加快构建充满活力、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如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注重实效的落实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等,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牵头、有团队负责、有监督检查、有考评奖惩。
3.创优环境,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环境保障。要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自然环境来改变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要创建一流经济发展软环境,建立起系统、规范、高效、优质的一流服务环境,建立起促进全市经济加速发展的一流政策环境,建立起有利于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流法制环境,建立起人人关心、爱护、参加、监督软环境建设的一流舆论环境。
4.扩大开放,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积极扩大直接利用外资,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抓好赴外招商活动,开辟招商引资新渠道,分层次、有重点地落实项目。
四、经济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主要是指其结构性转换,即从主要依赖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向非耗竭性资源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平顶山市进行经济转型就是要调优三次产业结构、调优工业行业结构。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主抓手,着眼于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增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断完善农业适用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完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化和市场化,逐步构建起市场拉动、政府扶持推动、龙头企业带动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
2.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平顶山立市的基础是工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也在工业。一是着力推进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转变,最大限度的发挥煤炭产业的效益,尽量延长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使用年限,促使平顶山市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实现由煤炭大市向煤炭强市的转变。二是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创新,大力改造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鼓励传统产业企业的兼并重组,推动初级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开展深精加工,提高附加值,提高产品档次和水平,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三是要大力发展新兴替代产业,构筑多元产业支撑,加快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食品饮料等与消费者联系紧密的消费品工业,发展壮大汽车、三轮车及零部件制造、新材料制造和电气机械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从而提高轻工业、非煤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科技、中介服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提高对工业发展的供给能力和支撑水平,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依托采掘业和制造业原有的人力资源和高校的教育资源培育工业设计服务业和职业教育产业,依托原材料基地和电器装备基地发展壮大现代物流和仓储服务业,依托自然和人文景区资源发展旅游业和会展业,以此带动住宿餐饮服务业等。
[1]梁晓飞.煤市迎来短暂回暖限产力度或将进一步加大[J/OL],2015-04-26.
[2]姜云,吴立新.中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规划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03).
[3]赵天石,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统计局)
10.13999/j.cnki.scyj.201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