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料集锦库区泥沙淤积诱发长江“病症”

2016-11-12

地理教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鄱阳湖河口淤积

资料集锦库区泥沙淤积诱发长江“病症”

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获悉,去年,九三学社中央在党派内遴选十余位水利、水电、生态与环境领域的专家组成课题专家组,溯江而上深入调研,形成了一份长江全流域生态环境的调研报告。

专家组认为,长江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在长江防洪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中下游地区防洪安全。同时,伴随着众多水利水电工程投入运营,尤其是2003年以来,长江流域的水文情势、生态环境、河湖生境和其他自然条件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趋势性变化。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长江出海泥沙比多年平均值减少近75%。近十年中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平均每年下降1.13亿吨。一些重要大型水库排沙比远低于预期值,对水库淤积情况的控制水平较低。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参与此次调研的部分专家学者。他们提到,在人类活动特别是建坝等大型水利工程影响下,长江下游泥沙急剧下降,清水下泄冲击刷深河床,与其他影响因素叠加,可能诱发长江生态出现一系列“病症”。

鄱阳湖枯水期延长了

长江下游,江西省湖口县,这里是长江“水袋子”鄱阳湖的要冲。丰水时节,鄱阳湖浩瀚无垠;到枯水期,鄱阳湖则萎缩成为一条河的样貌。衡量大湖的“枯荣”,要看水位能否达到12米的河湖分界线。调研的参与者、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谭晦如告诉记者,2003年到2009年,鄱阳湖持续出现枯水期延长的现象,水位一年低过一年,极端低水位甚至不到8米。为应对鄱阳湖的枯竭情势,江西省“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谭晦如说,鄱阳湖的水量受到长江“拉空”作用明显。上游的水利水电工程拦住了泥沙,清水下泄冲刷引起河道下切,导致长江下游水位降低;工程为了发电需要,在秋季蓄水期减小下泄流量,使得长江下游出现“低空”。水往低处流,鄱阳湖湖水流出加速。综合多种因素,一些文献提出湖口水位降低最大值为3.93米。

参与调研的专家表示,由于上游水利水电工程每年秋季蓄水,导致长江中下游水位平均下降2~3米,秋旱已经成为常态。清水冲刷叠加水库蓄水还会引起防洪问题。

河口磷盐浓度下降致生物种群结构变化

输沙减少还会引起整个长江流域营养盐的平衡,导致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九三学社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道季说,近年长江入海口磷酸盐浓度及通量显著下降。根据他的研究,长江口及近海溶解态磷酸盐(DIP)浓度从1996年均值为0.029毫克/升上升到2003年的0.041毫克/升,2004年以来则出现明显回落。

磷是生物生长可利用的必要元素。DNA、细胞膜都以它为主要成分。

在长江上游,磷与铁酸盐结合成难溶解的沉淀物,固化的磷往往吸附在泥沙颗粒中。泥沙俱下,在河口与海水交汇,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磷元素释放出来,在水体表面被浮游生物和植物吸收,从而构成了纷繁复杂的河口生态系统。

长江清水下泄,导致磷的平衡被打破了。环境中的磷缺乏了,就不能消纳相应量的氮。

专家告诉记者,微生物类型因此嬗变,可能形成酸化、赤潮、褐潮。褐潮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摧毁性影响。

李道季说,河口磷盐浓度显著下降,生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至于变好还是变坏,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整个生态系统对此的响应程度。

重化工业不能再落户上游

河口的泥沙少了,上游大坝库区的泥沙多了。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周建军为泥沙淤积引起的富营养化和污染感到忧心忡忡。

作为九三学社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主任,周建军是这份调研报告的主笔人。他说,湍急的河流向湖库型转变,环境容量降低。在污染背景值很高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对下游水库和河流环境条件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尤其是营养盐和污染物长期随泥沙淤积在水库底泥中会逐步成为流域长期生态安全的隐患。

数据显示,三峡蓄水以来,干流水质普遍为Ⅲ类至IV类(局部V和劣V类)。库区的污染是逐渐缓慢积累的,可是未来排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上游水利工程放水清淤,难以兼顾发电供应能源以及船闸通航。同时,拦沙导致清水下泄,局部水质趋向提升。

他认为,应该重视流域规划,从生态角度统筹流域经济发展,高污染风险的重化工业不能再落户长江上游城市群了。

摘自2016年3月10日《文汇报》

猜你喜欢

鄱阳湖河口淤积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鄱阳湖好风光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
河口
淤积与浚疏:清朝时期福州西湖的治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