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效果观察

2016-11-12胡凤梅张小智柴卫新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热疗盆腔炎灌肠

胡凤梅,张小智,柴卫新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河北南皮061500)

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效果观察

胡凤梅,张小智,柴卫新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河北南皮061500)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2011-03/ 2015-03收治的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12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623)和对照组(n=623),研究组患者选择中药灌肠结合体外电场热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中药灌肠结合西药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2%,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共有67例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对照组患者共有112例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治疗中选择中药灌肠结合体外电场热疗能够发挥极佳的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少于西药治疗法,有着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中药灌肠;体外电场热疗;效果

0 引言

慢性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盆腔膜、周围结缔组织等感染的慢性炎症疾病,是育龄期女性较为常见的妇科生殖疾病.慢性盆腔炎通常会并发盆腔积液,原因在于盆腔内器官感染,炎性物质渗出后集聚在盆腔中,其病程长,治疗易反复,且患者伴有白带增多、下腹疼痛、月经异常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因此在妇科治疗中,对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2011-03/2015-03收治的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12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623)和对照组(n=623),年龄23~40(平均36.2±0.4)岁.所有患者均患有慢性盆腔炎疾病,并带有盆腔积液,诊断标准如下:患者有急慢性盆腔炎病史,临床症状有下腹肿胀、腰背酸痛、白带异常增多、月经不调等,对患者进行B超诊断发现子宫呈后位,活动受限有压痛感,附件其余增厚,子宫双侧增粗,似有包块,B超确诊在患者子宫直肠的凹陷位置有积液存在[2].排除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的疾病,且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选择中药灌肠结合体外电场热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处方制剂如下:地丁20 g,红藤25 g,蒲公英20 g,败酱草15 g,路路通10 g,红花20 g,皂刺15 g,当归25 g,丹参20 g,水煎成药液100mL进行灌肠治疗,经期停止治疗,且需在治疗前排空膀胱[3].体外电场热疗:选择山东威海众恒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ZD-2001型体外电场热疗机进行治疗,患者仰卧在治疗台上,将电极的中心对准耻骨上方,距离皮肤5 cm,将电压设置在220 V左右,以让患者有热感为宜,30 min/次,2次/d即可[4].患者在治疗期间要选择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保证足够的休息,忌辛辣、冷等刺激性食物,从而提升患者的身体免疫力.

对照组患者选择中药灌肠结合西药注射[5]进行治疗,中药灌肠治疗方法与研究组患者相同,西药注射方法如下:奥硝唑注射液0.5 g静脉滴注,2次/d,连续注射2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

1.4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对患者进行B超复检,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进行综合的效果评价,具体标准如下: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发现子宫附件正常,盆腔内积液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B超诊断患者的子宫正常,盆腔积液减少;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好转,且B超结果显示盆腔内仍有积液,并无任何改善[6].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2%,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623)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共有67例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对照组患者共有112例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8%.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623)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患者病程久,治疗易反复,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发现盆腔有浆液渗出、包块和盆腔充血等表现,具体表现在盆腔相对低端的位置,其周围组织粘连,局部血液循环缓慢,药物治疗难以在病灶位置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因此选择抗菌药物静脉注射的效果较差,并且长期进行抗生素的治疗会使患者出现耐药性,导致体内其他菌群的失调[7].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用药,从而促进局部炎症的消退,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现代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患者体内有热毒残留,其与气血相冲,凝聚在盆腔位置导致炎症的出现,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以清热散毒、活血化瘀、消淤止痛为主.本次中药灌肠中的主要成分有红藤、地丁、蒲公英、丹参、路路通、皂刺、当归等,红藤、败酱草能够清热散毒,消除盆腔内积液,丹参可以活血化瘀,路路通可以通经疏络,当归补充气血,提升患者的身体免疫力.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此处方能够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盆腔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减少组织液的渗出,促进炎性物质被吸收[8].选择中药灌肠的用药方式,可以清热利湿,抑制细菌生长,补血益气,提升机体免疫力.本研究中,研究组选择中药灌肠结合体外电场热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中医灌肠结合西药注射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2%,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好,且研究组出现的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更高.电场热疗的治疗原理如下.通过高频率的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的表面皮肤组织,电能转变为热能,促进血管的扩张,淋巴循环加快,细胞组织的通透性增加,促进机体对炎性物质的吸收[9].采用中药制剂配伍体外电场热疗,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效应,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盆腔痉挛,从而促进炎症物质的快速吸收,故而研究组患者盆腔积液消除更快.对照组选择的静脉注射治疗为有创治疗方法,药物副作用较大,因此患者难以接受.相比之下,体外电场热疗属于无创疗法,患者在治疗中不会出现任何痛苦,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高[10].

在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治疗中,选择中药灌肠结合体外电场热疗的方法发挥了极佳的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陈业芳,李玉梅,谢绍楚.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两种治疗方法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2):78-79.

[2]热孜万古丽·卡德尔,古丽妮萨·喀斯木.30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 554-555.

[3]赵福玲.不同中医方法治疗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26(8):109-110.

[4]胡习娇.中药烫疗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3):66-67.

[5]王月芳.体外电场热疗联合左氧氟沙星及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50例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12):35-36.

[6]王 英.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两种治疗方法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9):96.

[7]谢仙丽.不同中医方法治疗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0):45-46.

[8]王 蕾,傅 静.68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146-147.

[9]蒋娇娜.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10]黄小桃,毛军生,周明芳.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2): 5104-5105.

R271.9

A

2095-6894(2016)08-37-02

2016-08-02;接受日期:2016-08-16

胡凤梅.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Tel:0317-8566352 E-mail:npzhangzhixin@163.com

猜你喜欢

热疗盆腔炎灌肠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热疗减肥获科学认证
射频肿瘤热疗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深部热疗对AD离体细胞治疗模式的探索及疗效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估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