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品德课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实践探索

2016-11-11樊利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表现性品德课课程标准

樊利

学生学业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更是成为焦点、重点和难点。改革品德学科评价,关注体验过程,开展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是学科评价发展的新趋势。

表现性评价,又称真实性评价或替代性评价。我们以重庆市北碚区有幸成为国家级评价改革实验区为契机,开展了《小学生表现性评价的校本实践研究》的评价专项课题研究,立项为2014年北碚区重点规划课题。

一、表现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评价目的

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的评定形式。在表现性评价中,学生的表现可以体现在完成表现任务活动过程中,也可以体现在完成表现性任务后生成的成果或者作品上,教师在观察分析学生活动表现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在小学品德课的学习评价中,可以从评价的目标与条件出发,恰当运用这一评价方法。我们认为“作品评价”是建立在学生学习品德学科全过程中的评价,因此,我们把“作品评价”作为表现性评价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探索表现性的设计与评价实施与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品德课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操作策略

(一)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是实施评价的依据。表现性评价目标的明确有助于教师与学生清晰了解将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和教学与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和特定的任务来确定具体的目标。

(二)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任务,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面对既定的目标完成一定数量的比较有意义的任务,评价针对过程也针对结果。

在具体的课例中,要学习课标,钻研教材,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根据各课的学习目标,设计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表现性任务。教师要布置学生完成作业任务,对如何完成作业任务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合理制定表现性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评价的工具和依据。评价标准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用清楚简练、易于测量的目标术语加以表述,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执行。

评价标准应该围绕评价目标,突出核心指标;各等级评价标准的描述要具体、明确,这样才能易于操作。

作品评价是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四)学生完成任务,实施评价,形成评价结果

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完成作业任务形成的作品成果进行评析,形成评价结果。教师还应注意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并进一步改进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课程目标的达成。

三、我们的实践体会

表现性评价的实践研究既是多元化评价学生的一种手段,作为传统评价的补充,又可以作为教学活动实施与课堂,使课程标准、学业标准、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教学评价的一体化。表现性评价的标准及实施过程,并非教师一手包办,是在师生的对话中产生的。能有效促进孩子们更加投入、更加高效地学习。在评价活动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评价态度和习惯,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倾听,学会思考,敢于表达。

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深感表现性评价对评价者的要求较高,还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评价目标如何凸显品德课程的核心能力或者素养,评价标准的制定上更加符合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通过实施表现性评价,指导一线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表现性品德课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性学习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