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使用探讨

2016-11-11杨党会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苏教版写作能力教材

杨党会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与日俱增,同时也意识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写作能力是指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可以说前面的“听”“说”“读”都是为了“写”做铺垫,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颇大,但在教学中缺少教学依据,也就是缺少作为依托的教学内容。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失,但是其内容过于分散,缺乏一些指导性的内容。

一、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背景以及存在的不足

(一)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背景

通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是一部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实用性等特点的优秀写作教材,并且在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中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本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根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中心思想以及体现了自主、合作创新的现代学习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推动语文写作教材的发展。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体系以及写作目标都符合当前语文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存在的不足

首先,虽然苏教版写作教材是显性和隐性方式相结合的,但是缺乏对隐形方式的训练和具体指导,九年级隐形写作方式,容易被教师、学生忽视,而且练习题的数量极少,缺少具体的专题指导。苏教版在很多方面都未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指导,如审题、语言的锤炼、通感等方面需要介绍给学生,但苏教版未做出相应指导。另外,苏教版写作范文的选用比较单调,例文都是源于文本,缺少多样性,而且对于学生的写作速度没有要求,在强调修改的重要性时,未强调修改方式的多样性,这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其次,苏教版缺少系统性的写作指导,且安排过于混乱,写作指导侧重于“以文为本”的写作训练,忽略对“以人为本”的写作指导,片面地在文本层面找训练方法,在静止的平面上进行写作指导,忽略了人的写作活动是动态的、立体的,缺少对动态过程的指导,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无从入手。最后,作文题目落后、命题前后重复、部分的写作实践和写作指导不匹配,同时存在写作平台单调,视野狭窄等问题。

二、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策略

(一)创新课堂写作教学模式

课堂写作是教师集中讲授写作知识,系统进行写作指导的时间,且课堂写作要当场完成。课堂写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但目前教学中存在教师的指导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教学效率低,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提高等问题,急需对课堂写作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首先,每堂课都要明确本次的写作目标和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清楚本次训练的重点,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的写作方向,指导学生的写作方式;其次,剖析具体案例,明确写作思路;再次,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最后,修改和交流学生所写的文章。

(二)构建完善、系统的作文教学序列

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主编洪宗礼认为语文写作应该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并探索出一套完善、系统、使用的写作教学序列和体系,进行专业化指导,让作文教学有“序”可循、有“章”可据、有“法”可以(“法”是指写作方法)。构建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完善的、系统的作文教学序列,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不仅积累了素材,还解决了苏教版写作的弊端。

总之,虽然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中存在不足之处,但是灵活运用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弥补的。写作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用心长时间培养,才能够达到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苏教版写作能力教材
教材精读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