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书画院

2016-11-11

中国画画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画师金陵书画院

南京书画院

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外景

历史沿革

南京书画院创建于1979年,2013年正式更名为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迄今已走过了充实而灿烂的35年。

1981年,英国诗人斯彭德等3人来南京书画院参观访问

1983年,南京书画院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

南京书画院第一任院长、书法家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林散之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他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可谓“功莫大焉”。南京书画院创立之初,林散之以及书画家萧娴、陈大羽、曹汶等前辈,就以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艺术造诣影响着下一代的书画家们,画院创作氛围浓郁,为书画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3年起由山水画家朱道平任院长。朱道平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艺术家。在担任院长的20年时间里,画院调入了多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画家,使南京书画院再次向前大踏步的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画院的定位提升为全国前沿画院。

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现由范扬、刘红沛、白强、刘春杰、赵震、姚媛、李强、曹钧等执掌门户。现任院长范扬是一位注重心灵感悟、有着飘逸蕴藉画风的艺术家。他对艺术的形式美有着独到的敏感,而他对传统意趣的深化和突破亦使他成为中国新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艺术个性,倡导艺术的自律性,无疑使画院创作朝着学术性、研究性的方向努力。在他的影响下,画师们以平静的心态,致力于中国画传统模式向现代多元样式的实验,注重艺术学养和美术理论的研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捕捉全新意义的文化内涵、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的表现手法,在不断突破和创造中寻求新的观点。

2011年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从全国范围内选拔、招聘了5位中青年优秀画家—姚媛、庄道静、甘永川、杨运高、赵怡文,画院现有专职画师20人。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下设花鸟画研究所、山水画研究所、人物画研究所、版画研究所、书法研究所。在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丰厚艺术沉淀和全新创作环境的影响下,画师们以平静的心态,致力于中国画传统模式向现代多元样式的实验,注重艺术学养和美术理论的研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捕捉全新意义的文化内涵、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的表现手法,在不断突破和创造中,寻求新的观点。范扬院长用自身对艺术的永恒追求引领着画院的画师们关注现代文明中人与社会之间的生存状态及内心精神空间,表现画师对社会、自然、人生的宏观思考,实现作品承载的物象至心象的转换,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使得画院作品有着当代性与独创性的品质,具有新的审美语境,形成了以中青年画师为骨干的创作群体。

今天的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在范扬院长的带领下取得了更引人注目的成绩,丰富了院(馆)内涵,所呈现的是一个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艺术场所。

1997年,国家广电部部长孙家正与南京市副市长许慧玲、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陈华光、南京书画院院长朱道平在“南京书画院赴京特展”现场

1997年,国家领导人彭冲、全国美协领导王琦、南京市领导许慧玲、文化局领导陈华光等出席“南京书画院作品展”开幕式

建筑特色

起初,南京书画院位于玄武湖翠虹厅。翠虹厅早年为国民党元老张群居所、励志社翠洲招待所,为留东同学会进驻,后为蒋经国别墅、汪精卫办公楼。楼3层,以长方体为主要造型手段,以垂直线辅以平行线作线脚装饰,而于正中和顶部见色彩和形体的变化,高雅素洁。2013年夏月起从玄武湖旧地的南京书画院旧址(金陵美术馆)迁至老门东新址,位于秦淮区剪子巷50号(原南京色织厂旧址)。与新成立的金陵美术馆、老城南记忆馆合并为一个单位,总称为“一院两馆”,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一院两馆”总建筑面积为15625平方米,其中金陵美术馆为6000平方米,下设5个专业展厅,另配有开幕大厅、报告厅、会议室、书店、艺术商店、画廊、资料室、咖啡厅等多个独立空间,以满足多样艺术活动的需求。这种院馆合一的新形式使得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兼具艺术创作与公共服务两种职能。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言:“这是一种新的形式下提升我们中国书画的专业水平同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大举措,一方面通过创作来推动中国书画的学术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展示来及时传播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未来,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将会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本地文化的发展与对外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

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还设有老城南记忆馆。南京的老城南历史悠久,是南京居民最密集的地区,老城南可以说是南京精神的目录和提要,承载了南京城在纷繁历史中众多的社会生活符号,寄托了南京人太多的美好与回忆。老城南记忆馆的设立,能够更直观地将这些南京记忆呈现在观众面前,引领观众领略和回味个中的美好。

老城南记忆馆共分为五幕戏剧:城南变迁、秦淮烟月、百业兴旺、火炉南京、民国烟云,展厅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的陈列和丰富的展品呈现城南旧貌,还原南京民间风情,将人们记忆中的老城南拉近眼前。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南京老城南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还能体验多媒体互动乐趣,是市民丰富精神生活的绝佳之地。

陈列展览

截止至今,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共举办了近百场展览。展事密集,类型丰富,影响广泛,基本反映了院(馆)成长历程的全面貌:既有颇具国际范儿的“大英图书馆藏‘中国版画五十家’作品展”,也有为观众举办的接地气的“观众也是艺术家—金陵美术馆观众版画作品展”;有的侧重学术研究,如“实践的力量—第六届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有的注重馆藏积累,如“金陵文脉—2014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除自主策划的展览之外,院(馆)也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办展,如与澄怀文化共同主办的“改造水墨——新的历史观”、与雅昌文化集团联合打造的“第八届AAC 艺术·生态·观察巡展南京站”、与养墨堂美术馆合力举办的“养墨金陵—中国画大展”、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大展均取得了巨大成功。

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还逐渐形成了“金陵文脉”“跨年大展”“南京书画院画家作品展”等几个自主策划的品牌系列展,由此彰显自身的学术定位—以美术馆为载体,以书画院为依托,以弘扬金陵画派为旗帜,梳理新金陵画派的既有成就,挖掘和推广本地区的新人新作,举办反映人民生活、具有学术价值、立意新颖的当代艺术展览。

2002年,朱道平院长陪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参观“江苏优秀画家十人展”

2014年,范扬院长陪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参观“金陵文脉——2014全国中国画展览”

馆藏文物

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的收藏是以展现“当代金陵画风”为主,辐射全国乃至世界各种艺术风格的美术作品。从院(馆)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藏品的征集工作。现有藏品1085件(套),其中776件(套)是20世纪南京书画院坐落于玄武湖时期所征集的藏品。这些珍贵的艺术宝藏对于研究20世纪后半叶新金陵画派的风格流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黄胄为南京书画院所作的中国画作品《驴》、陆俨少的中国画作品《峡江行旅图》和林散之的书法作品《鉴真大师像回国之展纪念诗》等都是本院(馆)重量级的藏品。

学术成果

画院成立时聘请了林散之为院长,曹汶、陈大羽、尉天池为副院长,聘请了萧娴、杨建侯、赵良翰、张正吟等为画师,众多名家的支持,使南京书画院在创建之初,就有了一个较高的学术平台和起点。

而今的南京书画院荟萃了一批经过高等美术教育和名师指导培养起来的中青年书画精英,逐渐形成以中青年为骨干,特聘画师与专职画师相补、风格各异、生机勃勃的创作队伍。南京书画院专职画师在丰厚而坚实的传统底蕴基础上,营构起自己的艺术天地,所获得的引人瞩目的成就则是对创院初始“博撷传统,师法造化,多方探索,不断提高”的艺术方针的一个印证。作品在全国多项大展中频频获奖,先后在10多个国家举办展览和交流活动,出版画院作品专集如《南京书画院画集》《南京书画院作品集》等,及个人画册、专集上百本。从1991年起,南京书画院每年出版年鉴,记录每一年的艺术成果和学术成果。艺术家在学术上的造诣与艺术造诣并重,多位艺术家的专业学术论文分别发表于《江苏画刊》《书画艺术》《中国书法》《美术观察》《宋宝斋》《美术界》《美术报》《东方美术》《当代中国画家》《美术之友》《江苏美术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苑》《美术教育研究》等各类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学术类专著,如朱道平的《从传统走来—朱道平解析梅清》等。

学术交流也一直是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十分注重的方面。除了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画师外出访问交流,展示作品,学术讲座外,2013年9月,随着金陵美术馆、老城南记忆馆的成立,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院馆合一,学术氛围越加浓厚。依托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借大量展览契机,组织了多场学术交流活动,如“实践的力量—第六届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学术研讨会”、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2014周年庆座谈会。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进行学术系列讲座,如赵绪成先生的演讲“艺术是什么”等。

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主动与兄弟院、馆建立友好、稳定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南通书画院、郑州美术馆等来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同时也接待了大量文化代表团的出访、交流,如韩国艺术文化振兴会一行、非洲艺术家代表团、纳米比亚政府文化代表团等。这些团体的来访,加强了相关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展示了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的艺术氛围与学术态度。

2015年,“援疆情·和美伊犁”美术作品交流展上画师合影

2015年,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西藏写生合影

社会服务

教育服务是美术馆履行公众服务职责最直接、有效的渠道,也是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在建设之初就已确定的发展重心。它是连接展览与受众的桥梁,是促进美育传播与艺术接受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它让展览愈加饱满、立体,可接近、触摸和感知,也让展览变得有温度,有人情味。

这两年多来,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成功举办了几十场不同类型、面向各年龄层次群体的公教活动,如“听馆长讲画”专场导览,“金陵艺术讲坛”,“历史的温度”大型专场学术讲座、导览、临摹、艺术课堂走进美术馆等多项公教活动,“观众也是艺术家”实践课等,也与多家小学、高中、大学达成了“馆校共建”关系,如小西湖小学、景明佳园小学、石鼓路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江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等。每一场公教活动都不是孤立的、短暂的,它们不仅依托当期展览存在,从内容上为展览提供了更细致的释读,而且其本身也有一定的延续性,让观众在享受稳定、长久、免费艺术熏陶的同时,也能获得某种情感归属与内心寄托。

未来,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还将不断细分受众,尤为注重联动周边社区、关爱特殊群体,继续提升服务质量,为公众带来全方位的艺术新体验。■

南京书画院历任领导人:

第一任领导(1979年7月—1993年10月)

院长:林散之(兼)

副院长:曹汶 陈大羽(兼) 萧 娴(兼)尉天池(兼)

第二任领导(1993年10月—2011年7月)

院长:朱道平

副院长:秦国良孙晓云许怀华张伟

第三任领导(2013年9月—2014年12月)

院长:范扬(兼)

常务副院长:李 强

副院长:刘红沛曹钧 刘春杰

第四任领导(2014年12月—至今)

院长:范扬(兼)

常务副院长:刘红沛

副院长:刘春杰 赵震

南京书画院在编画师

范 扬 刘红沛 刘春杰 赵 震 姚 媛 李鼎成 李 强 庄道静

沈威峰 吴 涛 孙 洪 傅明和 罗 凡 甘永川 方 原 许 静

詹 勇 杨运高 赵怡文 张建华

南京书画院离退休画师

曹 钧 曹 汶 沈济霖 朱道平 张 伟 许怀华 刘二刚 徐纯原

秦国良 施邦鹤 胡金山 刘如生

南京书画院已调离画师

孙晓云 高德星 崔 进 雷 苗

南京书画院已故画师

朱定一 朱新建

书法  150cm×40cm  萧娴

桂林春色  63cm×84cm  1980年  杨建侯

秋趣  136cm×58cm  1982年  张正吟

书法  99cm×29cm  夏冰流

书法  137cm×59cm  1989年  万放

松寿图  68cm×50cm  1990年  沈济霖

碱地之花  103cm×65cm  1973年  曹汶

庐山初雪  95cm×59cm  1980年  汪国澄

茶棚子  68cm×48cm  1982年  吴毅

书法  89cm×33cm  尉天池

彝族姑娘  68cm×34cm  1980年  许怀华

山泉图  33cm×46cm  1995年  秦国良

龙湫观瀑图  68cm×68cm  1991年  徐纯原

石头城上怀故人  68cm×68cm  1988年  刘二刚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50cm×68cm  1986年  张伟

万千星火是瓜洲  50cm×58.5cm  1980年  朱道平

白描两幅  29cm×36cm×2  1988年  施邦鹤

山涧  43cm×43cm  1990年  曹钧

猜你喜欢

画师金陵书画院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地球日来金陵石化打卡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小小画师本领大
《张祜 题金陵渡》
敦煌画师,I服了YOU
中国书画院
插画师笔下的时髦
醉一场金陵遗梦,留一片丹心如许
关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