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以“城市化”为例
2016-11-10朱晓莉
顾 婵 朱晓莉
(南京市宁海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24)
课堂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以“城市化”为例
顾 婵 朱晓莉
(南京市宁海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24)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文件的颁布使核心素养成为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本文以城市化教学为案例进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给出在培养学生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方面的具体策略,为地理教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课堂教学;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指出,“研究制定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该文件的颁布使核心素养成为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修订的地理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人地观念(基本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基本活动经验),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曹东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提出“从地理角度提出问题、地理表征及交换、地理推理与论证、地理建模、从地理角度解决问题、地理交流”等六个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1],为高中地理一线教师提供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有利于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笔者以人教版必修二“城市化”(第一课时)为例,论述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和心得。
一、设置情境、引发问题,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条件
以“城市化的动力”教学为例,笔者呈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如图1),学生领悟出城市中不断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于农村,有些学生会提出疑问:人们为什么要离开农村而选择去城市发展?”学生从农村的不利因素和城市的有利因素角度进行讨论,笔者引导学生回顾推拉理论,总结而基本完成了教学设计的预期意图,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
图1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
其中有一位同学对刚才的讨论发言有质疑:“老师,我觉得农村也挺好的。”笔者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快速讨论“追求成功事业和人生,农村好还是城市好”,讨论结果学生基本能达成共识:城市具有就业机会多、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等有利因素但同时又具有就业困难、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农村具有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和社会服务短缺等不利因素但同时又具有环境质量好、生活节奏舒适、人口密度小等有利因素。笔者趁热打铁引导:“现阶段你愿意住在城市还是农村?原因是什么”、“人口从城市迁往农村与从农村迁往城市哪个是主流”,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城市和农村的推、拉力可能发生互换从而引起人口迁移方向的改变,而这一变化背后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没有预设的课堂不是认真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课堂。应用推拉理论的进一步讨论为后续城市化进程(尤其是逆城市化)知识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搜集资料、分析处理,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和表达能力
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时,笔者引导学生回顾城市化水平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学生自主搜集到相关资料(如表1),并引导学生利用Excel,绘制出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图(请一位同学在白板上投影出的坐标系中画,如图2所示)。
表1 世界不同时期城市人口比重
图2
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所画图表,思考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多数学生观察出了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少数学生还能依据曲线的斜率,判断出城市化发展速度先慢后快。接着笔者让学生预测今后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会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但速度减缓。最后再展示教材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以印证学生的预测。
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构成就是地理图表技能,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地图技能明确要求:“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地理图表可以说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曲线图的绘制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折线图所反映的事物发展特点,有助于学生利用该类图表迁移应用、解决其他地理问题。
三、地理建模,帮助学生理解并解释地理现象
地理建模是在皮亚杰、科尔伯格等研究的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简单来说,地理模型就是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简化表示[2],通过地理建模,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地理现象,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分析“城市化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时,笔者展示教材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并补充材料“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它的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布置,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异,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了工业的自然团聚”,并要求学生自行建模,反映出城市化不同阶段人口及其产业活动空间移动方向(如图3)。
图3 城市化各阶段人口及其产业活动空间移动方向
在建模过程中,学生逐步明确(1)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中心城区因市场和交通等优势,吸引人口和产业自发集聚;(2)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市区出现“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问题,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3)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这是农村环境优质度、交通通讯发达度、基础设施完善度等因素变化的结果。此时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中国目前所处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学生都能够很准确地进行分析和解释。
四、归纳演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再特殊的问题分析方法
归纳法能够从特殊到一般,体现事物的根本规律、体现事物的共性。演绎法能够从一般到特殊,由规律等出发一步步递推检验,体现事物的特性。在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差异”时,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再特殊的问题分析方法。
首先笔者展示教材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一般规律(如表2);接着笔者再展示教材图2.23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验证一般规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发现一般规律下的特殊之处。
表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
通过读图分析,学生发现2000年前后,发展中国家巴西的城市化水平竟然比美国还高,这一现象和规律的冲突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此时笔者再进行巴西城市化进程知识的拓展:20世纪以来,原本主要属于农业社会的拉美地区,在欧美城市化影响下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经济发展阶段,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城市化”,其中巴西最为典型。巴西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很多问题:农村人口迅速减少、农业问题突出;大城市过度膨胀、小城镇发展缓慢;城市缺乏就业支撑,贫富差异巨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巴西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应对过度城市化:实施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实施扩展的都市区政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施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也充分认识到城市化水平高,并不一定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高,只有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合理城市化过程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
五、学以致用,从地理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地理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这些需要我们在地理课堂上加以呈现和训练。
图4 南京城中村
图5 全国“堵城”,南京排第几?
图6 南京的“雾霾围城”
图7 外秦淮河水污染
笔者展示四则材料:“图4:南京城中村;图5:全国“堵城”,南京排第几?图6:南京的“雾霾围城”;图7:外秦淮河水污染”,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显得非常兴奋与活跃,因为这些都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讨论和发言过程也很热烈,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政府层面应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监管,企业层面应严格执行减少污染排放,个人层面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能节水、保护环境等。最后,笔者加以总结,任何城市的发展都必须遵循规律有序发展,才能尽量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使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
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并解决地理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从地理角度来看,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危及自身,要缓解人地关系就应当从修正人类自身行为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每一个特定区域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特征和联系都是由众多因素综合决定的,所以地理思维具有综合性,学生应该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才能得以改善;第三方面,通过为家乡城市发展献计献策,渗透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1] 曹东.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14-15.
[2] 牛民吉.用“地理模型”找出高考试题的脉络——以自然灾害为例.地理教学.2013(3):45-48.
(责任编校:周晓辉)
* 本文系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PISA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性设计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b/2015/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