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2016-11-10史峰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苏北普通高校社团

史峰

苏北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史峰

本文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苏北地区普通高校的体育竞赛现状,体育社团或俱乐部的现状,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及体育场馆课外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对苏北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的开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苏北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现状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9.050

1.前言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指出:为实行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1]陈至立指出: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要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条件,要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团队和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外活动的吸引力。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指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课内、外一体化将是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以课堂、教师、技能为中心的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和终身体育的发展,已经无法适应《新纲要》的要求,因此,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校内向校外拓展,形成课内外一体、校内外结合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必将成为体育课程教学必然的选择。课外体育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不仅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技术和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学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的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着现实的意义。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苏北地区所辖的徐州医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淮海工学院,连云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淮阴工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师范学院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宿迁学院10所高等院校的课外体育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CNKI数据库检索,查阅了近年来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课外体育方面的相关论文百余篇,对我国普通高校的课外体育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2.2.2问卷调查法:将要调查的问卷编成问卷表格,通过专家评判法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较为理想的内容与结构效度;通过再测系数法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侧得r1=0.87,r2=0.92,说明问卷的效度较高,符合调查要求;将经过信度检验、效度检验后获得正式的问卷调查表,采用当面发放、回收和函调两种方式,在调查中共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回收485份,其中有效问卷458份,有效率91. 6%,教师问卷50份,回收48份,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2%。

2.2.3访谈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和行政人员进行了访谈,听取了他们对高校课外体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2.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L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3.结果分析

3.1体育竞赛和训练现状分析

表1苏北地区10所高校每年或每学期举办体育竞赛项目统计表

表2苏北地区10高校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统计表

由表1可以看出,在对苏北地区10所高校每年或每学期举办体育竞赛项目的调查中,全校性田径运动会和三大球都达到或超过了50%,近年来深受学生喜爱的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也有近一半的学校举办,而健美操和跆拳道及其它项目的比赛则较少举办。某一项目竞赛可以带动这一项目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在这一项目进行练习。一方面,高校对传统项目的竞赛比较重视,通过这些竞赛活动,推动了相关项目的发展,带动课外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一些新兴的项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2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现状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在对苏北地区10所高校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的调查中,成立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和体育舞蹈俱乐部的学校占到了50%上,而成立散打、跆拳道、网球和其它项目的俱乐部不到一半。大学生体育社团或体育俱乐部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这些社团或俱乐部,大学生可以有组织的、有目的的、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通过社团或俱乐部举办一些比赛,带动大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通过这些社团或俱乐部,大学生通过技术技能的学习和交流,可以提高其交际能力,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苏北地区各高校多数都有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但在项目上还不够全面。

3.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表3苏北地区10所高校学生每周参加课外锻炼次数统计表(n=458)

由表3可以看出,在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中,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次的学生占43.9%,2次的学生占34. 7%,3次以上的占19.7%,从不参加的占1.7%。由此可见,苏北地区10所普通高校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但是每周锻炼次数不够,绝大部分学生每周锻炼1至2次,这与国家要求在校学生每天都要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有很多的出入。同时,有研究指出,每周锻炼频率少于2次的,对提高心肺等指标效果不明显。在对学生的访谈中,近年来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聊天、打游戏占用了学生很多的时间,使得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是一个现实的、值得重视的问题。

表4苏北地区10所高校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时间统计表(n=458)

表5苏北地区10所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形式统计表(n=458)

由表4可以看出,在对苏北地区10所高校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中,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占25.5%,在30—40分钟的占26%,在40—60分钟的占23. 8%,在1小时以上的占24.7%。影响锻炼效果除了和每周锻炼的次数有关,还与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有关,有研究指出,每次锻炼时间低于30分钟会影响锻炼的效果。

由表5可以看出,参加锻炼的形式主要有:自己锻炼,占43%,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的占30.6%,通过体育社团锻炼的占11.1%,通过其它方式锻炼的占15.3%。

3.4学校体育场馆课余开放现状分析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开发实际,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表6苏北地区10所高校体育教学的场地(馆)、设施利用现状调查表(n=10)

由表6可以发现,在对苏北地区10所高校体育教学的场地(馆)、器材利用现状调查中,课外活动免费对学生开放有5所,占50%,课余时间对学生收费开放的有5所,占50%。

表7苏北地区10所高校体育场地是否满足学生锻炼需要调查表(n=458)

由表7中发现,在对苏北地区10所高校体育场地是否满足学生锻炼需要抽样调查中,有17%的学生认为体育场地能满足锻炼的需求,有56.7%的学生认为体育场地基本能满足锻炼的需求,有28.3%的学生认为体育场地不能满足锻炼的需求。

频数比重(%)数量少22950质量差10322.5开放时间不对6915.1其它5712.4

由表8发现,造成大学生不太满意的体育场地设施原因主要有:认为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少,占50%,体育场地质量差,占22.5%,开放时间不对,占15.1%,其它原因,占12.4%。

综上所述,苏北地区高校虽然在场地(馆)、器材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都以不同的方式来开发利用体育教学的场地(馆)、器材。而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不高,这是苏北地区高校的体育部门需要认真反思与解决的问题。

4.结论和建议

苏北地区部分高校课外体育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没有将课外体育纳入到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偏少,每次参加锻炼的时间不足,学校没有有效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但都是出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能通过学校组织或社团进行锻炼的人数偏少。

苏北地区高校要把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加大课外体育建设和改革的力度,把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大学生引导,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师资和其它资源,统一组织和规划课外体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对一些学校暂时没有能力组织的项目,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从社会上引进一些优质资源,通过讲座、有偿培训等方式以满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求,最终,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自己喜欢的项目,在课余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史峰(1978.7-),男,汉族,江苏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副教授,宿迁学院体育部。

猜你喜欢

苏北普通高校社团
缤纷社团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浅谈苏北地区香樟树黄化病的防治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