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健康行为能力的调查研究
2016-11-10石征凯
石征凯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高职学生健康行为能力的调查研究
石征凯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辽宁建筑职业学院1600名19-22岁高职生进行健康行为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健康认识水平和行为能力较低,学校体育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建议加大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力度,加强对学生认知、行为和习惯的干预度,达到促进学生健康的终极目标。
高职学生;健康行为;能力
一、研究对象
选取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高职生 1600 为研究对象,男生 800人,女生800 人。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体质健康调研、行为能力和体育课程的论文和期刊,为本次分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包括25 项问题,包含了行为习惯、认知水平和学校体育等方面的内容。该调查共发放问卷 1600 份,回收1600份问卷,有效问卷1592份,有效率为99.5%。
(三)统计分析法。
将调查1592份问卷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急剧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虽然我国从1985 年开始,每五年进行一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全面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逐步加强体质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学校体育的工作机制与课程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社会的影响,以及学生的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体质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
(一)行为习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名言道:“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运动习惯也是如此。
1.日常行为行为。
表1 “一般情况下,周末安排的事情”情况
表2 “平均每天玩手机、玩电子游戏和电脑的时间”情况
从表中可以得出,我国高职阶段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高中阶段有所缓解,并且绝大部分学生应对自如。但调查统计数据中可以显示出,周末安排的顺序和比例也反映出高职生的静态行为习惯占用了较大部分,手机和电脑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手机、电脑已经成为了现代高职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生的时间要多于男生,而且每天3小时以上的占据了近1/5。
2.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是健康的重要保障,本调查仅从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早餐进行了调查。早餐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没有进食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血糖以供消耗。从调查中现实,早餐情况并不乐观。有 8.8%男生和 3.0%女生从来不吃早餐,而且男生整体情况更是堪忧,仅有1/3 左右的能保障每天吃早餐。相比较女生情况较好,但从牛奶和鸡蛋的摄入量来看,男女学生的摄入量均不足,没有达到蛋白质的摄入需求。
表3 “每天吃早餐和鸡蛋”情况
(二)体育锻炼行为。
选项玩手机%玩电脑%户外活动%参加兴趣班%学习为主% X2P男49.8 42.0 37.1 25.1 21.4 10.121 0.038女50.8 32.6 33.0 26.3 22.7
表4 “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情况
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在后天不断重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行为模式。从上面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男生女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均存在不足,41.3%和68.9%的学生每天锻炼不足30分钟,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从参加体育活动、课间操的情况来看,也体现出学生对这类活动的漠然。从男女生的比较来看,男生在行为习惯、行为意向等方面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高职生参与体育锻炼主要以兴趣为主,女生参加体育活动较少,锻炼意识淡漠,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如男生。从体育项目的选择来看,男生更倾向于激烈的、对抗性强的大球类健身项目,而女生更喜欢非对抗的小球类项目和健身操等项目。但整体分析来看大球和小球类项目是学生最喜欢的项目,其次是游泳、健身操项目。
(三)认知水平。
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认识水平总体水平不高,男生普遍高于女生,女生普遍易受老师和同学等身边人的影响所致,以及怕晒和出汗等原因影响。其中怕吃苦、没有体育锻炼习惯和没有必要排在了前 3 位。大多数学生对终身体育思想认识不够,并没有意识到坚持锻炼的习惯的重要性。同时,许多学生因为没有时间、缺少场地器材的关系也列入了影响锻炼的因素。
(四)学校体育工作。
受高职院校学制影响(三年),体育课基本上开设三个学期,少数为四个学期。除了学校内的大型活动和法定节假日调整外,公共体育课基本能够按要求进行正常的教学。但体育课主要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相对来说学校要组织更多的课外活动来弥补大部分学生运动不足的情况。学生大型体育活动或集体项目开展少,体育锻炼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也影响甚微。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高职生缺少日常健康行为习惯。
高职院校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好一站(除非考上专升本),除了专业技能,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健身手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和科学健身提供服务。但从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缺少日常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锻炼、适度睡眠等。
2.高职生对健康行为的认知水平较低。
高职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怕苦、怕累、没有必要锻炼和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等。高职生对体育锻炼认知水平较低导致了体育锻炼行为实施和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下降。
3.学校体育工作。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增进体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但学校大型体育活动或集体项目开展少,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也影响甚微。如何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实施力度,促进学校体育全面开展是重要部分。
(二)建议。
1.增强课内外一体的课程形式,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
深化公共体育改革,将体育生活化、经常化、自觉化作为改革重点,协调体育教学、俱乐部和社团,以及课余锻炼和竞赛,形成大学体育课教学与课外锻炼形成良性互动的“课内课外一体化”模式,促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提升学生健康管理能力。
以健康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能力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形成。使学生形成认知-行为-习惯的关系,从根源上解决终身体育的实施困境和健康习惯的养成。
3.建立多元的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效能性和约束力。
建立必要的、多元化的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关注学生基础体能教育效果的阶段性评价,以及学生自我测量和体验的过程性评价,并结合每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形成的终结性评价,能够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效能与约束力。
[1]张元阳,黄玉全.影响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2]黄英豪.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双重困境——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及课程名称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5(3).
[3]吴秀琴,许红峰,陈华.大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3(12).232
项目来源: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科研处,项目编号JZXYKT--201439 研究成果。
G71
A
1671-864X(2016)10-0156-02
石征凯(1971-),男,辽宁盘锦人,研究生、教育学硕士;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