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29例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2016-11-08章广玲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球菌革兰

张  尊,章广玲

(1.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2.唐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1029例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张尊1、2,章广玲1△

(1.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9;2.唐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目的:分析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1029株尿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102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649株(占63.1%),革兰阳性球菌286株(占27.8%),真菌94株(占9.1%);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属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最低;肠球菌属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但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株。结论:及时准确的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于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免疫抑制剂和介入性诊断治疗等技术的应用,尿路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加,已成为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占医院内感染的第二位,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同时,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也不断提高,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本研究对2013-2014年唐山市人民医院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的2966份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029株(多次尿培养阳性的标本只纳入首次结果)。

1.2尿培养阳性标准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 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真菌菌落数≥103CFU /ml。

1.3鉴定与药敏操作标准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每份标本用10 μ l定量接种环分别接种于一个血平皿和一个中国兰平皿,35℃培养18-24h,培养出的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解释标准参照2012年CLSI公布的标准。

2 结果

2.1菌株分布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送检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2966份,共检出病原菌1029株,阳性率为34.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49株,占63.1%;革兰阳性球菌286株,占27.8%;真菌94株,占9.1%。详见表1:

表1 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构成比(n/1029)

革兰阴性菌变形杆菌属 28 2.7鲍曼不动杆菌 13 1.3柠檬酸杆菌属 9 0.9其它革兰阴性菌 7 0.7小计 649 63.1革兰阳性菌屎肠球菌 135 13.1粪肠球菌 91 8.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8 3.7链球菌属 10 1.0革兰阳性杆菌 9 0.9金黄色葡萄球菌 3 0.3小计 286 27.8真 菌白色假丝酵母菌 49 4.8热带假丝酵母菌 22 2.1光滑假丝酵母菌 20 1.9其它真菌 3 0.3小计 94 9.1

2.2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

2.2.1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引起尿路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株数前两位的是大肠埃希菌(423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01株),二者的的耐药率见表2:

表2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

2.2.2主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引起尿路感染的革兰阳性球菌中,分离株数前两位的是屎肠球菌(n=135)和粪肠球菌(n=91),二者的的耐药率见表3:屎肠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二者对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株。

表3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率

3 讨论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引发菌血症和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此应重视尿培养的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3.1%,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27.8%。在引起尿路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占41.1%),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占9.8%);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肠球菌属最为常见,主要是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13.1%和8.8%。本研究提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与文献报道一致[3-4]。这三类细菌都是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各种影响微生物生态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可使正常菌群出现移位、逆行等变化,从而造成机体的内源性感染[5]。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上升。本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的大多数抗生素都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对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到了66.7%-100%,尤其是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到了96.5%以上,它们已经不适合用于治疗这两种细菌引起的感染;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也较高,达到了48.5%以上,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26.7%-34.5%,对头孢吡肟的敏感性较好,耐药率为18.8%-26.7%;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也较高,用此类药物做为经验用药时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应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是否应用此类药物。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1%,但由于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菌谱范围很广,容易诱导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造成二重感染,应尽量减少此类药物的应用;其次是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耐药率低于14.9%,但由于丁胺卡那的肾毒性作用,该药不适合做为尿路感染的常规用药[6]。肠球菌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青霉素类、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喹诺酮类以及呋喃妥因,屎肠球菌的耐药性要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耐药率达到49%以上;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低于3.3%,且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菌株。由于肠球菌属尤其是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高耐药性,根据尿培养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对治疗尿路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真菌感染在尿路感染中也占有不小的比重,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7]。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高耐药性以及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的多样性,在治疗尿路感染时不能依据经验用药,应该根据尿培养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合理选择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52-470.

[3]张原琪,黄里,刘燕.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852-2854.

[4]陈中举,李丽,张蓓,等.2059株中段尿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225-227.

[5]王红,叶嗣颖.人体泌尿系微生物感染及宿主状态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2):151-153.

[6]高江原,郑祥奇,杨林.尿路感染病者病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13):1405-1406.

[7]张秀梅,李洪利,陶凤荣,等.96例泌尿系真菌感染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30-131.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1029 CASES URINE CULTURE PATHOGENIC BACTERIA

ZHANG Zun, ZHANG Guang-ling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Tangshan 063001,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hospital urina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and provide basis for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 Methods: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1029 cases urine culture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2013 to 2014. Results: Among 1029 bacterial strains, the gram negative bacilli, gram positive coccus and fungus were respectively 649 strains (63.1%), 286 strains(27.8%) and 94 strains (9.1%);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Enterococcus was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he resistance rate of Escherichia coli to ampicillin andpiperacillin was the highest, but to carbapenemes was the lowest. The resistance rate of Enterococcus to common antibiotics was generally higher, to linezolid was generally lower; and vancomycin resistant strains were not found. Conclusions: Timely and accurate urine culture and drug sensitive test results are of great signifi cance to choose antibiotics rationally, improve treatment and reduce resistance strain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athogen; Drug resistance

R446.12

A

1004-6879(2016)05-0389-03

(2015-12-14)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球菌革兰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应用多重PCR鉴定不同来源肠球菌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