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数字环境下师生行为特征的比较研究*
2016-11-08张瑾
张 瑾
1:1数字环境下师生行为特征的比较研究*
张 瑾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河南新乡453002)
1:1数字环境作为信息技术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融合的典型应用,其提升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的功能已得到大量研究的验证。文章以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交互三个维度比较分析了1:1数字环境和传统教室的异同,尝试从行为层面来解释1:1数字环境的应用优势,可为1:1数字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改进及优化提供借鉴。
1:1数字环境;师生行为;师生互动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网络技术、触控技术和虚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个人数字终端的快速普及,多终端显示、智慧教室、1:1数字环境等越来越普遍[1]。其中,1:1数字环境以其有效辅助教师和学习者进行互动、协作,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课堂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参与度等优势,成为了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根据文献分析,大量研究验证了1:1数字环境下的教学可以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效[2][3][4][5],但对于1:1数字环境优势的成因规律研究还较欠缺。本研究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师生间的互动行为等三个维度,分析了1:1数字环境与传统教室的异同,尝试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①1:1数字环境下与传统教室组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征有何异同?
②1:1数字环境下与传统教室组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有何异同?
③1:1数字环境下与传统教室组师生的行为互动型态有何异同?
二 理论背景
“1:1是一个形象的描述概念,指的是每位学生至少配备一个数字化设备来辅助学习。其中在1:1数字环境下实施的教学活动,则特指利用网络技术将若干台多媒体计算机及相关的终端设备互联成小型的教学网络环境,每位学生都至少拥有一台终端设备可随时在线学习”[6]。在1:1数字环境下,学生和教师均可借助终端进行协同互动,灵活开展教学活动,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课堂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参与度[7]。
前期的文献分析表明,目前有三种理论尝试解释了1:1数字环境下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原因,分别是以教师、学生及师生互动为中心的假说[8]:①“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假设教学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技巧——教师说话的内容、时机及情绪将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好坏。相关研究表明,1:1数字教学环境比传统教室更有利于教师管理和主导教学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这些因素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认为1:1数字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去主动参与建构,因为1:1数字环境下的学生并不像传统教室环境下的学生那样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更便利的技术手段让学生产生更多增进学习成效的行为,如有助于促进自我反思与提升自我效能。③“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的理论”则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产生成效,强调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知识的获得是经由师生彼此间的互动性对话所建构而成的,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是让学生获得更好学习体验的媒介。如果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互动行为,则对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帮助。
通过对前期的文献梳理,可以看到:学生在1:1数字环境下比在传统教室环境下的学习成效更好,但较多研究是从策略、模式等角度进行分析,本研究则从行为层面分析比较了1:1数字环境与传统教室的教师、学生、师生互动特征,探究了1:1数字环境提升教学效果的机制。
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结构不良且复杂的社会活动[9],在行为编码层面上具有其特殊的结构和信息类型,目前的编码方案包括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言语互动分类系统(VICS)、学生教师分析系统(S-T)和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等。本研究对1:1数字环境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特点对几种典型的课堂教学行为变编码系统进行了改进,具体编码信息在第三部分进行阐述。
三 研究过程
1 研究对象及进行方式
本研究从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大奖赛获奖视频案例中,遴选出16个1:1数字环境下的教学视频和13个传统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教学视频的教学对象均为初二学生。课程涵盖英语、语文、数学三科,教师来自城区学校、乡镇中心校等,能够反映不同区域的分布特点。
2 编码系统的发展、信度效度及内容
本研究依据相关文献及先前的研究订定编码表,结合1:1数字环境的特点加以修正与扩充。在参考ITIAS对教师行为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成3个维度,每个维度再细分为若干行为类型,如表1所示。其中,“主动提问”是指教师主动对学生提出问题,其问题形式又可分为提延伸封闭性问题、提延伸开放性问题等四种类型;“回应学生的问题”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所作的回应,其回应形式又可分为直接回答问题、判断对错回答等九种类型;“直接讲述”是指教师直接讲述与教材相关的内容,其讲述的内容形式又可分为直接讲述内容、陈述目的两种类型。
表1 教师教学行为的维度与种类
学生学习行为共分成观察-预测、主动提问和回应教师的问题等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再细分为若干行为类型,如表2所示。其中,“观察-预测”是指学生进行预测或观察的行为,分为观察、预测两种类型;“主动提问”是指学生主动对教师提出问题,其问题形式又可分为提封闭性问题、提开放性问题两种类型;“回应教师的问题”是指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所作的回应,其反馈形式又可分为填空式回答、解释等十种类型。
表2 学生学习行为的维度与种类
3 数据分析方式
(1)将教学视频的口语数据转录成文本数据,以电子档案储存,供后期定量分析。
(2)设计编码系统,进行文本数据编码,以分析师生行为及师生互动型态。
(3)处理编码数据,通过频度分析、交互转换数据等指标反映教学行为特征。
四 实验数据分析
本研究依据表1和表2的编码模式,分别进行教师与学生的行为编码分析。下文将介绍1:1数字环境下与传统教室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类型、学生的学习行为类型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行为类型的表现,并比较其异同。
1 教师的教学行为类型
根据表1中教师的行为类型及言语频度分析,得到如图1所示的教师行为类型相对频率。图1显示,两组教师都采取了14种以上的行为,展示了教师多元的行为表征。两组教师在“提延伸封闭性问题”等九种行为上有显著差异。整体而言,1:1数字环境下教师表现了较多的“提问”行为,且其提问更具有延伸性、开放性,给予了学生较多的情感回馈;而传统教室组教师的提问行为较少,且提问多以提封闭性问题为主,延伸开放性问题及深层次互动较为匮乏。
图1 两种环境下教师行为类型的比较
2 学生的学习行为类型
根据表2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类型及言语频度分析,得到如图2所示的学生行为类型相对频率。图2显示,两组学生都表现出10种以上的行为类型,说明学生的行为较为多元。1:1数字环境下学生频率最高的行为是“解释”(30.5%),传统教室组学生频率最高的行为则是“填空式回答”(29.4%)。在“学生回应教师的问题或回答”类别中,1:1数字环境下学生以“解释”出现的频率最高,传统教室组学生则以“填空式回答”最高。两组学生在“预测”、“提新的相关问题”、“解释”等十个行为上有显著差异,通过行为频率的对比,1:1数字环境下学生表现出更多的预测、主动提问与解释行为。
图2 两种环境下学生行为类型的比较
3 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互动类型
上述分析显示,两组的教学活动皆由教师主导。教师多采取主动的行为,而学生的行为更多的是为了回应教师。因此,本研究接下来将从两组教师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种行为开始,进行师生互动行为的分析,并探究在这些教师行为之后,会引发学生采取何种行为;在这些学生行为之后,教师又会以何种行为进行反馈,由此得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两组师生互动的路径演示
(1)1:1数字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分析
通过分析1:1数字环境下的师生互动情形,得出教师频率最高的前三种教学行为分别是:提新的开放性问题(16.7%)、提新的封闭性问题(12.4%)、提延伸开放性问题(11.3%),这些问题全都属于“提问”的范畴,显示教师的提问行为极为频繁。在教师“提新的开放性问题”之后,频率最高的前三种学生行为分别是解释(41.8%)、判断对错回答(15.7%)、预测(12.7%);在教师“提新的封闭性问题”之后,频率最高的前三种学生行为分别是判断对错回答(48.9%)、解释(17.5%)、填空式回答(11.2%);在教师“提延伸开放性问题”之后,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种学生行为分别是解释(59.9%)、填空式回答(9.0%)、判断对错回答(7.5%)。以教师出现频率最高的行为“提新的开放性问题”为例,在此行为之后,不论学生接下来采取何种行为,之后教师所采取的行为均以“提问”为主。
(2)传统教室组的师生互动分析
传统教室组教师频率最高的前三种教学行为分别是:提新的封闭性问题(29.7%)、直接讲述内容(16.5%)、判断对错回答(12.8%)。在教师“提新的封闭性问题”之后,频率最高的前三种学生行为分别是填空式回答(31.5%)、判断对错回答(31.1%)、观察(12.0%);在教师“直接讲述内容”之后,频率最高的前三种学生行为分别是直接回答(36.1%)、判断对错回答(29.2%)、解释(22.3%);在教师“判断对错回答”之后,频率最高的前三种学生行为分别是直接回答(31.5%)、判断对错回答(29.1%)、解释(17.7%)。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教室组的教师并不太在意学生的反应,提问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了解学生的想法。
五 结语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教师均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则处于回应教师的角色。1:1数字环境下教师多采取“主动提问”范畴的行为,且所提问题多具开放性或延伸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解释”并深入思考;传统教室环境下教师行为分散在“主动提问”、“讲述”与“回应”三大范畴中,而其提问以提新的封闭性问题为主,且在学生回答之后,并不常就学生的回应内容做更进一步的询问,而是继续沿着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两组教师除了行为类型不同,其行为内涵也不尽相同——两组教师都出现高频率的“提新的封闭性问题”,但问题的内容却不相同;在涉及教学的重难点概念时,1:1数字环境下教师以一系列有逻辑关联的问题提问为主,促使学生采取更多的预测与解释,这种富有互动性的师生行为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本研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观察”及“解释”在操作类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两组学生都“观察”了教师的示范实验,但1:1数字环境下的学生在实验操作前会先充分利用终端设备进行观察分析,观察之后再度解释;而传统教学环境下的教师则是直接示范实验并进行解说,学生只须观察。主动学习有助于提升学习成效,“观察”只是被动的行为,而“解释”却是极具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故1:1数字环境下的学生会因其较具主动性的行为而获得较佳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郭炯,王晶晶.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3):90-96.
[2]马小强.无线网络的现状及其对1:1数字学习的支持[J].中国电化教育,2007,(6):19-22.
[3]张浩,祝智庭.一对一环境下的学习变革[J].远程教育杂志,2008,(4):25-28.
[4]刘俊生,余胜泉.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9-24.
[5]贺平,余胜泉.1:1数字化学习对小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5):99-105.
[6]余胜泉,陈玲.1:1课堂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26-29.
[7]陈玲,胡智杰,周志.1:1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征研究——基于视频案例分析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4,(2):88-94.
[8]Chi M, Siler S. Learning from human tutoring[J]. Cognition Science, 2001,(25):471-533.
[9]Mishra P, Koehler M.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teacher knowledge[J].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2015,(6):1017-1054.
A Comparative Study ofTeacher-student’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under 1:1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ZHANG Jin
As a typical application of the fu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activity, 1:1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confirmed by the result of enhancing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teacher-student’s teaching behavior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with that of 1:1 digital environment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teacher’s behavior, student’s behavior and teacher-student’s interaction. This research tried to explain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 of 1:1 digital environment from the behavior level, 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1:1 digital environment.
1:1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teacher-student’s behavior; teacher-student’s interaction
G40-057
A
1009—8097(2016)08—0049—06
10.3969/j.issn.1009-8097.2016.08.007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的方法、路径与绩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4CJY030)、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标评估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A880033)、河南省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JSJYYB-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瑾,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邮箱为021132@htu.cn。
2016年1月13日
编辑: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