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建设与实践
2016-11-08汪潇潇聂风华
汪潇潇 聂风华 吴 瑕
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建设与实践
汪潇潇 聂风华 吴 瑕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北京 100084)
2015年4月,清华大学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全部上线,面向全社会学习者推出。清华大学依托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拓展了学习者群体。清华积极开展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和教学质量提升。同时,清华积极践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辐射,与各级各类院校合作,协同创新,促进课程内容资源的广泛、高效使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在线教育
自2014年起,清华大学陆续启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清华思政课”)的慕课建设,并向全球学习者推出。
2014年秋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登陆台湾慕课平台育网。
截至2015年4月27日,清华大学四门思政课慕课全部登陆学堂在线平台,累计选课人次超过4万;同时,四门课程相继在本校进行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试点。
2015年9月15日,“毛泽东思想概论”(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登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联合创立的edX慕课平台。截至11月24日,来自137个国家和地区的3380余名学生选修了该门课程。这是中国首门登陆国际慕课平台的思政课,其中美国学习者所占比例约为1/4。课程注册学习者的全球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毛泽东思想概论”注册学习者全球分布图[2]
上述清华思政课系列慕课的建设,旨在促进清华大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校内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 清华大学慕课建设的背景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将实现“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清华大学积极推进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工作,于2013年10月10日发起成立了学堂在线慕课平台。截至2016年3月20日,学堂在线选课人次达450万,注册用户计251万,慕课课程共847门——国内高校及机构慕课222门(含台湾地区高校慕课16门),引进斯坦福大学慕课4门、edX慕课43门,链接edX慕课578门。截至2016年春季,清华大学利用慕课开展混合式教学达77门次。此外,清华大学还选送了28门慕课在edX平台上线,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万学习者。
二 清华思政课慕课的建设
1 清华思政课慕课平台上线及选课情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于2014年9月22日在学堂在线首次开课,并随后登陆台湾育网开放教育平台,两岸累计选课人次超过1.3万。2015年3月16日,该课程在学堂在线再次开课,又吸引了近4500名学习者选课。截至2015年秋季,该课程第三次面向全社会开课,累计选课人次约2.45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于2015年4月8日在学堂在线首次开课,截至2015年秋季第二次开课,累计选课人次超过6000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分别于2015年3月、4月首次上线,截至2015年秋季第二次开课,累计选课总人次都超过了7000名。
2 清华思政课慕课师生反馈
(1)教师反馈
慕课实现了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思政课程,打破了教室的局限;同时,其完整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通过测试快速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在讨论区能够及时与其他学习者、教师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的负责人刘震指出,慕课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慕课的一个关键词是“定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不仅有教师讲授知识点的基础视频资料,还有课程讲义、线下讨论课、微信公众平台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传统课堂,学生没有多少选择。而在慕课课堂,则是完全定制化的。就像在饭店点菜一样,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拉不同的菜单。”此外,慕课还有一个关键词是“碎片化”——传统课堂要求老师在45分钟或者90分钟内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内容;而在慕课课堂,一个章节的内容被“切碎”为符合人们阅读习惯的若干个知识点,且每一个知识点都制作了一条7~15分钟的独立短视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反复观看,这样可以做到学习者投入的每一分钟都能够收获知识[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的开设者冯务中强调,对于思政课慕课而言,内容为王——教师讲授的内容必须有的放矢而不能无病呻吟,必须解疑释惑而不能循环论证,必须立足现实而不能蹈空虚论。这就要求思政课慕课的讲授既不能天马行空,也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在国家统编教材的基础上认真提炼问题进行阐述。而思政课慕课要有实效性,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所谓“问题导向”,就是不平铺直叙讲述理论,而是将理论转化为学生关心的问题,以问题带动讲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的开设者翁贺凯说,“正如我们在课程简介中所说的:不懂曾经苦难就不懂昨日的反抗与革命,不懂曾经动乱就不懂今日的改革与法治。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梁启超先生曾经说,‘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和把握,时刻擦亮自己心中的明镜,滋养自己心中的甘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的开设者张瑜认为,该课程作为大学的第一门思政课,应引导刚刚进入大学之门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迈好人生起航的第一步;思政课慕课的建设与完善,既要充分发挥慕课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要切实增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与研究密切结合的基础上,把热点、难点问题讲深讲透,以在不断加强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
(2)学生反馈
2014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1000余名本科生选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5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约550名本科生选修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00余名本科生选修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年秋季学期,1600名大一新生以全新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开始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生对于清华思政课慕课的建设反响极为热烈。一位校外学习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讨论区留言:“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刘震老师的一些内容不仅和历史政治所学有关,而且对于树立正确的三观有重要的帮助。感谢学堂在线有这么好的资源!”
在一项针对清华大学学生学习思政课慕课的调查中,部分学生反馈在线学习的优点包括:随时可以观看教学视频,视频短小精炼,内容比较有趣;学习的时间更为灵活、机动,便于自学;教学内容信息量大而集中。如2015年春季学期选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赵同学在课程总结中说:“回顾这18周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是最与众不同的一门课——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线上形式的课程,从最初的难以适应、注意力不集中,到后来全神贯注地欣赏冯老师在视频中的谆谆教导,如沐春风。线上的视频制作十分精美,让我恍然觉得在看中央十套的科教频道,不管是布景还是冯老师本人的讲述,都看得出十分用心。线上的讲述简洁而明快,从毛泽东思想的抗战背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都令人印象深刻。”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在2014年秋季学期的开课情况来看,在线学习形式占有较大比重,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自主性。该课学生调查问卷的部分初步结果如图2所示,可知学生对此模式下的自由度最为满意,对教学效果和成就感也有较高评价。此外,在850余份针对该门课程的有效问卷中,有22%的学生更愿意接受完全的线上教学,只有2%的同学更愿意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
图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生调查问卷的部分初步结果[3]
三 基于慕课的清华校内混合式学习
截至2016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已有77门课程进行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试点。这些课程面向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等各类群体,分别属于公共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等不同类别,在混合程度、具体的实施方法上各有侧重。试点课程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也体现了在线课程与常规课堂相结合的多元性。
1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组织模式
截至2015年秋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均已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
2014年秋季学期,选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的学习者在学堂在线平台上观看在线视频、学习课程提供的精准阅读材料、完成在线习题和测试。同时,课程团队在校内组织了7次小班专题讨论、3次综合辅导讲座和1次线下笔试。2015年秋,课程深度试点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7位教师还开设了13个线下课堂。2015年春季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两门课程在组织形式上均是线上MOOC学时替代线下学时。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组织了3次线下讨论,每次4个班,约有100人次参与了讨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组织了7次线下讨论,每次4个班。两门课程均组织了3次线下专题辅导。
2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为例,根据学生的反馈,可知他们在这两门课中收获较大的方面包括:混合式教学更自由,促进了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提升;更好地使用了新媒体工具。学生们对于自己在知识掌握、能力拓展方面的收获也比较认可。此外,两门课的学生都更加认可线上环节,且都认为在线观看视频对学习最有帮助,而在线辅助学习资料、线上教师答疑、在线习题及讲解、在线讨论区讨论等也都很有帮助。至于线下课堂小组讨论和线下交流会等环节,虽然很多同学也认为有帮助,但没有线上环节那么受他们的欢迎。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学生对线上学习的依赖较大,且文科类课程的课外辅助资料比较重要,对学习帮助较大[2]。
四 清华大学优质思政课慕课在全国的辐射
1 合作院校的基本情况与教学目标
在本校开展慕课实践的同时,清华大学慕课也开始用于支持合作院校的校内教学。截至2015年秋季学期,已有10余门清华慕课在985、211、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和普通高中等不同类型的学校中进行了混合式教学试点。在这些试点中,合作院校已经能够结合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应用清华慕课等在线教育资源,尝试以不同方式结合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探索校际课程的协同创新模式,来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3]。
2 试点课程开设情况及混合式学习效果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三亚学院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2015年春季学期组织本校279名学生在线学习了该课程,并培训本校的指导教师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根据三亚学院翻转课堂试点班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可知有67.95%的学生支持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有超过94%的学生支持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如图4所示)。总体而言,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较为认可。
图3 关于在线教育教学方式的问卷结果分析
图4 关于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态度的问卷结果分析
五 小结
慕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慕课的出现,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丰富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途径与方式[4]。与此同时,高校利用思政课慕课开展混合式教学,也加强了课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知识性内容线上传授,线下的充分、深入交流,为实现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提供了契机[5]。
目前,慕课和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仍然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掌握学生的教育行为、改善教师教学效果、实现因材施教等问题,还需要研究者们继续探索,以持续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
[2]郭芸,白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慕课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4,(6):61-69.
[3]李梁.“慕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逻辑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4,(2):37-39.
[4]李威,熊庆年,蔡樱华.试论“慕课”条件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教育主权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5,(2):22-26.
[5]赵艳波.“慕课”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5,(3):115-117.
The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al Refor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WANG Xiao-xiao NIE Feng-hua WU Xia
Since April of 2015, f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MOOCs have been online for social learners. In the autumn of 2014,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MOOCs has landed on Ewant (the Taiwanese MOOC platform). In the autumn of 2015,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MOOCs has landed on edX (a prominent platform initiated by MIT and Harvard). Firstly, through Internet+Education mode, Tsinghua university enriche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expanded the learning group. Secondly, Tsinghua university actively undertook blended learning practice based on MOOCs and strongly accelerated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o rais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 learning. Meanwhile, Tsinghua universi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the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ed by the entire country, and collaborated with different tiers of schoo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wide and efficient applic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resources and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tal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MOOCs; online education
G40-057
A
1009—8097(2016)08—0083—06
10.3969/j.issn.1009-8097.2016.08.012
汪潇潇,副主任,七级职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在线教育、高等教育,邮箱为xxwang@tsinghua.edu.cn。
2016年2月6日
注:地块颜色由浅至深,表示选课人数由少至多
注:1分代表非常劣势,5分代表非常优势;从1分到5分逐渐递增。
编辑: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