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
2016-11-07梦后
梦后
为什么把“周实杂文”加上引号?因为周实君说他的杂文没有“杂文面孔”。我奇了:杂文既然“杂”字当头,什么牛的、鬼的、蛇的、神的模样不可以作为它的面孔,还要有副固定的脸谱吗?转而一想,长期以来(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杂文似乎真有副“面孔”,最常见的是:先引一段陈年史料,联系一下现实,粘上几句不痛不痒评语,加个诸如“某某某可以休矣”、“从某某某说开去”之类的标题,成了。涉及国际题材有点“洋气”的,常常会用一句“让帝国主义发抖吧!”来结尾,一股子苏联《真理报》腔调。这就是在下一度不喜欢杂文的原因。
杂文(还有随笔)跌跌撞撞复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近年来杂文陷于困境,但也不乏佳作频呈。诗人周实也在繁忙之余把他的思想闪光和心绪灵动注向了“杂文”。大概由于周实是诗人,而且是先锋派诗人(我把自己看不懂和看不大懂的作品都一概归入“先锋”),他的杂文,就具有了一种诗化的独特色彩,反映出他的独特个性。去年8月以来,他连续发表在《杂文月刊》上的杂文,我都喜欢。但到底喜欢在什么地方?一时又回答不清。就像看到一朵花,你喜欢就是了,哪能一下子理性地说清楚喜欢在哪里!
写这则并非刻意要写的文字的触机是:某夜读周实的《做个好人(外二则)》(《杂文月刊》2015年11月上),觉得很好,就发了个短信给他:“实君好:说不清主题是什么的小说不一定是好小说。但好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杂文似乎不在此例。杂文被习惯性地称为投枪、匕首,唐·吉诃德似的往前直冲。读实君之《做个好人》,我感到杂文也像小说样可以主题多样,你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人说图穷匕见,你图穷匕偏不见,可谓绵里藏针!而且连自己都一股脑儿骂了进去,还叫对手怎样呢?可谓‘恶毒至极!读来颇有回味,而且那么简短……”周实立马回信:“你的评论比我的文章好呀!有新见解!”
这话使我激灵一下:“新见解”,真的吗?于是把《做个好人》重读了一遍,连同上三期月刊刊载的周文都重读了,终于悟出周文让我觉得好的缘由,是两个字: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故意在画面上留出的空白,让看客有发挥想象的余地。摆到文章里,就是话不说尽。不说尽有三种情况:一是吞吞吐吐欲说又止,有难言之隐也;二是“卖关子”,故弄玄虚;三是真人指点,不明言,让你自己去想——自己悟出来的印象才深。周文属于第三者。另一种“白”则是“言他”。
《做个好人》共三则:做个好人;咳嗽;痰。第一则说,“我”做了许许多多好事,但,“怎么我都不是雷锋”。什么意思?自个儿琢磨去。“咳嗽”与“痰”,则是作者用“歹毒”的调侃来表达对“积重难返”的社会弊病的愤怒。
《不(外一篇)》(2015年10月上)也有两则。《不》:一个“不会说‘不”的人其实熟人知道他日常生活中说了许多“不”。但“我”觉得“心里还有很多‘不根本没有说出来呀”!如果“一个一个大声地扯着喉咙说出来”,将会“把自己吓坏啦”!
这“空白”留得太到位了。聪明的(准确地说有正义同感的)读者不喻自明,这位可以变换人称的“你、我、他”(这不隐喻着大众吗)将会喊出什么样的“不”来。可作者终究没有说出来。你老兄即使怒目而视,想抓他“辫子”也抓不牢呀,呵呵!
《病》的留白同样精彩:先说“我”有病,因为很多事情,旁人看来无动于衷,“我却总是激动万分”。领导背后说此人有病。于是,“我”有病吗?“你的病可以治的”,“会慢慢好起来的”,“治好了会是怎么样呢?”问题反复提出。读者诸君想一想就明白了:到底谁有病?有病好还是没病好?病治好了到底好不好?哈哈,你想通了?赞!
这就是“周实杂文”的风格。周实这家伙是个个性鲜明的主儿。其实他是习惯于说“不”的人。这,有他的长篇纪实新作《老先生》作证。
我欣赏激情澎湃的、犀利尖锐的文字——篇篇是檄文。而周实君的,像一块冰,不动声色,与世无争,喃喃自语。可水在冰下流。仔细倾听,那潺潺流水声煞是清晰。
《看房》(2016年5月上),我一时不懂,经点拨,噢,那位房产中介得知欲购房的“他”是个作家,就热心建议写小说“要有些色情,还要有暴力”。一句话,映照出市场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对文化的世俗、粗鄙的要求,引发出作者的担忧。
有时周文借“反讽”(这个词,我觉得用杭州方言“籘”来解释兴许更传神:比如说“你真聪明”,其实是“你真笨”)来行文。《很正常》(2015年12月上)对一连串社会阴暗现象都说“很正常”就是“籘”。试着就这600字短文延伸开去,那就是,萨达姆拥有一两百亿的“私产”和39座豪华别墅,很正常;斯大林大清洗、波尔布特大屠杀,很正常。于此,读者听到了那对社会不公和独裁者罪行的强烈抗议之声。说到底,反讽,也可说是另一种“留白”吧。
有时,周实不着“批评”一字,仅以“客观”叙述“自己”的经历来表达他的社会批评。如《自己、榜样和面具》(《随笔》2012年第3期)中说,读小学时响应老师号召学雷锋,做了好事写日记等表扬。但不能每天都“扶老人过马路”,怎么办?只好把捏造出来的好事写进日记,老师又大大表扬,惹得被同学揭发自己造假。一怒之下转身也揭露同学造假,弄得全校混乱一片。老师只好收场这类活动。
《一次论证会》(2016年7月上)这则软橡皮钉似的精短文字则不“不尽言”也不“言他”,倒是直截了当直击要害:论证会上无反对意见,私底下却异议纷纷。这是第一层批评。不够,来了第二层揭露,“我”耐不住发言提出不同意见一二三四五六七……紧接着说出了该文最含蓄、最关键的一句:“从此,我便再无资格莅临此类的论证会了。”为什么呢?让读者自己去回答。又留了白,不过留得不怎么白。末了,不忘加一句:“后来,我听人说,那个项目没有投。”给大家聊作安慰。
可我最喜欢的,还是他那种“秀才碰见兵”式的、在怎样解释都互相矛盾的事实面前手足无措、万般尴尬的文字表述。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篇《我的政治面貌是……》(《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P792),填表时要填“政治面貌”,“我”填了“群众”。那么,什么叫群众……于是缠过来绕过去,怎样也说不清楚,窘态百出!解放后,任何人都不止一次填过这种表,大家(特别是我辈曾经的“次等公民”)深有体会。周实将它浓缩起来“示众”,堪称“灰色幽默”之最,比好兵帅克还好兵帅克……
到了《过马路》(2016年4月上),步行的“我”耐不住斯文地调侃了,竟赤膊上阵,冲将出去,在车流中横冲直撞,折腾得“被摊平,压扁,轧烂”,在一片“这么老了,还出来干什么”的斥骂声中,又猛然站起来吼:“这么老了怎么啦?”喝叫车流让道。又有人感叹:“真是个蠢老头呀!被撞倒了都不晓得躺在地上不动!”——当然这只是则微型荒诞小说,作者借它表达了唯“物”的市场经济社会对弱势人群应有之人性关怀缺失的愤怒和谴责。
凭借荒诞手法说事,其实也是一种“留白”。他那本引人瞩目的小说《刀俎》,倒不是荒诞而是写实的。小说将封建王朝历代中国文人遭受皇权酷刑后残杀的种种惨状,血淋淋搬到读者眼前。他所彰显的,哪里仅仅是一系列酷刑的展示,而是自古至不久前的“今”,中国知识者的宿命。这层意思同样隐蔽在“留白”里了。当年我曾以《丑恶也是一种力量》为题发过读后感,可忘了是否曾对此有所点明。
还是以周实君刚写就的一则短文解释他自己的“留白”吧——
一次有关写作的对话
“你写的都是真实的吗?”朋友问。
我说:“那当然。比真实的还真实。”
“那为什么看起来,感觉乱七八糟的,根本看不懂!”
“看得懂的才真实?”
“你所写的这些人事你真的都经历过?”
“你说呢?”
“不可能。”
“当然不可能。”
“那你凭什么非要这样写?”
“凭心里的感受呀!”
“你没感受的,你就不写了,就不存在了?”
“你要这样说,那我只能说,对于一个写作者,当然就不存在了,除非他把它好好写下来,或者像你说我的,乱七八糟写下来。”
“那些没写的就被忽视了,就不重要了?”
“有的可能更重要。有时可能更重要。”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在有些时候,有些没有说出来的比说了的更重要。”
“为什么?”
“至少有两点:一是我想说却又不能说,无法说出来。二是我想把它放在心里,一个人,珍藏着,不足以与外人道也。”
末了加一句已经说过的话:周实文中有些语句是可以作为名言铭记的,比如《选择》(2016年3月上)结尾所言:“选择越多,自由度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