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人有道秦始皇

2016-11-07张桂辉

杂文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嬴政君臣李斯

张桂辉

在世人眼里,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暴君。《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几句评语:“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可有的历史学家却给予他极高评价,称其为“千古一帝”。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章炳麟就如是评说秦始皇:“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汉武帝),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其视孝文(汉文帝),秦皇犹贤也。”

嬴政十三岁登基、二十二岁亲政,后来一统天下,做起了真正的“始皇帝”。他的皇帝梦所以能够实现,除却其本人的雄才大略,泰半得益于他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人尽其才的用人之道,使李斯、尉缭、韩非、姚贾等人有了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舞台。

嬴政用人的过人之处,是求贤若渴,不拘一格,任人惟贤,放心放手,不乏既能容才之长,又能容才之错的博大胸怀。最典型的表现是,他不单信任有加地将二十万、三十万、六十万大军,分别交与李信、蒙恬和王翦,而且没有设置任何旨在干预、限制他们行使指挥权力的藩篱或障碍。不仅如此,他还坚持不干预这些将领摆兵布阵、指挥作战的过程。为了争取尉缭,他甚至不惜以帝王之尊与之行平等之礼。相传,尉缭略懂面相占卜,在被秦王嬴政赏识之初,曾经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当有求于人时,他可以谦虚友善,而一旦被冒犯时,就会翻脸不认人,变得残暴至极。他的结论是,这样的皇帝,缺少一颗恩泽天下的仁德之心。对此奇谈怪论、贬损之词,秦王却是充耳不闻,继续极力笼络他、放手任用他。

当然,一开始嬴政对李斯、尉缭、韩非、姚贾等并不十分信任,视他们为“外国人”“圈外人”,而非“自己人”,疑心多多,顾虑重重,以致要驱逐他们。此时李斯上了一篇《谏逐客书》,以事实为依据,阐述了客居秦国的人士,在助推该国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批评秦王对人才“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李斯还直言不讳、意味深长地写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说,看过《谏逐客书》后,嬴政恍然大悟,立改既往之非。

始皇帝也曾大开杀戒。据史料记载,一次秦始皇幸临梁山宫,俯视山下,但见丞相李斯随从的车骑数量多多,甚是不满。事后,有太监悄悄把此信息告诉了李斯。李斯惶恐之至,下一次陪皇帝出行时,立即大幅减少了随从。秦皇见而不悦,怒火中烧,认定是有人给李斯透露了消息,遂逐一审问侍从,在无人承认的情况下,一股脑儿把上次跟在身边侍候的人,一个不留,全部杀光。这个记载在人们心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秦王朝的君臣关系完全是建立在暴力和算计的基础之上的,是地地道道猫鼠关系,没有一丝一毫人情味可言。

其实不然。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既没有像后来的某些君王那样大开杀戒,也不曾像宋太祖那样玩什么“杯酒释兵权”的花招,他对那些功臣宿将继续委以重任,倚为心腹。唯有吕不韦,成了秦始皇唯一杀戮的重臣。用心细读《史记·秦始皇本纪》,便不难发现,秦始皇时代的君臣关系,是两千年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除了吕不韦,秦始皇对李斯、王翦、蒙恬等著名将相都关系融洽,亲密有加,且善始善终。秦始皇与李斯君臣三十年,李斯的几个女儿都嫁给了始皇的几个儿子。秦始皇对李斯用人不疑,李斯对秦始皇也是鞠躬尽瘁。即便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大概也不过如此吧。比之汉武帝走马灯似的换相,接二连三地诛杀宰辅公卿,不难从中窥见秦始皇的过人胆识与气度,远远超出一般庸主。

大量事实表明,秦始皇用人的眼光、气度和手段,有很多地方可圈可点,史上大概唯有唐太宗可与之一比,而远过于汉唐宋明其他君主。其暴君之名,大概更多源自于其奉行的秦法之苛,少了后世独尊的儒家之仁,却也不能由此湮没了“千古一帝”的英名。

【佚 名/图】

猜你喜欢

嬴政君臣李斯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考论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long-snake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due to kidney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昙花一现的秦朝
明清两朝边疆治理中的西夏历史借镜——兼论明清君臣的“西夏观”
向嬴政索田宅
吕不韦之死不蹊跷
李斯自食苦果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e Binary Mixtures of 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and Ionic Liquids*
儿时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