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知文化引领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11-07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陶行知学院育人

谢 列 卫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 杭州 311402)



行知文化引领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谢 列 卫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杭州311402)

通过分析行知文化的核心——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和培养方法三个方面的启示,深入研究传统就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区别和联系,提出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四并重”育人模式,应用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行知创业学院的体系构建与实践,并对行知文化引领下的高职创新创业工作从树立理念、构建体系、集聚资源和要素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思考。

行知文化; 创新创业教育; 创造教育; 高职院校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于2009年正式建校,陶行知先生于1928年亲自指导创办的浙江湘湖师范学校与其有重要的办学渊源。学校目前建有陶行知研究馆,是杭州市陶研会的秘书长单位。学校传承和倡导陶行知文化,坚持以行知文化为引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以社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实践为抓手,引导教育学生“德业兼修,知行合一”。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初叶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概念,并在一系列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创造教育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教育,创造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手脑双挥”,“创造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完成”[1]495。陶先生所说的创造教育,接近于今天提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大力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的正在于办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活的教育”。

(一)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的启示

在1943年发表的《创造宣言》中,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创造是生活教育的目的”,他富有诗意地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2]94。创造教育要培养创造的精神、创造的人以及志在创业的合理人生。 依据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定位为提高学生素养的素质教育、提高人生质量的全面教育和贯穿学生一生成长的终身教育。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要避免认识误区,不能将之狭隘地定位成一种只是面向部分有创业需求的学生来开展的培养创业能力的“技能教育”,而要将创业素质放到与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加以强调。

(二)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选择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创造之源,“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而陶行知先生给生活教育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497。这三句话指出了教育的目的、内容来源和具体要求,联系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上,就是要做到:第一,坚持“为生活”的目的,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不能窄化成创业理论的书本知识普及,而要“手脑并重”,引导具体实践,培养学生的“生利能力”。第二,坚持以全部生活为教育的对象,要打通社会与学校的阻隔,按照需要——劳动——创造的轨迹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背景要求,对接学校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导向,设计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和训练体系。第三,坚持向前向上的教育要求,德育为本,创业为用,在教育内容上不仅仅强调实践能力,更要突出对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自我价值目标的全面培养。

(三)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通过对自身办学实践的总结,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要方法:(1)解放创造力,培养创造精神;(2)通过组织集体生活,培养团结协作精神;(3)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探究,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4)以设疑辩难为通向创造的第一步阶梯,重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设疑辨难的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四大方法,为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原则:第一,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的脑、手、眼、嘴、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方法应当是“教学做合一”,理论联系实践;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创设现实情境,形成乐学、乐创的氛围。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两个坚持”的要求,即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2015年国务院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高职院校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以源出发、以魂引领、以基发展,实现这一育人目标,关键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起融合传统就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模式。

(一)厘清传统就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传统就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分别提出来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用图1表示。

首先,二者在育人导向目标和育人途径上存在着差异,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顶岗实为主要手段,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培养“一毕业就能上岗就业”的成熟“职业人”为目标;而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为导向,以创业实践为主要育人手段,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培养的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经营人”。

其次,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又有相通之处。有专家指出,广义的就业教育不能不涉及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不仅需要职业更需要在职业中发展”;广义的创业教育“也不能不涉及人职匹配与生涯规划,因为若无职业就无创业”,因此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上应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看待[3]199-202。对于高职人才培养而言,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都是人才培养工程的组成部分,二者并不矛盾,甚至应该相辅相成。

(二)明确两种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定位

高职人才培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为一体,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原有的就业教育体系,基础工作就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晰对高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这三者的结构构成如图2所示。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就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关专业辅助知识,就业能力指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技术能力(如操作能力、诊断能力、管理能力等)和一般能力(如认识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就业素质是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体格素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创业知识包括创业所需的通识知识和个性化的经营管理知识;创业能力指在创业过程中的创业、创新、创富能力,包括开拓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等[4]50-51;创业素质则侧重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所需的意志品质。就业和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有重叠、相同的部分,但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厘清这三者的相互联系,是创新和细化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

(三)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四并重”育人模式

围绕高职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目标要求,学校提出构建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并重、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并重、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并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重的“四并重”育人模式。其中前两个“并重”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后两个“并重”主要体现在教学实训、实践平台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上述“四并重”育人模式体现了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育人理念,其中创新创业教育部分通过行知创业学院的体系构建来具体实施。

三、行知创业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最初出发点是以创业促进就业,早在2008年建院之初,学校就推出了必选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由招生就业处(当时与学工部、学生处、团委合署)负责工作的开展。2012年,学校将该课程改为必修课,并增加了公共教学部作为课程建设、管理协同单位,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力度。2013年9月,学校意识到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将“行知创业学院”筹建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成立了校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行知创业学院筹备小组。2014年,行知创业学院制订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功能定位和管理构架基本完成。2015年3月,有3 000 m2办学、创业空间的行知创业学院由市政府领导揭牌宣告正式成立。

(一)行知创业学院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内容

行知创业学院归纳起来主要有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两大体系,具备创业教育、经验交流、政策咨询、作品展示、创业实践、创业社团、创业竞赛、项目孵化等八项功能[5]129-130,相互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行知创业学院的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分成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两部分,其中创业理论教育以依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展的课程教育为主,以经验交流、政策咨询和作品展示为辅;创业实践教育主要分成创业社团、创业竞赛和项目孵化三个相互承接递进的层级,创业社团项目通过创业竞赛进行选拔,优选项目进入项目孵化,孵化出的好项目再进行创业实践升级。针对参加不同层级实践教育的学生,行知创业学院通过开设雏鹰班、飞鹰班和雄鹰班来为他们提供与各层级相适应、相匹配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雏鹰班主要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主要依托各二级学院的孵化基地,开展创业意识引导、创业计划书写作培训、创业人物经验分享等教学活动;飞鹰班针对有实际在营项目的学生,以工作室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模拟公司创业实训、SYB创业培训、网上创业实训以及团队建设与管理、财务管理和营销等培训;雄鹰班主要面向已经注册公司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初创期创业企业基本经营管理、政府支持政策资讯等课程与指导。

(二)行知创业学院的运行机制和相关保障

根据行知创业学院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内容,学院探索创新了运行机制和相关保障措施,主要有:

1.组织保障行知创业学院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院长,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生处负责人担任副院长,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为加强工作协同,行知创业学院在校内各二级学院设立了创新创业服务分中心,负责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践基地的管理,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管理服务。

2.政策保障行知创业学院制订了《行知创业学院实施细则》《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面向全校进行招生,学生第一、二年在原二级学院学习,最后一年在行知创业学院学习,接受二级学院和行知创业学院的双重管理。学院对学生实行弹性学分制,分素质教育、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三个部分进行学分评定,学生所获得的行知学分经学校教务处认定后可替代6个毕业学分。同时学院还制订了《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竞赛奖励办法》《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街管理办法》《行知创业学院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正在进一步细化创业导师管理办法、校内配套扶持政策等。

3.师资保障学校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从校内和校外优选师资,一年一聘,并将师资分成项目指导教师和培训教师两大类实行教学业绩考核。目前学校有校外创业导师25人,以在杭企业家、政府官员为主,主要通过“创业乐知汇”主题活动为学生开设讲座,交流创业经验。学校有校内导师15人,每年组织参加师资培训。学院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

4.后勤保障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创业学院的工作经费,并免费提供校内创业园1至3层共2 000多平米的场地和学生宿舍区的部分架空层场所供学院开展工作。目前学校设立了行知奖学金和创业扶持基金,为获得创业大赛一、二等奖的项目和注册企业的项目提供启动资金。

(三)初步成效和工作方向

到目前为止,行知创业学院共招收两期雏鹰班学员468人,结业56人;招收飞鹰班学生51人,其中试点班26人全部实行半工半读。学校现有“八号梦工场”、大学生创业街等校级创业孵化基地4个,在孵项目3个;有创业型社团13个,其中信息工程学院的雏雁工作室是浙江省优秀学生社团,获得2013年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三等奖、2014年“浙江省第八届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到今年9月,学院已累计完成创业培训1 200余人次,选拔优秀创业计划338项,选送创业孵化项目30个,学生注册成立公司25家,并涌现出一批“创业明星”,如学校信息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宋炬明,从大一开始参加学生创业社团,大二开始运营实战项目,在学校创业导师陆亚文的指导下,2015年7月,他的“365跨境购”电子商务平台成功入驻银泰西选O2O体验馆,《杭州日报》专题报道了他的创业经历。再如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学生陈宇强,在校时是学校社团尚艺平面设计工作室“第二代掌门”,毕业后注册了“富阳视方广告有限公司”,在学校创业园内继续孵化,申请获得了富阳区大学生创业和科技孵化企业10万元补助资金,现在公司业务已经扩展到澳洲和迪拜。

学校建校至今共有2012、2013两届毕业生,根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第三方调查测评,这两届毕业生毕业后创业率均高于全省高职高专的平均水平,其中2012届毕业生的创业率在当年所有参加调查的高校中排名第一。

在今后的工作中,行知创业学院将进一步探索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学分转换和学籍对接机制,处理好学生就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创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体系构建,通过校企合作争取更多的企业资源,提升创业项目层次和延续性;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培养,想办法克服学校地理位置远离城区的困难,通过战略协作、共同发展,吸引更多有经验的企业高管、企业家来承担大学生创业指导和校内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工作。学校要加强行知创业学院与校内科技孵化器的工作对接,争取把学校创业园打造成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科技项目孵化、创业支撑环境优良的“创客空间”。

四、行知文化引领下高职创新创业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持”[6]1-6,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引下,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一)进一步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学校要坚持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进一步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人生质量的全面教育和贯穿学生一生成长的终身教育,按照陶行知先生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持续推进就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在第一课堂中体现创新创业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基于专业的创业实践,提升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和创业成功率,分类施教,分层指导,以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突破口,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推进高职育人模式改革,最终提升育人质量。

(二)进一步构建好“四并重”人才培养模式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创造教育的目的,是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和“创造的理论与技术”。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师资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如果只有“创造的理论”没有创业实战的“技术”,很难胜任创新创业指导工作,而要引入有实战经验的师资,学校就必须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更好地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因地制宜地围绕学生主体来构建“四并重”人才培养模式。

(三)进一步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

学校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赢得企业、行业和社会的支持,要通过校企合作、产学融合进一步破除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社会发展之间的“围墙”,集聚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资源、项目资源、人力资源,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真正做到“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1]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南京:凤凰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 王慧.育人有心,化人无痕——以海门市东洲中学生活教育德育实践为例[J].生活教育,2013(7).

[3] 曹扬,邹云龙.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4] 黄艳,田辉玉.“90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1).

[5] 龚正华,屈冉佳.地方院校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以大理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5(28).

[6] 魏安邦.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技术与教育,2015(3).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Colle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Under the Lead of Xingzhi Culture——Take Hangzhou Polytechnic As Example

XIE Lie-wei

(Hangzhou Polytechnic, Hangzhou 311402,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ree implication of Tao Xingzhi’s idea of creative education to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y are goal definition, content selection and cultivating method. It also researches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employment educatio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heir goal definitions of talents training plan. It puts forward the “Four Equal” education mode of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elaborat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Xingzhi Entrepreneurship School, summarize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nd the future working directions, and makes a further thinking on vocational colle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under the lead of Xingzhi culture from three aspects: setting up the ideal,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gather resources and element.

Xingzhi Cultur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reative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2016-06-23

本文系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传承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高职人才培养典型案例研究(2015ZJJDZS03)”的研究成果之一。

谢列卫(1964-),男,浙江杭州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G718.5

A

1672-2388(2016)03-0001-05

猜你喜欢

陶行知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