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代音乐文化
——渤海乐研究
2016-11-07白佳蕙
白佳蕙
(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东北古代音乐文化
——渤海乐研究
白佳蕙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在中国有关音乐历史的著作中,东北音乐文化被提及的少之又少,其实东北音乐是多元的、包容的。东北区域的粟末靺鞨族是古老渤海国的先祖,因此说靺鞨音乐的特色是渤海国音乐的支撑框架,并融汇我国唐朝及其周边民族的音乐风格形成独特的体系。以古老渤海国民族文化发展为基础,首先浅析了渤海国音乐的兴起与发展的环境背景,再借以相关的历史文献研究了古老渤海国与唐朝、高句丽、日本在音乐上的互相交流,通过对渤海国音乐文化的研究揭示我国东北民族音乐的特色,为进一步推动东北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绵薄之力。
东北古代音乐;渤海国;渤海国音乐;音乐文化交流
渤海国音乐作为我国古代东北音乐的组成部分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却不被今人所熟知,导致当前有关渤海乐方面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但不可否定,渤海乐在我国东北地区音乐历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渤海乐伴随着渤海国在经济文化上与我国唐朝、日本等其相邻区域间的交流融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其他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也因为渤海国的音乐文化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革新。即使在渤海国消亡以后的很多年,东北地区各民族依然传播着渤海乐的精神理念,至今在东北地区仍然存在着渤海乐的编曲形式及渤海国音乐的发烧友。
渤海乐的形成包括诸多原因,其一由于建国后的渤海国音乐伴随着国内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上融为一体的过程中逐渐汲取了高句丽、扶余和其他靺鞨族在音乐上的特色优点而最终形成渤海国独有的音乐风格。其二,主要以靺鞨族音乐文化为主。我国正史中关于渤海乐的记载最早出现于《金史·世纪》中,却不见任何关于 “新靺鞨”和 “大靺鞨”的记载。〔宋〕陈旸 《乐书》中也仅载有靺鞨舞之名,所以我们只能于国外史籍中寻找关于“大靺鞨”“新靺鞨”等渤海乐曲目的记载,这其中以日本古籍记载颇多。其三,在对外交流的影响下,主要受到我国唐朝、高句丽及日本这三个国家在音乐形式上的感染。例如日本就曾多次派遣舞乐伎来到渤海国进行文化交流,使得渤海国音乐中包含了异国音乐特色,因此对于渤海国音乐的研究不可忽视其周边民族的音乐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一、渤海乐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渤海乐,《渤海国志》留下记录不多,其他史籍记载也极少,只能从渤海遗民及其后裔女真族和满族的有关资料中来寻觅其音乐活动记述,或者从其他(包括国外)一些材料侧面探索它的端倪。据《隋书·列传》记载,隋文帝曾在长安接见靺鞨使臣朝拜及献演歌舞,“使者与其徙皆起舞,其曲折多战斗之容。上顾侍臣曰:夭地间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何其甚也!”另在异国人著《渤海史考》中也说:“其歌舞有尚武的曲折,不足为怪也(此歌舞之形态,或者加入萨满教之仪式,而作奋武之容耶?)”。此段史文与隋文帝观舞时所说相似,但后者却推测,其歌舞所以有尚武的曲折,可能有萨满教中的萨满乐舞的成份。宋人陈旸在《乐书》中也记有“辐舞”的名称。上述史书的记载,可见渤海时靺鞨人盛行歌舞之风,同时还将其歌舞内容形态作了简要描绘。渤海政权建立后的四十年,仿唐制“设置太常寺,设卿一人拿礼乐郊庙之事。”渤海国出现了如此完备的乐府职官体系,可见音乐的制定和管理在当时被渤海国统治者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使渤海社会出现了“遵礼仪而封部和乐,持法度而渤海晏宁”的祥和局面。这就不难理解,渤海国音乐在之后繁盛的发展,与其他民族进行频繁的音乐文化交流,甚至流传至几个朝代,这些都足以使渤海国音乐在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渤海国是由多个民族组建的综合体,因此在其音乐文化构成方面也融汇了各个民族音乐的特色。据《两晋南北朝史》中记载:“靺鞨于东夷最强,言语独异”,可见渤海国主要是由粟末靺鞨族为核心而建立的国家,而粟末靺鞨族本身属于靺鞨族的一个支部,因此说古老的靺鞨音乐才是渤海国音乐仅有的一个源头。据《渤海史考》记述:“其歌舞有尚武的曲折,不足为怪也”,及宋代音乐家陈旸编著的《乐书》一文中提到的 “靺鞨舞”及“踏锤”的相关细节都描述了当时渤海乐舞发展的盛况,此外,渤海乐在其他一些历史资料中还常被称为“新靺鞨”或“大靺鞨”。
“新靺鞨”是渤海国建国后创作的新乐。在《倭名类聚抄·音乐部十》中仅有名称记载:“新靺鞨 (靺鞨音未曷,蕃人出北土,见唐韵)。”《教训抄》中:“新靺鞨别装束舞小曲。”①瑏瑡 《教训抄》五,《续群书类丛》卷 529,东京续群书完成会1983年第19辑上,第264~265页,转引自马一虹:《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北方文物》2004年第3期。之后,在成书于17世纪末的《乐家录·本邦乐》卷31中又有:“新靺鞨者,靺鞨国之曲也。舞者自彼国来于中华,为礼拜舞踏之体云云。”②瑏瑢《日本古典全集》,日本古典全集刊行会 1935年,转引自马一虹:《古代日本对靺鞨的认识》,《北方文物》2004年第3期。《大日本史·礼乐志十四》:“新靺鞨,此乐出于靺鞨,故名……白河帝庆法胜寺,敕藤原俊刚作舞,舞者王一人紫袍,大史二人赤衣,小史六人绀袍。”③[日]源光圀编:《大日本史·礼乐志十四》,卷348。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得知,“新靺鞨”之名来源于靺鞨,是一首形式为“礼拜舞蹈”即表示谢意拜礼的曲子。新靺鞨为靺鞨乐曲,“该舞由靺鞨国传入中华,是作为礼拜舞踏的形式而出现的。靺鞨国亦即渤海国的使者来日本之时(编者按,原文如此),该舞也是作为拜礼而以再拜舞踏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新靺鞨’是从渤海传来的舞乐,即所谓的渤海乐”。因此,可以说靺鞨音乐是渤海国音乐在其后来的发展与创新的基础。并且历史上灿烂辉煌的渤海文化其实也是以靺鞨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加之受到我国唐朝文化,同时又汲取日本及高句丽国的文化特点,才会出现历史上的“海东文化”。
在我国隋唐时期东北地区的音乐主要是以渤海国音乐为主,其形成过程同样也是历经吸收、融汇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传承靺鞨族音乐的同时汲取其他民族(高句丽、扶余)在音乐方面的特色融汇而成。
伴随着渤海国的日益壮大,在音乐领域也慢慢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色,尤其是在声乐、器乐及舞蹈三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在渤海国与相邻国家间的密切交流中,渤海国音乐逐渐吸收并融汇这些异域的音乐文化精髓。渤海乐在当时不仅仅只对唐朝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传承了很多朝代。从宋代至金元时期的史书中都能发现有关渤海乐的演奏学习的记载。另据《日本音乐简史》记载在渤海国与日本相互往来的过程中,日本人对于渤海国的音乐非常地喜欢,并将其特色融入到宫廷音乐中。
另外,昌光天在 《东北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中,介绍了北方古老的萨满教对于靺鞨人的传统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是族部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族部活动全氏族都要参加,活动中的萨满穿着的像一个女巫一样并配戴假面,通过敲击手中持有的骨头打出鼓点并配以跳神舞蹈加之口技模仿动物的声音施行巫术,达到与神灵交流的目的。因此在萨满教音乐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因为萨满教的存在,才使得音乐在广大民众间传播。据《清史稿·卷八十五》记载:“满洲俗尚跳神。春秋择日致祭,谓为跳神。并弹弦、筝、月琴和之,其声呜呜然……并唱巫歌”④赵铁寒主编.《宋辽金元四史资料丛刊——渤海国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7.。可知萨满教的跳神活动在东北地区并没有因为历史的更迭而消失,而是成为了一种神秘的艺术形态而存在。萨满教音乐特色在渤海国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也被逐渐吸收利用,因此萨满教音乐也算是渤海乐的形成来源。
二、渤海乐与周边民族音乐的交流影响
1.与中原隋唐的音乐交流
渤海乐可上溯到公元五、六世纪,棘辐人在未建立渤海政权以前就开始与隋唐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在目前发现最早有关靺鞨族歌舞的文字记叙《隋书·列传》中记载:“开皇初(公元 581年)相率遣使贡献,文帝厚劳之,令宴饮于前。使者与其徙皆起舞,其曲折多战斗之容。”这段史料表明了隋文帝在长安设宴接见靺鞨使者的经过,特别提及在酒宴上靺鞨使者为隋文帝表演靺鞨族歌舞的史实,是目前我们发现最早记叙关于靺鞨歌舞的文字记载。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繁荣而又强大的朝代,其管辖的疆域面积十分的广阔,贞观之治时期,对其相邻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上、经济上及文化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渤海国作为唐朝的附属国,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思想的影响,在音乐方面也是如此。通过在吉林省发现的“贞孝公主墓”,也能发现相关渤海国和唐朝在音乐文化上存在着交流。依据 《贞孝公主墓志》见《社会科学战线81.1所载》)及《渤海贞孝公主墓发掘清理简报》可以知道,在贞孝公主墓中西北方向的墓壁上刻画着行走或伫立状态的三个乐伎,每个乐伎手中的乐器都是典型的只能在唐燕乐中才会出现的乐器,最具说服力的便是在唐燕乐伴奏中不可或缺的拍板。这充分说明了贞孝公主在生前的日常生活中是特别喜欢音乐的,并且极有可能贞孝公主独爱唐燕乐。因此通过墓内所出现的壁画可知,唐朝音乐确实传播到了渤海国并被其熟练掌握。以上史实均表明了渤海国音乐在当时确实受到了唐朝音乐文化的影响,并以本民族特有的音乐形式为基础,同时又汲取唐朝的宫廷乐与唐燕乐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与借鉴逐渐发展并完善自己的音乐特色。
2.与高句丽在音乐上的交流
伴随着渤海国发展到鼎盛的阶段,其宫廷乐不仅融汇了汉族的音乐特点,同时也融合了其他相邻区域的民族音乐特色,使渤海国音乐得到了新的发展。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记载,当时的高句丽音乐融合了新罗与百济两国的音乐已成为主要的外族音乐形式进入渤海国的宫廷,并在宫廷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为在渤海国广阔的疆域面积上包括着高句丽国的故地,因此在不断往来的过程中会受到高句丽音乐的影响,导致现在的一些学者会将“渤海乐”错认为“高丽乐”。渤海国属于一个多元化民族性质的国家,其中就包含部分高句丽国的遗民,所以高句丽音乐的元素和特色出现在渤海国音乐中是很正常的,但是绝不能将“渤海乐”和“高丽乐”混为一谈。
3.与日本的音乐交流
由于渤海国是日本和唐朝往来的交通要道,在两国的正常交流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日本历史学家山根银二的著作 《日本的音乐》中有这样的记述:“公元728年(即日本圣武天皇神龟五年)渤海国来朝贡,渤海乐就在这时候输入。所谓渤海国,就是当时从中国东北的北部到沿海州地方的国家。”可见,日本与渤海国在音乐上的确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影响,自此渤海国与日本也开始了日益频繁的交流。在音乐交流上,为了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渤海国的音乐特色,日本派专人不远万里地到渤海国留学学习音乐文化。据《渤海国志长编》记述:在大约公元763年,日本委派内雄等人留学渤海国,历经多年后学成回国,此时的渤海乐被内雄等人更加精准并多种多样地传播进了日本,这件事对于以后日本在音乐方面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得日本国民愈发地喜爱渤海乐,其实早在内雄来渤海国之前,日本宫廷的音乐就已经融汇了渤海乐的精髓。对于日本而言,其早已关注到渤海乐的独特魅力,派专人来到渤海国留学学习渤海乐其实就是关注的明显体现。在《日本文化史》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新靺鞨》《大靺鞨》《新乌苏》《古乌苏》《进走秃》《退走秃》《贵德》《地久》《敷手》《昆仑八仙》这些舞乐被认为是从渤海国传来的。”
《日本文化史》也记载着每当有渤海国使者出访日本,渤海国本土的音乐便会出现在日本的欢迎宴上,如在表1中就曾多次提及 “踏歌”一词,这不仅表达出日本对于渤海国使者的尊重,同时也表现出了日本对于渤海乐的偏爱程度。这样一来,渤海国的使者不仅可以了解并学习日本的音乐风格,同时也满足了可以在异国他乡聆听到家人的声音,对于渤海国以及唐朝的音乐发展革新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表1 《渤海国志长篇》中记叙渤海国与日本的音乐交流
三、渤海乐的流传类型
1.宫廷乐
渤海国在建国初期社会状态仍处于原始社会,本身并不存在宫廷音乐这一概念,在《渤海国志四卷》记述着:“渤海之重乐府同于唐”。在国家政权建立之后,皇室贵族才开始模仿唐朝的文化思想,使得具有一定封建等级性质和儒家思想的模仿唐朝而增设的官方音乐机构“太常寺”这种礼乐制度才在渤海国建立起来。这种礼乐制度的建立,代表着在当时的渤海国宫廷对于音乐的管理已经建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管理体制,体现出了国家对于音乐发展的关注程度。所谓的宫廷音乐其实就是在原有的音乐基础上通过对唐朝的宫廷音乐进行学习并汲取精华加之结合国内的民间音乐而最终形成。
据《渤海国志长编》记载,渤海国在模仿唐朝设立音乐官方机构、选定宫廷音乐形式的过程中发现乐器对于传承音乐文化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派遣使者出使唐朝引入了各种各样的唐朝乐器,其中唐古筝在渤海国不仅作为伴奏的乐器,同时又作为独奏表演的乐器出现在宫廷音乐中并且被视为必不可少的乐器。在当时的皇宫贵族中,渤海乐的表演类型分为歌舞表演与器乐独奏两种形式。歌舞表演又分为载歌载舞或歌者手持乐器伴唱,所被熟知的有甩袖舞和胡旋舞等形式。乐器独奏的表演形式可以无歌者或是出现舞者随着乐器独奏的节奏进行伴舞,这些形式均会在渤海国宫廷的重要集会场合中出现,比如大型祭祀仪式或军队出征等 (见《辽史·仪卫志》)。
2.民间乐
因为靺鞨族人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较为严酷,在这种环境下靺鞨族人主要以狩猎为主,所以造成了他们的性格是勇猛粗犷中又不乏机智与乐观。在这种简单普通的民间生活中,靺鞨族人创造出很多属于本民族独有的乐舞,每逢传统节日或是较为重要的族内活动,靺鞨族人便会聚集在一起举办娱乐活动,而这时的乐舞形式多是跳舞者在前而演唱者在后的众多民众的集体大型歌舞,就是后世常提及的“靺鞨舞”。音乐来源于生活,渤海国音乐的来源是日常狩猎活动及日常劳动生活。其中民间乐舞所传达出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模拟狩猎活动或传达感情生活等等。民间乐在本质上就体现了东北地区朴实坚韧的生活风貌,以及东北人民自身强悍的生命张力,其中最具典型的乐舞形式就是上文提及的“踏歌”。见《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所谓的“踏歌”就是节奏由两脚踏地而出,同时配以甩衣袖,载歌载舞的形式。它在场地和人数上没有任何限制,随时都可以手牵手踏地载歌载舞,风格上活泼自由,节奏上欢畅明快,踏歌是音乐在歌舞形式上最为原始、最为基础的形式。
3.宗教乐
在宗教方面,萨满教在渤海国作为大众最原始、最忠诚的信仰。崇拜自然、崇拜先人及万物皆灵性是它最主要的教义。其中萨满教传播的根本和核心是万物皆灵性论。萨满教兴起于原始时期的渔猎阶段,萨满教传播的理念是可以消除人们的病痛,并可以实现与神灵进行直接沟通的现实。萨满教属于最早的具有组织性质的宗教,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各民族。因此,它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古代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萨满教的这个名称来源于神职人员萨满,萨满常常以女性形象出现。萨满教主要采用跳神的形式达到作法的目的,跳神人员常常身着特殊的服饰并头戴面具加之手持神鼓、腰部缠绕铃铛,一边低声吟唱神歌同时结合跳舞达到与神灵对话的目的,给人以神秘的感觉。由此可见,萨满教的音乐形式一定会对渤海国音乐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尽管后期伴随着渤海国与唐朝在交流上的日益密切导致佛教被统治者所采用,使它对于上层社会的影响地位有所撼动,但是靺鞨族人视萨满教为最原始的信仰宗教,故而萨满教仍是被底层的大众所信仰崇拜,在民间其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
四、结语
虽然时代在不断地更替,渤海国早已远离我们现代文明社会,但是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渤海国辉煌璀璨的文化却是无法抹去的。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靺鞨族便在劳动中创作了本民族特色音乐,在国家政权建立后,由于渤海国包括的民族多种多样,也就造成了渤海国在音乐上的多元化。另外,通过历史资料可以发现,与渤海国相邻区域的音乐文化对于渤海国在日后音乐文化的发展上影响十分地深远,因为渤海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渤海国不仅在音乐上学习并汲取了唐朝、日本及其相邻区域的音乐文化,还同时承担起了唐朝与日本的沟通桥梁,成为关键的交通和文化枢纽。渤海乐具有顽强的生命张力,不仅影响了中原音乐的发展,同时又传播到了辽、金的音乐发展中,甚至对于满族音乐的形成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这也揭示出少数民族对于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虽然渤海国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其音乐文化却是多姿多彩的。根据笔者对于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发现,渤海乐丰富而全面,不仅有皇宫贵族的宫廷乐,还有风格迥异的民间乐,更有神秘色彩的宗教乐。渤海乐以靺鞨族人的音乐为基础,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汲取他国的音乐文化,最终发展为完善的体系。渤海国创造的独特风格的音乐文化,丰富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宝库,这也是东北地区古老的民族给予我们的宝贵财产。虽然现有的历史资料关于渤海国音乐的记述非常地零散甚至是稀少,但是我们不应该让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艺术渐渐消失,因此应做到尽力研究与保护,以扩充和修缮祖国的音乐宝库。
[1]马玲.东北古代音乐文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闫丽伟.渤海国音体文化现存史料整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陈秉义.锨琴、三弦、渤海琴及乐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03):24-34.
[4]陈旸.论古代东北音乐的历史性贡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290-292.
[5]林林.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看东北与中原音乐文化交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04):29-32.
[6]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7]张媛.浅谈东北民族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渤海国音乐[J].吉林教育,2010(25):2.
[8]凌瑞兰.东北古代音乐传入中原的文化考察[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4(04):32-37.
[9]叶栋,金建民.《仁智要录·高丽曲》解译与考释——兼论古代朝鲜和外族的音乐文化交流[J].音乐艺术,1990(03):1-15.
[10]徐达音.渤海乐古今探微[J].满族研究,1991(02):88-95.
[11]李德.再论满族歌舞(续)[J].满族研究,1991(04):61-71.
[12]宋芳松,金成俊.从音乐史学角度探渤海国音乐——以日本六国史为中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3(03):56-61+37.
[13]包鸿梅.渤海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14]刘晓东.“渤海乐”性质的文献学考察[J].北方文物,2011(02): 48-55.
[15]吕书宝.论渤海国的对外文化交流[J].北方论丛,2003(03): 45-49.
[16]勾海燕.渤海乐曲目中“大靺鞨”、“新靺鞨”相关问题辨析[J].北方文物,2013(02):59-62.
[17]管彦波.论唐代中原与边疆地区多层面的文化交流[J].贵州民族研究,2007(04):140-146.
[18]朱国伟.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对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借鉴作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1):38-45.
(责任编辑:徐星华)
K289
A
1008—7974(2016)03—0012—05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5.002
2015-12-08
白佳蕙,女,回族,安徽阜阳人,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