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称赞回应语的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相关性研究

2016-11-06申智奇李汶静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本族语二语母语

申智奇,李汶静

(华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

称赞回应语的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相关性研究

申智奇,李汶静

(华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

参照Herbert框架,通过话语补全任务工具,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高低语言水平组的称赞回应语的应用情况,探讨语用迁移及其与二语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非英专组被试使用称赞回应语的模式与汉语本族语者相近,英专组则倾向英语本族语者的模式。这表明,在称赞回应语上,学习者二语水平和语用迁移基本上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语用迁移减少。

称赞回应语;二语水平;语用迁移;中国英语学习者

一、引言

语用迁移是中介语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Takahashi&Beebe定义其为“将第一语言的社会文化交际能力迁移到实施第二语言言语行为中去”[1]134。类似地,Kasper将之定义为“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2]203。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往往借助母语知识来帮助理解和使用语言,因而,学习者母语的语用迁移现象较为普遍[3]117。

根据迁移产生的效果和方向性来看,语用迁移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前者是指以母语为基础的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知识迁移到二语语境中后,促进了交际的顺利进行;而后者指以母语为基础的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知识迁移到二语语境中后,导致了交际的不顺利或失败[2]212。学术界对语用迁移造成的交际效果研究较多,且侧重在语用负迁移的研究上,其目的在于帮助语言使用者意识到由于母语迁移造成的语用失误,进而提高其语用能力[3]117。然而,廖开洪认为对语用迁移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正迁移和负迁移二元对立问题上,应把研究焦点转向较少关注的语用迁移与语言水平关系的研究上[3]118。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一批学者从言语行为(如请求、拒绝、道歉等)的角度对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Takahashi&Beebe[1]和Hill[4]均提出学习者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呈正相关,他们认为高水平学习者有足够的语言资源,更有可能将母语中的社会文化规则迁移到目的语语境中;相反,Takahashi& Dufon[5]和 Maeshibaet al.[6]认为学习者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呈负相关,高水平学习者语用能力不断发展,而低水平学习者更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出现更多的语用迁移现象;Takahashi[7]的研究则证明了母语迁移和二语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关系。这几项研究借助不同的言语行为考察了二语水平对语用迁移的影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是其研究结论不一致,仍存在探索空间。因此,本文以中国高校两组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称赞回应语为例,并以英汉本族语者的语用表现为参照,进一步探索语用迁移与语言水平的关系。

二、称赞回应语研究

称赞回应语是跨文化交际中较普遍的言语行为,具有两个互为对立的特性:认同称赞和避免自我称赞[8]。不同的国家社会对称赞的回应有着语言、语用和文化差异,因此,要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对称赞回应语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称赞回应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和中介语研究。

社会因素的研究,包括性别[9]、社会发展[10]和话题[11]等因素对称赞回应的影响。 Chiang&Pochtrager对称赞回应策略进行跨文化研究,表明美国人倾向积极接受称赞,而中国人选择消极接受或者否认策略[12]30;Tang&Zhang在四个情景下对比澳大利亚英语和汉语回应策略,发现中国人较少接受称赞,多用回避和拒绝的策略[13]。

在中介语研究上,Cheng利用角色扮演和事后访谈的形式,对比美国本族语者、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ESL)和英语为外语学习者(EFL)①这三组的称赞回应策略选择,发现这三组都懂得使用感谢称赞标记“Thank You”回应称赞,但EFL回应策略缺乏多样性,可能受到母语文化迁移和语言形式影响[14]。Qu&Wang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交际中表现出了三种迁移,分别为语用语言迁移、社会语用迁移和语用修辞迁移,且低水平学习者比高水平学习者迁移更多[15]72,这与杨盼盼的研究相一致[16]。然而,张冰妍认为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于称赞应答策略的选择并没有明显差异[17]。

综上所述,称赞回应语的研究范围广,但对其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的研究较少,大部分是通过学习者中介语和目标语简单百分比的对比,得出两者间的差异,缺乏对差异程度的解释。因此,为了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本文参照卢加伟衡量语用迁移的标准[18]17,观察两组学习者使用称赞回应语的情况,分析二语水平和语用迁移的关系以及语用迁移的程度。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问题

1)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施称赞回应时,其称赞回应策略是否会出现语用迁移的现象?若有,语用迁移的情况如何?

2)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是否会影响其在称赞回应策略上的语用迁移?如是,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关系如何?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涉及106名被试,其中20名英语本族语者,24名汉语本族语者,34名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非英专组)和28名英语专业研究生(英专组),在本文中分别用NES、NCS、EFL1、EFL2表示。非英语专业组学生(EFL1)英语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均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但尚未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EFL2由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组成,他们均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英语水平相对较高。本文采用话语补全任务(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简称DCT)为工具,参考冉永平英汉语用能力问卷[19]235⁃241,该问卷包括个人信息部分和情景部分。情景设计涉及多个日常生活的称赞回应。为了避免语言间的相互影响,汉英本族语组分别只完成汉语或英语问卷,而学习者组被试也只参加英语版本的调查问卷。英语本族语者组的问卷通过华人留学生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其他3个组通过纸质问卷形式发放。英语本族语者年龄范围为20—45岁,涉及不同教育水平和职业背景(如出租车司机和大学教授),以避免某种教育背景及职业对其英语的影响。同样地,汉语本族语者年龄范围为20—45岁,包括不同教育水平和职业背景(如工人、学生和大学教师)。汉语本族语者由于涉及的教育水平和职业背景不同,有效地降低了由这两个因素引起的英语程度对汉语的影响,同时也尽量避免英语对汉语可能具有的“反向迁移”[20]影响。本文选择DCT作为收集数据的工具,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收集到的言语与平时的言语有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其方法能够让研究者控制情景变量,有效地收集大量接近日常语言的数据。

(三)称赞回应语的分类

参考Herbert的框架[21]82,根据本文目的,把12个称赞回应策略分成5类宏观策略,分别是直接接受、间接接受、间接拒绝、直接拒绝和其他解释,如表1:

表1 称赞回应语分类②

(四)语用迁移发生的标准

Jarvis认为语用迁移的确定涉及至少三组对比,分别是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母语与中介语的对比和目的语与中介语的对比[22]。Odlin指出母语与目的语相似或者相异都可能引起语用迁移,但是当母语与目的语相似时,就很难判断语用迁移的方向[23],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引起的语用迁移。母语与目的语的比较是通过考察两种语言的差异度来决定是否有语用迁移发生的条件,中介语与母语和中介语与目的语的对比是为了确定迁移的程度。如果学习者中介语表现出的称赞回应策略与其母语的称赞回应策略相似度很大,则语用迁移表现明显;反之,如果学习者中介语表现出的称赞回应策略与其母语的称赞回应策略相似度很小,则语用迁移表现不明显。本文参照卢加伟的研究,计算目的语与母语在某一回应策略使用频率上的差异度时,用较大值减去较小值,所得的差值再除以较大值,差异度的大小以统计学上的下四分点25%为分界线。假如两者的差异度大于25%,那么表明两种语言在回应策略上存在区别性的差异,这是语用迁移的前提;如果两者差异度小于25%,表明两者间存在非区别性的差异,没有产生语用迁移的条件[18]17。

(五)语用迁移程度

本研究参照卢加伟的研究,把语用迁移分为区别性语用迁移和非区别性语用迁移,其中区别性语用迁移程度可以分为4种,由大到小(这里的大小指的是数值绝对值的大小)依次是语用迁移过度、明显语用迁移、非明显语用迁移和语用迁移凹陷[18]18。在本研究中,如果汉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某种称赞回应策略上的差异度小于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差异度,即学习者在这种称赞回应策略上更加倾向汉语本族语者,那么这种迁移被称为明显语用迁移;如果汉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之间的差异程度大于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差异度,即学习者在这种称赞回应策略上更加倾向英语本族语者,那么这种迁移被称为非明显语用迁移。

语言迁移理论认为,由于二语习得者目的语的知识有限,在开始阶段深受母语的影响。随着对目的语习得的深入,他们对母语的依赖也越来越少[18]18。因此,理想情况下,学习者称赞回应语的使用频率应落在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使用频率之间。这几种迁移程度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NES<NCS语用迁移程度

图2 NES>NCS语用迁移程度

1)当学习者称赞回应语的使用频率落在A区域时,即NES<EFL<NCS(如图1所示)或NES>EFL>NCS(如图2所示),学习者行为出现正常语用迁移,包括明显迁移和非明显迁移;

2)当学习者称赞回应语的使用频率落在B区域时,即EFL<NES<NCS(如图1所示)或EFL>NES>NCS(如图2所示),学习者行为出现非正常语用迁移中的迁移凹陷,语用迁移最小;

3)当学习者称赞回应语的使用频率落在C区域时,即NES<NCS<EFL(如图1所示)或NES>NCS>EFL(如图2所示),学习者行为出现非正常语用迁移中的迁移过度,语用迁移最大。

(六)学习者称赞回应语语用迁移和二语水平关系的判断标准

根据上述的说明,在区别性语用迁移的前提下,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关系情况如下:

1)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呈现负相关的情况:

A.汉语本族语组>英语本族语组

且非英专组>英专组

B.汉语本族语组<英语本族语组

且非英专组<英专组

2)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呈现正相关的情况:

A.汉语本族语组>英语本族语组

且非英专组<英专组

B.汉语本族语组<英语本族语组

且非英专组>英专组

在区别性语用迁移的前提下,学习者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的关系可能是负相关或正相关。如果4个小组在某一称赞回应策略上满足上述情况1或情况2,就能判断相对应的关系。限于篇幅,本文仅以情况1的A组为例。当汉语本族语者的某一称赞回应策略的使用频率比英语本族语者大,且非英专组大于英专组,说明非英专组与汉语本族语组在某一称赞回应策略上差异度小(非英专组受母语影响较大),英专组与汉语本族语组的差异度大(英专组受母语影响较小),因此非英专组在这一称赞回应策略上表现出语用迁移较多,而英专组表现的语用迁移较少。同时非英专组的二语水平比英专组的低,因此得出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其语用迁移逐渐减少,这说明在某一回应策略上,学习者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负相关。

四、结果与讨论

(一)称赞回应策略总体情况

表2 称赞回应语使用情况及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关系

从表2得知,在宏观策略层面,英语本族语者在称赞回应时使用最多的是直接接受策略,占56.94%,其次是间接接受、间接拒绝和其他解释,分别占 24.82%、10.95%和 5.84%,直接拒绝策略的频率最低,为1.46%。这说明英语本族语者在回应称赞时倾向直接接受别人的赞美,较少直接拒绝称赞,反映了英语本族语者交流时更多遵循一致原则的文化价值观[24]。

和英语本族语者相比,汉语本族语者在称赞回应语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其直接接受策略频率仍最高,占了35.50%,但远远低于英语本族语者的56.94%,汉语本族语者的拒绝策略占了26.80%,比英语本族语者的12.41%大14.39个百分点。这表明了汉语本族语者在听到称赞后更愿意采取拒绝的策略来贬低自己,表达谦逊,这与英语本族语者更愿意采取直接接受策略截然不同[25]。然而,汉语本族语者的间接接受策略和其他解释策略与英语本族语者频率比较相近。这说明两者在回应语的选择上存在共同点,他们都会采取多种回应策略,特别是间接接受策略,既维护称赞者的面子,又减弱自我夸奖的程度[15]。

两组英语学习者在称赞回应宏观策略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在直接接受策略上,英专组的频率为64.66%,这说明英专组比非英专组(48.37%)更愿意直接接受别人的称赞。相反,在间接接受策略上,非英专组的频率比英专组稍高(27.17%vs.20.00%),表明非英专组更愿意采取间接委婉的方式回应。非英专组和英专组在拒绝策略的选择上有一定差异(22.29%vs.14.67%),可以看出非英专组更可能拒绝称赞。在其他解释策略上,非英专组也大于英专组(2.17%vs.0.67%),从侧面反映出非英专组较少地直接接受称赞。

从微观策略角度看,英专组和非英专组选择感谢标识语的策略分别为47.33%和40.76%,比英语本族语者(39.42%)还高,这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方面是英语学习者经过长时间英语学习,认为感谢标识语“Thank You”是更符合英语本族语者的用法[14]2210;另一方面,教师在情景教学时着重强调“Thank You”模式的应答,导致学习者对于目的语语用规则的过度概括,忽略了应答语的多元化和丰富性[26]40。在间接接受这个策略分类下,明显看到非英专组的回馈称赞策略远远大于英专组(20.65%vs.10.67%),但和汉语本族语者使用频率(18.12%)非常接近,这说明非英专组受到汉语社会影响很大,在使用间接接受策略时不自觉地把汉语中的社会语用知识迁移到英语中。从收集的语料看,非英专组在回应称赞时常用“You too”或者“You are beautiful too”这两个表达,体现低水平组语言输出的高度单一模式化,语用能力较弱[14]2211。 在间接拒绝中,非英专组比英专组更倾向于选择不表态的策略(8.70%vs.0.67%),这可能是因为非英专组对别人的称赞感到难为情或者缺乏足够的语言表达形式[26]42。

(二)学习者称赞回应语的语用迁移与其二语水平的关系

英汉本族语者在回应称赞时,除夸奖升级和其他解释策略上表现出非区别性差异,其他10个策略都表现出区别性差异,这说明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这10个策略的使用上存在语用迁移的可能。结合表2,可以看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这10个称赞回应策略上发生了区别性语用迁移。具体来说,在正常语用迁移的情况下,非英专组在4个回应策略,分别是接受评论、质疑、不表态和否定,英专组在介绍来历策略上表现出明显语用迁移;非英专组在弱化称赞,英专组在回馈称赞、弱化称赞、质疑和限定修正这4个策略上表现出非明显语用迁移;然而,在非正常语用迁移情况下,非英专组在感谢标识语、转移到他者、限定修正3个策略的选择上,英专组在感谢标识语、接受评论、转移到他者、不表态和否定5个策略上表现出语用迁移凹陷;非英专组在介绍来历和回馈称赞策略上体现为语用迁移过度。由此可以看出,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在称赞回应策略上语用迁移表现不同,说明英语水平会影响学习者的语用迁移。

10个发生区别性语用迁移的策略中,两组学习者语用迁移和二语水平在弱化称赞和限定修正上呈现为正相关;在感谢标识语、接受评论、介绍来历、回馈称赞、转移到他者、质疑、不表态和否定这8个回应策略上呈现为负相关。尽管在夸奖升级和其他解释策略上没有表现出区别性的差异,但在这12个策略中负相关情况占了66.67%,因此,总体上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称赞回应策略使用上的语用迁移和二语水平呈负相关。

以直接拒绝策略为例,英语本族语者使用否定策略为1.46%,而汉语本族语者为5.07%,两者的差异度为71%,大于25%,满足语用迁移发生的条件,非英专组为 3.80%,且 1.46%<3.80%<5.07%,产生了正常语用迁移,非英专组和英语本族语者间的差异度为62%,大于非英专组与汉语本族语者组之间差异度25%,表现出明显语用迁移;英专组频率为1.33%,且1.33%<1.46%<5.07%,因此英专组出现了非正常语用迁移,表现为语用迁移凹陷。这说明非英专组在回应称赞时,受到母语规则影响深远;而英专组学习者接触较多西方文化,过度概括英语的语用规则,认为拒绝别人的称赞是粗鲁的,因此极少使用直接拒绝策略[27]95。

五、结论

总的来说,英汉两组本族语者相比,英语本族语者回应称赞时倾向直接接受,而汉语本族语者则倾向间接或者直接拒绝。两组中国英语学习者相比,非英专组更多选择间接接受和间接拒绝策略,如回馈称赞策略、转移到他者策略和不表态策略等;英专组更愿意采取直接接受策略,如感谢标识语和接受评论策略。英语学习者在回应称赞时,除了夸奖升级和其他解释这两个策略上没有发生迁移,其他策略上都发生了语用迁移。在语用迁移程度上,非英专组4种迁移程度都存在,以明显语用迁移为主,而英专组以语用迁移凹陷为主,侧面说明英专组语用能力比非英专组强。在二语水平和语用迁移的关系上两组体现为负相关,即二语水平越高,语用迁移越小。研究结果证实了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景,既要注重显性语用能力教学方式以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意识[28],也要避免走向极端,对语言形式和功能过度模式化,导致学生对语用知识的过度概括[29]。

注释:

①这里Cheng对EFL的区分依据为是否有在美国生活学习的经历,有在美国生活学习经历的学习者为ESL,而没有在美国生活学习经历的学习者为EFL。本文的英语学习者均没有海外生活学习的经历,因此对ESL和EFL不进行区分,统称二语学习者。

②表1在Herbert[21]82的分类基础上,略作修改制成。表中所有称赞回应策略的名称和定义均为作者翻译。

[1]Takahashi T,Beebe L M.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by Japanese learners of English[J].JALT Journal,1987(8):131⁃155.

[2]Kasper 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1,8(3): 203⁃231.

[3]廖开洪.语用迁移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4):115⁃119.

[4]Hill T.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an EFL Context[D].Tokyo:Temple University,1997.

[5]Takahashi S,Dufon M A.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indirectness:The case of English directives performed by native Japa⁃nese speakers[J].Cross Cultural Studies,1989:45.

[6]Maeshiba N,Yoshinaga N,Kasper G,et al.Transfer and proficiency in interlanguage apologizing[C]//Gass S M,Neu J.Speech Acts across Cultures.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6:131⁃155.

[7]Takahashi S.Pragmatic transferability[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6,18(18):189⁃223.

[8]Pomerantz A.Compliment responses:Notes on the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constraints[C] //Schenkein J.Studi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London:Academic Press,1978:79⁃112.

[9]冯江鸿.英汉称赞及应答的性别语用研究[J].外语研究,2003(2):18⁃24.

[10]Chen R,Yang D.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 in Chinese:Has it changed?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0,42(7):1951⁃1963.

[11]范馨予.中国 ESL学习者夸奖回复语用策略分析[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2):32⁃38.

[12]Chiang B,Porchtrager F.A pilot study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of American⁃born English speakers and Chinese⁃born Eng⁃lish speakers[DB/M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66649).Retrieved September 9, from EBSCO host database.1993.

[13]Tang C H,Zhang G Q.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among Australian English and Mandarin 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41:325⁃345.

[14]Cheng D.New insights on compliment responses:A comparison between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Chinese L2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2204⁃2214.

[15]Qu J, Wang L Y.Pragmatic transfer in compliment responses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5,24:66⁃73.

[16]杨盼盼.中国大学EFL学习者称赞应答语中的语用迁移[D].湖北:武汉科技大学,2012.

[17]张冰妍.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称赞语中的语用迁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8]卢加伟.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14⁃27.

[19]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Cook V.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2003.

[21]Herbert R.Say ‘Thank you’ or something [J].American Speech,1986,61(1):76⁃88.

[22]Jarvis S.Methodological rigor in the study of transfer:Identifying L1 influence in the interlanguage lexicon[J].Language Learning,2000,50(2):245⁃309.

[23]Odlin T.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4]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25]Chen R.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3,20(1):49⁃75.

[26]李慧,李经伟,焦新平.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5):39⁃42.

[27]Yu M C.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in the complimenting act of native Chinese and American English speakers:A mirror of cultural value[J].Language and Speech,2005,48(1):91⁃119.

[28]李俊儒.称赞语及其应答语对比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7(4):21⁃26.

[29]高一虹.“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2):35⁃42.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gmatic Transfer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and Chinese EFL Learners’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SHEN Zhiqi,LI Wenj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agmatic transfer and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by examining two groups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performance on compliment responses through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Based on Herbert’s classificat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Non⁃English majors prefer the Chinese way while English majors are inclined to follow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pattern.It further shows that learners’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agmatic transfer in compliment responses.That is, the higher learners’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is, the less pragmatic transfer occurs.

compliment responses;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pragmatic transfer; English learner of Chinese

H030

A

2095-2074(2016)06-0016-08

2016-06-28

申智奇(1975-),女,河南内黄人,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李汶静(1992-),女,广东茂名人,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本族语二语母语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母语
基于L2MSS理论的职业英语二语动机策略干预研究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母语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陆与本族语学者英语科研论文模糊限制语比较研究——以国际期刊《纳米技术》论文为例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从迁移理论看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中学生的偏误
最容易发的音与最难发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