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2014年中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分析

2016-11-06郝舒欣霍本兴刘悦姚孝元王秋水袁大勇刘婕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化妆品病例报告

郝舒欣 霍本兴 刘悦 姚孝元 王秋水 袁大勇 刘婕

100021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2005—2014年中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分析

郝舒欣 霍本兴 刘悦 姚孝元 王秋水 袁大勇 刘婕

100021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目的 了解中国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为进一步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5—2014年全国13个监测机构报告的化妆品不良反应患者为调查对象,按照《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等7项国家标准(GB17149.1~7-1997),收集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变类型、化妆品种类等相关信息,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共报告13 534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患者,其中女性占95.40%,中青年患者(20~44岁)占80.85%。确诊病例5 446例,病变类型以化妆品不良反应接触性皮炎为主(94.66%),另有未包含在诊断标准中的其他病变类型132例;确诊病例涉及化妆品14 209个,化妆品种类以普通护肤类居多,进口类化妆品6 932个,略高于国产类化妆品。报告病例数2005—2009年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幅13.16%;2010—2014年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7.96%。结论 化妆品不良反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根据其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化妆品;皮炎,接触性;药物毒性;监测;斑贴试验

为加强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维护消费者的健康,便于政府开展监管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04年和2008年分批考核认定了18个城市的21家诊断机构作为化妆品不良反应哨点监测机构,并于2005年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简称环境所)负责全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现将2005—2014年的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

全国21家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认定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报告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其中2005—2008年为13家,之后扩展到21家。各诊断机构通过统一的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将病例信息上报至环境所。该报告系统中包括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其中,文字填报内容包含报告编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基本身份信息、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所使用的化妆品信息以及相应化妆品的斑贴试验、其他试验等;图像则是由医院提供的患者面部或局部皮肤受损照片。各诊断机构有专职人员负责病例报告的录入和审核,并于每月的月初定期汇总和上报上个月的病例报告。

二、病例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1997年颁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GB17149.1 ~ 7-1997)[1]等7项国家标准对投诉患者进行诊断,并根据患者意愿做人体斑贴试验和其他试验。诊断标准未定义但通过临床诊断可以确定与使用化妆品有关的病例一并上报。

三、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和SPSS10.0软件对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上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分布地图的绘制使用MapInfo9.5软件。

结 果

一、地区分布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21家分布在全国18个省,各监测机构均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考核认定的综合性医院或皮肤性病专科医院,其中有13家监测机构于2004年考核认定,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南京、沈阳、成都、大连、济南、福州、西安等地(其中南京有两家监测机构)。另外有8家监测机构于2008年考核认定,分别位于长沙、杭州、武汉、合肥、昆明、银川、北京、上海等地。目前我国监测机构的设置多位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尚未做到全国覆盖。

2005—2014年共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数14 253例,按照地区划分,报告病例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连(2 873例)、北京(2 265例)、上海(1 726例)、广州(1 460例)、南京(1 334例)、天津(772例)、成都(754例)、重庆(618例)、沈阳(592例)、济南(548例)、西安(490例)、昆明(313例)、福州(240例)、武汉(126例)、杭州(78例)、长沙(37例)、银川(18例)、合肥(9例)等。其中2004年考核认定的13家监测机构报告病例数共13 534例,远高于2008年考核认定的8家监测机构,占总报告例数的94.96%。为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方便比较各地区间人群及时间分布上的差异,以下分析均只涉及到2004年认定的13家监测机构的报告病例。见表1。除成都和福州外,其余地区的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数均于2005—2009年呈现出上升趋势,年均上升幅度不等。其中西安和沈阳在2005—2009年年均增幅最大,分别达到了104.90%和89.15%。2010年后上报病例数呈下降趋势。其中上海、广州、西安2014年均未上报数据,其余监测城市中2010—2014年重庆年均降幅最大,达到了53.93%。

二、时间分布

2005—2009年期间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幅15.46%;2010年报告病例数大幅下降,2011年出现轻度上升,2012—2014年又呈现大幅下降趋势。报告例数从2010年的1 501例下降为2014年的680例,年均下降17.96%。见表2。

表1 2005—2014年12个监测城市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例数的变化

表2 2005—2014年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数性别变化

2005—2014年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数按季度分布情况见图1。经方差分析发现,4个季度的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例数不全相等(P>0.05),LSD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第1季度和第2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第 3、4季度(P<0.05),且第3季度报告例数低于第4季度(P<0.05)。未见明显的季节发病高峰。2005—2014年各季度构成比分别为第1季度占29.23%、第2季度占28.81%、第3季度占17.59%、第4季度占24.38%。

三、人群分布

2005—2014年13家监测机构共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患者13 534例。在报告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中,男622例(4.60%),女12 912例(95.4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病例年龄中位数为31岁(范围1~87岁),主要是20~44岁的中青年(80.85%),其次是45~49岁(6.67%)、50~54岁(4.49%)人群,见图1。文化程度以本科为主(3 377例,24.95%),其次是高中(3 204例,23.67%)、大专(2672例,19.74%)和初中(1 894例,13.99%)等。

四、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病变分类

在13 534例报告中,诊断结果为疑似和确诊的病例为11339例,占总报告人数的83.78%,其中确诊病例5446例(40.24%),疑似病例5 893例(43.54%);结论不明确病例2 195例,占总报告人数的16.22%。在5 446例确诊报告中,接触性皮炎占总数的94.66%,共5 155例。其余依次为化妆品痤疮(1.07%)、化妆品色素异常(0.88%)、化妆品毛发损害(0.53%)、化妆品甲损害(0.04%)和化妆品光感性皮炎(0.02%)。另有未包含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的其他病变类型132例(2.42%)和患有两种以上疾病的患者21例(0.39%)。需要注意的是未包含在国家诊断标准中的化妆品激素依赖性皮炎和化妆品唇炎分别为39例(0.72%)和6例(0.11%)。见表3。

五、化妆品不良反应所涉及化妆品分类情况

在5 446例确诊病例报告中,共涉及化妆品14 209个(包括相同类型化妆品),4 023例患者在自愿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斑贴试验。按照化妆品生产国进行分类,国产化妆品为6 139个,占43.21%;进口化妆品为6 932个,占48.79%。总体来看,涉及不良反应化妆品中进口类略高于国产类,在5 023个斑贴试验阳性结果中同样为进口类化妆品略高于国产类,分别是51.20%和44.28%。见表4。

图1 2005—2014年按年龄组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数变化情况

表3 2005—2014年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病例的病变类型[例(%)]

表4 2005—2014年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化妆品类别分析

按照化妆品用途进行分类,普通类型化妆品为12 085个,占85.05%,其中护肤类化妆品居多;特殊用途化妆品为986个,占6.94%,其中防晒类和祛斑类较多;其余产品信息不明的为1 138个,占8.01%。在斑贴试验阳性所涉及的化妆品中按照构成比例排名前6位的化妆品类型分别是:护肤类(61.12%)、抗皱类(6.63%)、保湿类(6.03%)、防晒类(3.72%)、精华类(3.42%)、和彩妆类(2.89%)。需要注意的是化妆品不良反应确诊病例中涉及的普通类化妆品中,精华类、抗皱类和清洁类国产化妆品个数均显著低于进口化妆品个数(t=5.61,3.9,3.3,均P<0.05);而特殊用途化妆品中的祛斑类、染发类、烫发类国产化妆品个数均显著高于进口化妆品个数(t=3.75,3.08,3.42,均 P < 0.05)。

讨 论

化妆品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品种繁多、使用人群广,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10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分别在全国18个省的21家医院对该问题开展了哨点监测,大多位于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且都位于省会城市。监测机构的覆盖面有限,不能代表全国的化妆品不良反应整体情况。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存在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被低估的可能。

从本文分析结果来看,2004年考核认定的13家监测机构报告病例数整体趋势呈现为两个阶段。2005—2009年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幅为13.16%;2010—2014年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7.96%。即使纳入2008年考核认定的8家监测机构,2010—2014年仍年均下降17.63%。分析其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部分。客观方面,2009年起化妆品不良反应监管职能从原卫生部移交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职能单位调整和工作布局的改变对监测数据的上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目前我国仍在执行1997年颁布的化妆品不良反应诊断标准,仅包含6种常见病种亚型。从表3可以看出其他病变类型的确诊率很低。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监测机构上报病例的积极性。主观方面,国家层面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统一管理和培训有所欠缺。与国家法定传染病直报系统完善的报告制度和法规相比,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主要依靠医生的自觉上报,使得报告病例数量波动较大。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0年和2012年分别出台了《化妆品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2]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3]征求意见稿,对化妆品中的禁限用物质及检测方法做了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如,铅和砷的残留限量分别从现行的40 mg/kg、10 mg/kg降低为10 mg/kg和4 mg/kg。这些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化妆品厂家在化妆品生产工艺、原料及添加剂等方面有了更加严格的控制,可能也是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人数降低的原因之一。

通过本监测项目,我们发现人群分布上一些明显的特征:①发病人群以女性为主,占总报告人数的95.40%;②年龄分布以20~44岁年龄段的中青年为主,年龄中位数为31岁;③学历分布以中高学历为主,大专和本科学历者占总报告人数的44.69%。这与我国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类似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是类似的[4-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与中青年女性为主要的化妆品使用人群有关。

从病变类型来看,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病例数最多。按照国家诊断标准分类,在确诊和疑似的11 339例报告中,接触性皮炎占总数的85.20%,其余依次为化妆品痤疮、化妆品色素异常、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和化妆品甲损害。在国内外的相关监测或皮肤病研究中,同样也是以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最为常见[7],病变部位多位于眼部和面部。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未纳入到国家标准的其他化妆品相关疾病。根据10年的监测数据分析,化妆品激素依赖性皮炎、化妆品唇炎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27%和0.15%,病例数甚至超过我国现行诊断标准中某些既定病变类型,且疑似病例明显高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之比分别为2.69∶1和1.83∶1)。提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修订化妆品不良反应诊断标准,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和处置原则,以减少此类病种的漏报和错报。

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所投诉的化妆品种类主要为护肤类,占总投诉量的56.55%。其他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抗皱类、保湿类、精华类、防晒类和彩妆类。这与国外的投诉种类略有差异,在荷兰的一项关于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分析中指出,彩妆类是消费者主要投诉和报告的种类,其次为护肤类[8]。这可能与不同国家人们的护肤习惯及对彩妆类产品的重视程度不同有关。同时监测结果表明,10年进口类化妆品所占比重已高于国产化妆品,而在2003年5城市监测结果中进口类化妆品仅占28.28%[9]。可能与进口类化妆品的使用人数逐渐增多有关,但同时提示我们进口类化妆品的安全性同样不容忽视。

从1990年开始,经过20年的工作积累,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本监测系统只能对上报的不良反应病例及相关化妆品进行统计,而全国化妆品销售量以及使用量等数据无法获得,故本研究不能像其他传染病监测数据一样计算出发病率,使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受到一定限制。这是本研究的局限性。同时在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的很多斑贴试验及成分检测研究中发现,化妆品中含有的芳香剂、防腐剂及对苯二胺等物质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概率较高的几种物质[10-12]。目前在监测系统中还没有对化妆品成分及斑贴实验阳性过敏原等信息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和收集,建议今后加强这部分数据的监测和积累以便为皮肤科医生做出诊断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撑。

从2010年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经开始针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13],并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和整体布局进行重新规划[14],并准备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监测工作。因此为进一步分析各类化妆品发生不良反应的致敏原因、致敏产品分布、人群类型、疾病分布等情况,向各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管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数据支撑,我们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加强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统一管理和培训,规范诊断技术和数据上报流程;②完善化妆品不良反应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提高各监测机构的上报积极性;③及时修订和补充化妆品不良反应的诊断标准,完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④加强对化妆品不良反应重点发病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⑤目前化妆品企业对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相关规定和化妆品不良反应相关定义认知度偏低[15],建议利用媒体加大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科普知识的介绍,与化妆品企业加强合作,鼓励其积极加入到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

志谢 负责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刘玮、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王学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赖维、天津市长征医院李虹、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德如、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张怀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兴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涂彩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骆丹、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田洪青、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张海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杜荣昌、武汉市第一医院段逸群、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陆前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郑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盛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黎、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葛新红以及所有参加此项工作的皮肤科医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17149.1-1997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212-272.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B17149.1-1997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of skin diseases induced by cosmetics[S].Beijing:Standards Press of China,1998:212-272.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的通知[EB/OL].[2010/11/29].http://www.sda.gov.cn/WS01/CL0055/56461.html.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Notice on print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tection method verification of banned and restricted substances used in cosmetics[EB/OL].[2010/11/29].http://www.sda.gov.cn/WS01/CL0055/56461.html.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化司关于征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正文部分意见的函[EB/OL].[2012/12/30].http://www.sda.gov.cn/WS01/CL0781/76675.html.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Notice on solicit opinions for cosmetics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rom health food and cosmetics supervision department of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EB/OL].[2012/12/30].http://www.sda.gov.cn/WS01/CL0781/76675.html.

[4]杨娜,张荣鑫,赵淑娟,等.大连地区化妆品皮肤病890例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54-55.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1.01.020.

Yang N,Zhang RX,Zhao SJ,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890 cases of cosmetic dermatoses in Dalian region[J].Chin J Dermatol,2011,44(1):54-55.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1.01.020.

[5]谢小琴,韩毅,周成霞,等.2005—200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化妆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7(4):270-272.DOI: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40411.

Xie XQ,Han Y,Zhou CX,et al.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osmetic adverse reaction during 5 years[J].J Pract Dermatol,2014,7(4):270-272.DOI: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40411.

[6]Warshaw EM,Buchholz HJ,Belsito DV,et al.Allergic patch test reactions associated with cosmetic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the North American Contact Dermatitis Group,2001—2004[J].J Am Acad Dermatol,2009,60(1):23-38.DOI:10.1016/j.jaad.2008.07.056.

[7]张倩,霍本兴.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与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34(5):293-297.

Zhang Q,Huo BX.Cosmetic adverse reactions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progress[J].Foreign Med Sci Sect Hyg,2007,34(5):293-297.

[8]Salverda JG,Bragt PJ,de Wit-Bos L,et al.Results of a cosmetovigilance survey in The Netherlands[J].Contact Dermatitis,2013,68(3):139-148.DOI:10.1111/cod.12005.

[9]赖维,刘玮,王学民,等.2003年度5城市化妆品皮肤病监测结果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7):430-432.DOI:10.3969/j.issn.1000-4963.2005.07.007.

Lai W,Liu W,Wang XM,et al.Analysis of the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skin diseases induced by cosmetics in 5 cities during the year 2003[J].J Clin Dermatol,2005,34(7):430-432.DOI:10.3969/j.issn.1000-4963.2005.07.007.

[10]González-Muñoz P,Conde-Salazar L,Vañó-Galván S.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caused by cosmetic products [J].Actas Dermosifiliogr,2014,105 (9):822-832.DOI:10.1016/j.ad.2013.12.018.

[11]蔡永莲,刘润秋,施辛,等.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变应原检测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8):586-589.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1.08.019.

Cai YL,Liu RQ,ShiX,et al.Detection of causative allergens of cosmetic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J].Chin J Dermatol,2011,44(8):586-589.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1.08.019.

[12]王广进,张虹,亓兴亮,等.658例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31(1):8-10.

Wang GJ,Zhang H,Qi XL,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658 cases with cutaneous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cosmetics[J].Chin J Lepr Skin Dis,2015,31(1):8-10.

[13]赵同刚.化妆品法制化管理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3-59.

Zhao TG.Legal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on cosmetics[M].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12:53-59.

[1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快推进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1/11/24].http://www.sda.gov.cn/WS01/CL1171/67189.html.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Guiding opinions on acceleratingthe construction ofcosmeticsadverse reaction monitoring system[EB/OL].[2011/11/24].http://www.sda.gov.cn/WS01/CL1171/67189.html.

[15]孙波,王艳,李晓明,等.化妆品生产企业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认知度的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29(4):378.

Sun B,Wang Y,Li XM,et al.Investigation on awareness of cosmetics adverse reactions monitoring in cosmetics production enterprises[J].J Environ Health,2012,29(4):378.

Adverse reactions to cosmetics:an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data from 2005 to 2014 in China

Hao Shuxin,Huo benxing,Liu Yue,Yao Xiaoyuan,Wang Qiushui,Yuan Dayong,Liu Ji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Related Product Safety,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2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cosmetics in China,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supervision.MethodsThe diagnosis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cosmetics was according to 7 national standards (GB17149.1-7-1997)including the"A general rul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kin diseases induced by cosmetics".Data regarding gender,age,occupation,educational background,disease types,cosmetic types,and so on,were collected from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to cosmetics at 13 surveillance sites in China during 2005-2014.A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ResultsDuring 2005-2014,a total of 13 534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cosmetics were reported to the monitoring system.Of these cases,95.40% (12 912/13 534)were female,and 80.85%were young or middle-aged (20-44 years).Finally,5 446 cases were confirmed to be adverse reactions to cosmetics,among which,94.66% (5 155/5 466)were contact dermatitis to cosmetics,and 132 were other types that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A general rul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kin diseases induced by cosmetics".Among these confirmed cases,14 209 cosmetic products were involved,and ordinary skin care products predominated in these products.The proportion of imported cosmetic products(48.79%,6 932/14 209)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omestic products (43.21%,6 139/14 209).The number of reported cases increased by 13.16%per year from 2005 to 2009,but decreased by 17.96%per year from 2010 to 2014.ConclusionAdverse reactions to cosmetics are a complicated and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issue,and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based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Cosmetics;Dermatitis,contact;Drug toxicity;Monitoring;Patch test

Yao Xiaoyuan,Email:yaoxy@chinacdc.cn

2015-04-20)

(本文编辑:吴晓初)

姚孝元,Email:yaoxy@chinacdc.cn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6.01.007

本刊“临床病例讨论”栏目征稿启事

本刊已开设“临床病例讨论”栏目,目的是给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学习讨论与提高临床技能的园地,2015年第3期已刊出1篇。现向全国各大医院征集“临床病例讨论”稿。要求:所选病例应是皮肤性病学科的疑难病和少见病例,有较清晰的诊治过程,有明确的经验教训;或诊断明确,但治疗棘手,最终治疗成功或显效者。病例临床资料完整,能提供必要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组织病理等确诊证据(需提供临床皮损及治疗前后对比的图片,组织病理图片等)。写作格式:前言、病历资料、讨论(可以用病例讨论时依次发言的形式,也可以按临床医师诊疗思路,经过归纳,条理清楚地总结)、参考文献。文稿字数以3 000字左右为宜。欢迎踊跃投稿。

猜你喜欢

化妆品病例报告
“病例”和“病历”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报告
报告
报告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