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11-05刘红霞

职教论坛 2016年18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职称职业

□刘红霞

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红霞

基于164名高职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职教师的角色压力整体水平虽然不算高,但是中高度压力者所占比重较大,且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是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两个主要压力源;工龄、职称以及职业承诺和上下级关系均对高职教师角色压力具有显著的影响。据此,对高职院校有效疏解高职教师的角色压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压力;角色压力;高职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角色压力是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乃至身心健康均有显著的影响。1964年Kahn等人最早提出了“角色压力”的概念,认为角色压力是指组织中的个体对其自身职位的角色需求因缺乏明确的认识而感到无法胜任,或由于无法同时满足相互冲突的需求而产生的焦虑感[1]。最近30年来,员工角色压力一直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焦点之一[2]。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我国高职教育大规模快速发展,现已撑起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师队伍也随之日益壮大。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和市场导向性等特征决定了高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高职教师所承担的角色远远多于任何其他类型学校的教师[3],并且时代、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对他们的角色期待更高。多元的角色之间难免会产生冲突,多重的角色期待和不同的期望水准也客观上增加了高职教师的负荷,所以高职教师承受的角色压力日渐增加。由角色压力引发的高职教师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已成为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

有关教师角色压力的研究近几年国内涌现出了不少成果,其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针对高校教师(本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群体,也有极少数研究幼儿园教师和中职教师的,但却缺乏针对高职教师群体的研究。关于高职教师的压力问题倒是有一些学者探讨过,但大多集中在职业压力或工作压力方面。就笔者目力所及,与高职教师角色有关的研究主要是陈曙红(2010)[3]和邓晓影(2011)[4]关于高职教师角色冲突的研究,以及曹留成(2013[5];2014[6])关于高职青年教师职业角色困惑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其研究的内容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均与角色压力相关或相近,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角色压力包括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三个维度[7],故单纯关于角色冲突或角色困惑的研究仅能局部反映角色压力的内涵。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是结合高职教师的职业现状对其角色冲突或角色困惑问题进行的思辨性分析,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数据的检验,导致其结论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本研究基于国内外角色压力的研究和对高职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当前我国高职教师的角色压力状况,并深入探讨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有效疏解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具体策略,以期为促进高职教师的身心健康和高职教育的可持续稳步发展有所裨益。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在北京市抽取了5所高职院校,每所院校分别选取40名高职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8份。剔除填写不完整或不认真(如所有答案均选择某一数值等)的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164份,有效回收率为82%。其中,男性占42.7%,女性占57.3%;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24.4%,30-39岁的占54.3%,40岁及以上的占21.3%;未婚占20.1%,已婚占79.8%;工龄在5年以下的占37.2%,5-9年的占34.1%,10-19年的占19.6%,20年及以上的占9.1%;学历为本科及以下的占13.4%、硕士占64.6%、博士占22%;职称为初级的占26.8%,中级占47.6%,高级占25.6%。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龄、学历、职称;第二部分是影响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3个外生变量,即职业承诺(不爱、一般、热爱)、上下级关系(差、一般、好)、同事关系(差、一般、好)。这三个变量是根据对6位高职教师的深度访谈结果,在摸清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关于角色压力前因变量的研究成果,最终确定的。第三部分是角色压力量表,本研究采用李超平和张翼(2009)根据中国教师群体修订的量表,共有13个项目,分为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三个维度[8]。其中,角色冲突包含“我经常要面对一些要求彼此冲突的情形”等3个项目,角色模糊包含“我的工作有明确的、计划好的目标和目的”等5个项目,角色超载包含“很需要减轻我的部分工作”等5个项目。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1-5分,且角色模糊维度的5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其余条目均为正向计分。分数越高,表明高职教师的角色压力越大。在本研究中,角色压力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依次为0.71、0.69、0.91。

(三)数据处理方法

将采集到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总体情况

根据164份有效问卷的统计,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总体与各因素的平均分、标准差、理论中值见表1所示:

表1 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总体及各因素水平

就角色压力总分的得分情况来看,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平均分为3.16,略高于理论中值。这说明整体上高职教师角色压力处于中等水平。

高职教师角色压力量表的总分全距为13-65分,本研究样本压力总分最小值为15分,最大值为53分,总分为(38.61±6.18)分,总均分为(3.16± 0.49)分。本研究以平均数上下各加减一个标准差的方法将角色压力程度划为四个等级:(1)轻微压力,平均分≤2.67分;(2)低度压力,平均分2.68~3.16分;(3)中度压力,平均分3.17~3.65分;(4)高度压力,平均分≥3.65分。按此标准,在本次调查的高职教师中,轻微压力者占11.6%,低度压力者占28.7%,中度压力者占40.2%,高度压力者占19.5%。这表明,在高职教师中,中高度压力者所占比重较高(累计占到59.7%)。

从角色压力各维度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角色冲突(3.74分)、角色超载(3.56分)、角色模糊(2.17分)。由此可见,在高职教师的角色压力中,得分最高的是角色冲突,其次是角色超载,两者得分均高于理论中值。而角色模糊得分很低,大大低于理论中值。这说明高职教师角色压力主要来源于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

(二)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影响因素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的高职教师角色压力均无显著的差异,而工龄和职称都对角色压力有显著影响。

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见表2),不同工龄的高职教师在角色冲突上差异显著(F=3.17,p<0.05)。通过事后检验发现,工龄在5年以下和20年及以上的高职教师感知到的角色冲突显著高于工龄在5-19年的高职教师。

表2 各主要变量对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影响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职称的高职教师在角色冲突(F=4.98,p<0.01)和角色超载(F=3.18,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详见表2)。从事后检验的结果来看,高职称的高职教师感知到的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明显高于职称较低者。

另外,对外生变量的研究还发现,同事关系对高职教师角色压力无显著影响,但是职业承诺和上下级关系却对高职教师角色压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职业承诺对高职教师角色模糊(F=2.65,p<0.01)和角色超载(F=2.57,p<0.01)具有显著影响。事后检验的结果表明,那些热爱高职教师职业的高职业承诺者感知到的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也较少。上下级关系对高职教师角色模糊具有显著影响(F=6.17,p<0.01)。通过事后检验发现,上下级关系融洽的高职教师感知到的角色模糊显著低于其他教师。

四、结论与讨论

(一)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总体情况分析

本研究发现高职教师角色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中高度压力者共占59.7%。这说明高职教师的角色压力尽管总体水平并不算高,但是中高度压力者所占比重较大,故高职教师角色压力问题不容乐观。且从角色压力各维度得分来看,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是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两大主要来源。同样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与本科教师相比,高职教师有着更多的角色压力,他们除了要扮演本科教师扮演的知识传播者、学生的职业生涯引路人、就业指导师之外,还要关心市场变化、参加企业实践,扮演学生的专业技能导师以及学生的就业落实人等角色。时代、社会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家长都给予了高职教师太多的角色期待。一个高职教师要同时扮演好这么多职业角色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他们还要跟其他职业人或社会人一样,要承担必要的家庭角色,这就难免出现角色超载和角色冲突的情形。所以调查出的这些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当然,此次对北京市高职教师的调查发现多数高职教师处于中高度的角色压力水平,可能有地域原因,也可能是教育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中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由于角色压力大,高职教师面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不少高职教师身体状况堪忧。这将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从思想上重视高职教师的角色压力问题、从心理上对高职教师进行教育和疏导、从行动上降低高职教师的角色压力。

(二)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工龄对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影响分析。Kim等人(2009)针对酒店服务员工的研究发现,任职时长与其感知到的角色冲突负相关[9]。本研究以高职教师为例,部分验证了其结论,即任职年限短的员工感知到的角色冲突更大,但本研究同时也发现,任职年限长的员工感知到的角色冲突也比较大。关于前者,国内有些研究也发现青年高职教师面临着较大的角色冲突。例如胡琰(2011)[10]和曹留成(2013)[5]等。由于工龄短的高职教师参加工作不久,面临着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变,承担着高职教师这一特定职业的多种职业角色,还承载着一些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如此多的角色在他们一参加工作便瞬间集于一身,这对于工龄短、阅历少、经验缺的青年高职教师来说,难免会因一时间难以适应而感到心理的矛盾和困惑。关于后者,即任职期限长的高职教师感知到的角色冲突更大,可能与其扮演的社会角色更多而分身乏术有关,也可能与下面提到的职称高有关。

2.职称对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影响分析。不同职称的高职教师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差异显著,且高职称的高职教师感知到的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明显高于低职称者。通常,职称高的高职教师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承担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更多,在高职教育和组织管理中也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从职业角色上来说,高职称的高职教师教学科研任务更重,有些还承担着学院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等职务。从社会角色上来说,高职称的高职教师拥有更高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承担着更多服务社会的职能,兼任的社会职务也多。从家庭角色上来说,高职称的高职教师通常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需要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人们往往对职称高的高职教师有着更高的期望和评价标准,再加上职称高的高职教师都具有更高的成就欲望和价值追求,当他们思想上想要扮演好每一种角色而现实中又难以兼顾时,就引起了心理上的“多趋”冲突,于是就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反应。所以高职称的高职教师感知到的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就会更多。同时,因职称高而承担更加多元的角色,有时难免会超出其身心所能承受的范围,这就让他们感觉到了角色超载。

3.职业承诺对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影响分析。研究发现,职业承诺对高职教师角色压力具有比较显著的影响,那些高职业承诺者感知到的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更少。职业承诺反映的是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和投入态度的相对强度[11]。通常职业承诺高的人更加热爱职业,对工作的投入也会更多。在工作中,他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达到期望的行为水平或标准。高职业承诺的高职教师更加热爱这一工作,他们对该职业的角色期望认知更多,更容易形成明确的、正确的角色意识;也更加清楚该职业的工作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绩效目标,还能更加清晰地界定工作任务和角色边界。甚至部分高职教师基于对工作的热爱,在工作中还会自发自觉地将一些比较模糊的角色任务纳入教师角色内,比如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与规划等。也就是说,高职业承诺的高职教师认为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抱着这样的态度,他们对于角色模糊的感知就会更少。此外,由于职业承诺高,面对更多的工作任务和更高的绩效考核标准,他们乐于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容易激发起工作干劲和热情,因而高职业承诺的教师并不因为该职业的角色多和要求高而感到压力,也少有角色超载之感。

4.上下级关系对高职教师角色压力的影响分析。上下级关系对高职教师角色模糊具有显著影响,且上下级关系融洽的高职教师感知到的角色模糊显著小于其他教师。根据Kahn等人(1964)提出的角色情境理论,作为角色赋予者的上级主管对于个体该扮演什么角色有一个内在期望,在工作中,他们会通过沟通等渠道将其内在期望发送给角色接收者。在角色发送过程中,如果上下级关系融洽,上级会更加清晰地描述其对下属该扮演什么角色的内在期望、更加细致地说明下属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对于下属的疑问或遇到的问题也会予以更加耐心的解释和帮扶。所以作为角色接收者的高职教师对角色的认知就比较完整和全面,感知到的角色模糊就会更少些。此外,Demerouti等(2001)提出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这一问题。该模型认为,若任职人拥有的工作资源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则不易产生角色压力或其它健康问题[12]。根据该模型,个体在工作中拥有的诸如团队氛围、上级或同事的支持等关系资源都将对其满足工作要求、做好工作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由此推断上下级关系融洽的高职教师,获得的上级支持更多,相应地他们对于角色模糊的感知也会更小。

五、研究启示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出如下启示:目前高职教师的角色压力问题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疏解高职教师的角色压力。

第一,特别关注工龄短和职称高的两类角色压力大的高职教师群体。首先,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两类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问题,指导其合理安排和协调扮演不同角色、处理不同问题的时间和精力,避免角色间的冲突。其次,应针对这两类教师的实际情况,加强职业心理教育,促使他们掌握有效的压力调节方法,帮助他们将角色压力调节到合适的水平。再次,建立“以老带新”的导师制,让有经验的、高职称的优秀教师给予工龄短的初任教师引领、指导和帮助,及时澄清初任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边界,并帮助解决其在入职初期遇到的各种角色问题。同时,该制度也要求初任教师协助高职称教师完成一些工作,这样既可以减轻高职称教师的角色负荷,也可以使初任教师“在做中悟,在做中学”,从而进一步明晰职业角色并提高其调节角色压力的能力。最后,应针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高职教师,采取适当的管理办法来缓解其角色压力。对于初任教师,应通过深入细致的岗前培训和上岗引导,使其明确职业角色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减少角色模糊问题。而对于高职称的高职教师,应通过合理的工作设计,优化其工作职责,减少不必要的角色冲突,降低工作负荷。

第二,着力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承诺。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高职教师合理进行自身的角色定位,充分理解高职教育、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职业内和职业间的比较分析,注重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渗透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高职教师的职业认知,促使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高职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与使命感;并通过树立角色榜样以及先进事迹汇报、个案交流等方式,加强以职业情感和职业规范为核心的职业态度教育,以达到转变高职教师职业态度、提高职业承诺水平的目的。此外,还需要在组织管理层面上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或进修的机会、建立客观的绩效考核制度、采取适当的激励方案、优化人员配置、改善工作环境等,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多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第三,尽力融洽上下级关系。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有利于高职教师减轻角色压力,故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直接上级在疏解高职教师角色压力中的作用,努力融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作为上级的各级管理者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积极主动地与作为下属的高职教师多联系、勤沟通,倾听他们在工作上的困难和诉求,关心他们的生活,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困难;二是及时给予作为下属的高职教师以肯定和鼓励,即便是在其工作表现差强人意时,也应给予关心和指导,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挖苦;三是关注高职教师的成长与长远发展,为其争取必要的进修和提升机会;四是努力构建一个关爱、和谐的团队氛围,凝聚团队力量,为高职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高职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进行隐性的塑造。总之,上级要通过构建和谐的团队氛围、提供更多的关心与支持等措施,为高职教师疏解角色压力提供更多的关系资源;也要通过对高职教师进行情感激励和精神激励来抵消和缓解高职教师的角色紧张,促进高职教师的心理适应。

[1]Kahn R L,Wolfe D M,Quinn R P,et al.Occupational stress: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M].New York:Wiley 1964.

[2]李秀荣,于伟.角色压力、职业自我效能与组织职涯管理[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4):93-103.

[3]陈曙红.论高职教师的角色冲突[J].中国校外教育,2010(8):46-47.

[4]邓晓影.高职教师角色冲突问题与心理疏导方略[J].职教论坛,2011(35):120-122.

[5]曹留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角色困惑[J].成人教育,2013(7):68-70.

[6]曹留成.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角色困惑的应对策略[J].成人教育,2014(5):60-62.

[7]贾佳,陈维政.心理授权对员工角色压力的影响作用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9-74.

[8]李超平,张翼.角色压力源对教师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1):114-119.

[9]Kim B P,Murrmann,S K,Lee G.Moderating effects of gender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 between role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hotel employe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9(28):612-619.

[10]胡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角色心理问题的原因探析及缓解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90-92.

[11]Lee K,Alen A I,Smith C A.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occupational commitment:Relations with person and work-related variabl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0(55):799-811.

[12]Demerouti E,Bakker A B,Nachreiner F,et al.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of burnout[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3):499-512.

责任编辑蔡久评

刘红霞(1979-),女,山东潍坊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新生代白领从业生态研究”(编号:YETP1622),主持人:刘红霞。

G710

A

1001-7518(2016)18-0045-05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职称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