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理论视野下的中国音乐秀节目的思考
2016-11-05边吴丽
边吴丽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大众文化理论视野下的中国音乐秀节目的思考
边吴丽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来看,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中国流行音乐及选秀节目是在商业化模式下生产出来的文化消费产品,而不是具备审美内涵的艺术品。这导致了中国流行音乐表面繁荣之下的原创性枯竭。看到了这一缺点的部分音乐选秀节目,也试图通过种种方式改变这种状况。
大众文化;流行音乐;选秀
在西马的重要理论派别,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中,大众文化是一种具有欺骗性的社会文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浸透了商业色彩的文化现象。这种以工业生产为制作方式,以商品流通为传播手段的文化形态通过向劳动者提供超越现实的、模式化的娱乐消遣来消解人们内心对制度的反抗,将人的生活简化为工作——娱乐的两元模式。被动接受大众文化的人们无意识地沉溺于空洞的享乐,在较低级精神生活形式上得到充实的时候,却失去了对真正有价值,有内涵的艺术的认知。风靡于当下的中国音乐秀,正是这样一种文化形态。
作为流行音乐发展的附属品,从世纪初的“超女”到今天的“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一系列类似的音乐选秀节目,在其制作过程中都充分利用了大众媒介:从早期的热线电话投票,到后来的短信投票,再到当前的微信等新媒介,节目着力打造了一个使节目与受众能够充分互动的平台,让更多置身节目之外的人找到参与感,从而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愉悦性体验。同时,在这些节目的建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采用了纯商业的运作模式:利用商业企业冠名和周边产品开发获得运作资本,通过与唱片工业、影视制作公司的合作,把一场音乐模拟秀变成了一个盛大的商业炒作。而参与到这个节目中普通人也仅仅是在消费这样一种娱乐节目,而不是在进行艺术欣赏活动。因此这些节目的成功,并非音乐的胜利,而是商业的成功,大众传媒的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最终参加选秀节目的歌手,无不需要与节目主办方签订合作协议。在一定时期内,他们将在经纪公司的安排下进行音乐活动,他们的音乐将为他们的公司服务。实质上是将音乐人变成了他们商业帝国的一个版块,将艺术家固化在他们的艺术商品生产线上。从此,这些音乐人沦为了商品经济的控制物,音乐家彻底失去了他们作为音乐创作者存在的本质。他们同他们的音乐作品一起失去了创造性。作为艺术最本质特点之一的艺术个性,不得不遵从于经纪公司的商业目的。按照康德所述审美具有非功利性的审美原则来看,这种连创作者都已经被商品化的流行音乐不能再被视为一种审美对象,而仅仅是一件文化产品,其本质就是商品。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那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艺术与商业密切地融合在一起,文化产品并不是艺术品,一开始就是作为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而被生产出来的,已经脱离了音乐作为艺术本质的属性。音乐秀出现本身的目的不是为了艺术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而是为了创造商业价值。从受众的角度来说。这个产品旨在消除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肉体与精神的疲劳,满足人类最低级的精神需求,麻痹无产者的精神世界。此时,流行音乐仅仅是作为人类恢复劳动力的精神药剂而存在,其审美价值被忽略,其性质是非艺术的;而“欣赏”,这个人类与艺术品互动的过程也变成了一种与衣食住行毫无二样的单向的消费,个人通过这种消费获得了一种低层次,没有内涵的,没有触及灵魂深处的精神满足。
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的音乐选秀活动,寿命都非常短暂。从2003年《超级男声》开始,到2005年《超级女声》走向巅峰,再到2006年各地方电视台音乐选秀节目蜂拥而起。音乐选秀的繁荣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但它们死亡的更为迅猛。从2007年开始,喧嚣一时的音乐选秀节目迅速走向沉寂。其中原因,除了广电总局对低俗文化的打击之外,选秀息节目本身的雷同,也引发了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产生这种雷同与审美疲劳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音乐选秀的大众文化本质。
作为大众文化而不是艺术品的音乐选秀节目,存在着明显的齐一性:无论从节目的整体模式、运作流程等外在形态来看,还是演员们所演绎的音乐内容来看,所有的音乐选秀节目,几乎都套用了当年“超女”的模式:草根歌手海选、专家毒舌评价、受众积极参与、用合同约束优胜者、四处巡演捞金。《中国好声音》的转椅、盲听仅仅是技术上的一种革新,并未从本质上改变节目本质形态。正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评价大众文化时所说的那样:“老一套地照搬旧的东西,甚至把没有经过考虑的东西也硬塞入机械上可以再生产的东西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从形式上看,《我是歌手》在诸多音乐选秀节目中独树一帜。它采用成名歌手参赛的形式,试图打破草根海选的模式。但是商业化的运作形态,借助以电视为核心的新媒介进行传播,使其仍旧打上了大众文化的深刻烙印。据《半岛晨报》报道,湖南卫视举办的《我是歌手》第一季总决赛广告招标会上,在不搭配任何额外资源的情况下,广告创收总额超过了5000万元,单价最高的一条15秒广告被拍到63万元!此外,湖南卫视内部人士还透露,《我是歌手》第一季的冠名费为1.5亿元,再加上之前12期节目贴片广告约1亿元的广告收入,首季《我是歌手》的总收益为3亿元,除去投资成本8000万元,净赚2.2亿元。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歌手》绝然是一种文化商品。它仍然是按照固定的程序和模式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这种标准化的产品取代了艺术家个性化的创作,其外在形式和内在观念都形成了高度的统一。他们(音乐与歌手)同样具有了齐一性或者说标准化。正如阿多诺所说:“文化给一切事物都贴上了同样的标签。”
文化完全工业化,这给真正的艺术、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艺术是基于人类审美需求而产生的一种高级思维活动,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无论是音乐、文学、绘画、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建筑等各种形式的艺术品,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的人的审美需求。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艺术品,从内容到形式均千差万别,体现了不同创作主体的审美差异。然而在工业化社会中,艺术品以高度标准化的制作规则,在近乎同样的生产线上被“生产”出来,而不是经过充满审美个性的艺术家“创造”出来。这种齐一性,标准化,直接导致了艺术品的雷同。当代中国的音乐选秀节目恰恰落入这个陷阱,从而引发了观众的审美疲劳。这些节目的昙花一现当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此外,从大众文化理论的视角来看,我们同样可以解释,为何选秀类节目里原创歌曲较为少见,却多为翻唱旧时经典。大众文化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即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强烈的娱乐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致力于填补人类劳作之后的精神空虚,使公众通过消费这些文化产品获得精神上的放松,而不是通过通过欣赏艺术品获得审美愉悦。这个过程中,受众也不是欣赏,而是寻求精神刺激,消解物质生产带来的痛苦。因此,美国“媒体生态学”学者尼尔·波兹曼提出了著名的“娱乐至死”论断。娱乐就成为大众文化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娱乐的观念引导下,满足大众口味的快餐式文艺形式,就被广为采纳。而在内容上,当然就会选择受众最易于接受的经典曲目。这也是当下音乐选秀节目原创音乐乏善可陈的重要原因。
如何解决一问题,对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与音乐选秀节目的生死存亡有重要意义。音乐界、传播界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改变当前音乐选秀的产品批量生产模式,让音乐选秀真正回归到艺术创作的轨道上来。
最为重要的是要控制选秀节目与商业运作之间的距离,让资本在支持艺术创作的同时,远离创作的核心过程,让艺术品的出现过程回归到创作上而非“生产”上。这一点,中国最早的音乐选秀节目“青歌赛”做得非常好。1984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的“青歌赛”是至今仍有巨大影响的第一个音乐选秀节目。虽然这一节目主要是依托电视节目这一典型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进行,但从这一节目运作特点来看,它很难被看做是当下意义的音乐选秀节目,其“大众文化”的特点并不明晰。王一川先生曾对大众文化的特点进行总结。他说:“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报刊杂志、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形态。”这所谓“按商品规律运作”,亦即要遵守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商业流通规则。显然,“青歌赛”并不具备这样一个重要特点。而从早期青歌赛的运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官方投资;地方或者行业歌舞团选送专业选手参赛;依靠央视在传播界的垄断地位进行传播。这些都与商业无关。1997年后,“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被批准为常设全国性文艺、新闻评奖的项目,更使其无法成为纯粹的商业行为,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大众文化。而从音乐本身来看,青歌赛设有美声、民族、通俗(流行)、合唱、团体、原生态等多个组别,其中部分组别的音乐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法与流行、与大众文化产生关系。显然,青歌赛三十年的历史,始终在坚持艺术标准第一的理念。当然,在今天的环境下,不可能所有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都能像青歌赛那样远离商业运作的干扰,但在整个节目运作过程中,应该是商业标准遵循艺术标准。资本在追求商业利益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艺术本身的规律。考虑到真正艺术品创作的漫长过程与艺术家的积累,资本要有长远的眼光,在一定程度的上放弃短期利益,给音乐选秀节目更长的生命力,才能获得长期的投资回馈。因此,商业与艺术创作之间,可以找到利益的契合点。央视的《中国好歌曲》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虽然仍旧有商业运作的痕迹,但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包含实验性的创作理念,已经改变了音乐的单纯娱乐性,艺术性占据了上风。《卷珠帘》的成功,正是结合中国古典文化,融入时代精神的音乐文化精品。
总之,从新世纪之初开始,中国音乐选秀节目在走向表面繁荣的同时,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艺术外衣下的商业生产导致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创作主体精神的割裂,艺术家变成毫无个性的文化产业工人,受众不再去拷问创作者的心灵内涵,仅仅去消费这种文化产品,填补自己空虚的灵魂。部分音乐选秀节目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正在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试图改变商业影响文化,艺术品产业化的倾向,这给音乐选秀节目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希望。
边吴丽(1980-),女,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理论教学及传统音乐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