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歌曲创作中勾勒“音乐画面”

2016-11-05

黄河之声 2016年11期
关键词:配器听众旋律

田 鑫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如何在歌曲创作中勾勒“音乐画面”

田 鑫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400065)

优秀的歌曲是可以给听众呈现画面的,很多作曲家在写歌曲之前,心中已经有了画面,只是用音乐的这种手段把画面呈现给观众,我们经常思考如何让歌曲去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在我看来,音乐画面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素。下面我将具体的分析在歌曲创作中如何用旋律、节奏、以及配器勾勒音乐画面。

歌曲创作;音乐画面

听众在听一首歌曲的时候,会被音乐带入到一个画面。一首好的歌曲作品往往能够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而引起观众共鸣的往往就是这种歌曲中的“画面感”。那么在音乐的创作中,如何让音乐具有“画面感”呢。下面我将从歌词创作、旋律创作以及配器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在歌词的创作上,歌词在音乐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歌曲创作中,只要歌词好了,歌曲就成功一半了。在勾勒“音乐画面”的过程中,歌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最直观。我们以赵雷的歌曲《成都》为例,这首歌曲中的歌词创作非常成功,歌曲的歌名非常的简洁,就两个字“成都”,但是听众看到这个歌词就会想到歌曲是写的关于成都的故事,去过成都的听众会想到九孔桥的酒吧、宽窄巷子、锦里等等景点,如果在成都生活过的听众,会联想到自己发生在成都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关于爱情、也许是关于亲情,总之会让去过成都的人想起一些关于自己和成都的故事。我们再分析接下来的歌词,“一路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通过歌词,我们会看到一幅幅画面,一对情侣,在夜晚中,沿着成都的街头一直走着,女孩挽着男孩的衣袖,一直走到路的尽头,这个画面是非常清晰的。而在一幅幅画面中我们也许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得到心灵上的共鸣。所以,歌曲创作者在创作歌曲之前一定要慎重的选择歌词。

其次在旋律创作上,旋律是勾勒音乐画面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旋律是音乐的基础,其通过音高以及节奏来表现与诠释不同的音乐情绪。下面我将从旋律线、旋律旋法以及旋律节奏三个方面来分析旋律对音乐画面的影响。在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走向的变化而形成的起伏线条我们称之为旋律线。我们以歌曲《小白菜》旋律为例:

通过上面的旋律我们不难发现,整个旋律线是下行,歌曲中讲述了失去母亲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在我们日常常的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生活不幸,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叹气,长叹一声“哎”,在旋律写作中也是一样,旋律线下行是一种叹息的音调,旋律下行能营造悲伤凄凉的感觉,这让我们会更容易联想到小女孩凄惨的身世。这种方法在很多歌曲中都有用到,例如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其旋律线也是下行,其具体的谱例如下:

在旋律创作中,也不仅仅是下行,很多旋律也会采用旋律上行的手法,例如在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旋律就采用了上行,歌词中“起来”就用了一个上行的四度音程。

旋律旋法对旋律创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在民族歌曲的创作中体现更为明显,我们以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为例,其旋律特色旋法为21166,65533,我们可以感受到藏族的特色。有关藏族的画面很容易浮现在我们眼前。再以另外一首歌曲《嘎达梅林》为例,其特色旋律的旋法为56216,我们可以感受蒙古族的特色。

在节拍节奏上,节拍节奏也会影响音乐的画面感,2/4拍子的音乐是比较欢快的,很多儿童歌曲都采用了2/4的拍子,而3/4拍子的音乐具有舞蹈性,4/4拍子偏重于抒情,很多抒情的歌曲都会选择4/4拍子。在节奏上,三连音的节奏会让音乐具有力量感,所以我们分析国歌,会发现其中使用了大量的三连音加强音乐的力量。

在调式的选择上,不同的调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例如西洋小调的感情色彩是比较暗的,适合表现哀伤的情感画面,但是西洋大调式则相反,西洋大调式色彩是明亮的,适合表现雄壮、开阔的画面,我们在实际的创作中,远远不止只要西洋调式可以选择,除了西洋调式我们国家还有自己的民族调式,在勾勒音乐画面时,作曲家应该把调式选择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

配器在勾勒音乐画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表现品茶的音乐通常使用古琴、表现太阳冉冉升起的画面时我们通常用圆号、表现蒙古草原的情景时我们通常用的乐器是马头琴、表现江水我们会使用古筝,在中国名作《梁祝》中,前奏为了表现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情景,曲作者使用了长笛,用长笛来模仿鸟的叫声,很容易把听众带到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而在中间段落表现离别伤感时又使用了大提琴和小提琴,可见不同的乐器所表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每一种乐器都有着自身独特的音色特点,如何使用乐器要根据我们表达画面或者情感的需要,在配器中力求精简,有时候乐器使用过多反而会对画面造成破坏。另外,同一种乐器使用不同的演奏法对表现不同的音乐画面,林海的作品《琵琶语》中,曲作者用琵琶表现的是一种淡淡的哀伤的情景,但是同样是使用琵琶,在其另外一个作品《欢沁》中,曲作者表现的是却是一种欢乐的场景,可见,即使是使用同一种乐器,使用不同的演奏技法也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景。

好的音乐是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的,而音乐画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应该把引起观众共鸣作为整体创作的出发点,旋律创作、节奏的处理、乐曲的速度、调式的选择、配器等等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只要这样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才不会盲目,也只有这样,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才能够真正受到人们的欢迎。

[1] 于京君.配器新说(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01.

[2] 龚华华.积墨破墨泼墨——杨立青荒原暮色中的几种管弦乐曲配器技法.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3.

猜你喜欢

配器听众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春日景和
浅析《嘎达梅林交响诗》配器技法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听众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寂静中的斑斓——拉威尔《鹅妈妈组曲》之《睡美人的帕凡舞曲》配器分析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