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脉汤干预成人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临床研究

2016-11-04谢军胜余祖年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凝通脉肺栓塞

谢军胜,余祖年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骨二科,重庆 400700)

通脉汤干预成人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临床研究

谢军胜,余祖年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骨二科,重庆 400700)

目的:观察通脉汤对成人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80随机分为通脉汤组(A组)及低分子肝素钠组(B组),分别予以相应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7天D-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汤可有效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无明显不良反应。

严重骨折;通脉汤;高凝状态

血液高凝状态又称血栓前状态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1]。患者严重创伤骨折后,血流瘀滞、组织损伤后多种促凝因子释放入血等因素,常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并发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其中又以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最为多见,最大的危险在于DVT脱落形成的肺栓塞,这也是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成为预防DVT的最好措施[2]。笔者用通脉汤(自拟)干预治疗成人严重骨折术后高凝状态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成人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采用彩超排除深静脉血栓。随机分为通脉汤治疗组(A组)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B组)各40例。A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平均(49.47±7.93)岁;股骨干骨折8例,均采用钢板内固定;粗隆间骨折16例,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16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7例、全髋关节置换9例。B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平均(50.90±7.45)岁;股骨干骨折6例,均采用钢板内固定;粗隆间骨折16例,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18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8例、全髋关节置换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两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有无DVT的临床症状(如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以及偶有发热、心率加快,Homans征和Neuhofs征阳性)及彩超发现DVT。

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通脉汤(自拟)。桃仁10g,红花15g,当归15g,赤芍10g,木香10g,川牛膝15g,杜仲10g,三七10g,水蛭6g,地龙10g,甘草10g。瘀重加三棱10g、莪术10g,肿胀严重加茯苓15g、泽泻10g。日1剂,水煎,日服3次,每次150mL,连续服用7~10日。同时行双下肢气压治疗,并指导患者行踝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

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AVENTIS Pharma Specialites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4mL,皮下注射,日1次。

3 观察指标

术后第1、3、5、7天分别采集静脉血行血浆D-二聚体(D-Di)检查,第1、7天采集静脉血行血小板计数(PLC)检查,术后第7天行血管彩超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发生。

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组间及治疗前后组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

4 治疗结果

两组术后第1、3、5、7天D-二检测 见表1。

表1 两组D-二聚体指标比较 (μg/mL,)

表1 两组D-二聚体指标比较 (μg/mL,)

注 与B组比较,△P<0.05。

?

两组入院后第1、7日PLC检测情况 PLC术后第1日、第7日A组分别为(227.57±37.88)×109/L、(281.97±10.27)×109/L,B组分别为(227.57±41.05)×109/L、(278.80±21.24)×109/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DVT发生情况 术后第7天血管彩超示DVT发生A组2例、B组3例,两组比较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 论

骨折患者在伤后因制动卧床,组织损伤以及多种促凝因子释放,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另外骨折可能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加上疼痛应激、炎症反应等激活凝血系统,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若出现血栓前状态极易发生深静脉栓塞。深静脉血栓的最大危险是血栓脱落,经循环栓塞于肺动脉系统,从而出现致死性的肺栓塞[4]。据统计约80%的深静脉栓塞是隐匿性的,无临床表现,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生致死性的肺栓塞,抢救困难,严重威胁创伤骨折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发现70%以上的肺栓塞是在死亡后发现的,肺栓塞是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正常为阴性,定量小于0.2μg/mL。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

严重创伤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属中医“血瘀”范畴,通脉汤针对血液高凝状态,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法组方而成。通脉汤可改善严重创伤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药理研究表明,桃仁可扩张血管,抗凝血,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性;红花可抗血栓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当归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改善外周血液循环,改善器官血流量;川牛膝可扩张动物下肢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其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的论述吻合[5];赤芍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释放,可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及聚集,延长凝血酶时间而起到抗凝作用。诸药合用,有溶解血栓或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的功效。临床观察发现,中药治疗后,患者的舌质可从紫暗转变为舌淡红,脉象从弦、涩脉趋于平和,面色多从暗黄转为红黄,舌下脉络曲张的症候亦有所改善。

[1] Colwell CW Jr,Rationale for thromboprophylaxis in lower joint arthroplasty.J Thromb Haemost.2005,3(1):26-27.

[2] 张开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创伤所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4,23(4):72-73.

[3] 邱贵兴.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5,26(10):636.

[4] Meehan JP,Tancredi DJ,et al.A population-based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outcomes after simultaneous-bilateral and staged-b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J Bone Joint Surg Am,2011,93:2203-2213.

[5] 杨维和.中医药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J].四川中医,2007,25(3):125.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ongmai Decoc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treatment of hypercoagulable state after operation of severe trauma fracture of adults. Method8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ongmai Decoction treatment group (group A)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treatment group (group B)randomly. Each group was given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Resul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Di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 the time point of 7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P<0.05).Conclusion:Self-made Tongmai Decoc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event hypercoagulable state without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Severe fracture;Tongmai Decoction;Hypercoagulable state

R289.5

B

1004-2814(2016)01-0002-02

2015-09-16

猜你喜欢

高凝通脉肺栓塞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