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环境类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
2016-11-04陈志凡李响
陈志凡李响
(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2、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开封475001)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环境类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
陈志凡1李响2
(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2、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开封475001)
文章在中外环境地理课程设置、国内不同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环境类课程设置情况以及中学“环境保护”教学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构建适合时代需求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环境类课程体系,这对于培养具备系统完善的环境科学知识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理科学;环境类课程体系;优化;环境教育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然而,就现状来看,当前的环境类专业人才远远不能够满足我国环境保护的需求。中学是高等院校环境类生源的主要输送渠道,中学生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的培养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生源的数量与质量,同时对于社会整体环境意识的提高与环境的改善也大有裨益。2015年我国新颁布实施的《环境保护法》提出: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增强公民环保意识[1];同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2]。因此,如何实施环境教育,已成为学校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体来看,以地理课程为主要载体,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仍是目前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3]。在中学新课程当中,仅高中地理明确设置了“环境保护”模块。可见,地理学科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担任地理课程的教师具有较好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与一定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地理教师的环境科学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环境教育的水平。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如何开展和加强环境教育,以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值得我们大家共同研究、探讨[4]。而在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环境类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与优化对于培养具备系统完善的环境科学知识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中外中学生环境地理课程设置情况比较
发达国家环境教育起步较早,1970年世界首部环境教育法-美国《环境教育法》颁布实施。美国的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环境教育专业,其中最大的学术机构叫北美环境教育协会。这个机构每年都会召开北美洲环境教育年会,吸引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环境教育领域人士参加[5]。就发达国家的中学地理课程设置来看,环境地理教育普遍被受重视。英国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于环境地理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将环境地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从教学内容方面看,英国大纲的环境地理既涉及认识和了解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又涉及到全球性的森林锐减、酸雨、气候变暖和水土流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德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中,对于环境地理,人们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挑选内容,如垃圾处理站的选址,过多施肥而引起对土地的危害问题等。同时也吸收全球性的问题,如热带雨林的破坏,废气所引起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
我国真正设立“环境教育学”专业的高校还很少,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环境教育专职教师的需求[3]。中学环境教育课程设置更是相对薄弱,仅极少数中学开设了“环境教育”课程,且多没有专业老师担任。大多数区域仅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中设置了“环境保护”这一模块。且该模块是在高二下学期作为选修模块之一被简单讲解的,教学时间在一个月左右,高考时也是以三(模块)选一的形式出现。
(二)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环境类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本研究选取了我国三所高校(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BS大学、省部共建高校-HN大学和一般性的本科院校-NS学院)就其地理科学专业环境类课程体系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总体来说,BS大学较为注重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环境基础知识与环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其开设的环境类课程较为丰富,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前中学地理环境类教学内容的需要。而HN大学和NS学院等地方高校对地理科学专业环境类课程开设相对单一,尚不能够满足当前中学地理环境类教学内容的需要。
表1 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环境类课程体系
BS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所修课程中涉及到的自然环境类基础课程有地质学与地貌学、地质学与地貌野外实习、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与气候实习、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土壤野外实习、水文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实验分析方法I、自然地理实验分析方法II和地球系统科学等13门课程;所包含的环境类专业课程有无机与分析化学、环境学、全球变化、第四纪环境、城市生态学、环境监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影响评价、流域管理、自然灾害、环境与遗产解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高中选修课程模块研究(包括“环境保护”)等14门课程。
HN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涉及到的自然环境类基础课程有自然地理学(一)、自然地理学(二)、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实验、植物地理学、普通生态学、自然资源学等11门课程;所包含的环境类专业课程仅有环境地理学、全球变化、城市生态学和灾害地理学等4门课程。NS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涉及的自然环境类课程有地质学基础(一)、地质学基础(二)、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地质地貌野外实习、土壤植物野外实习、应用生态学和自然资源学等11门课程,所包含的环境类专业课程仅有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科学概论和环境影响评价等3门课程,其中后2门还属于任选课。
二、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环境类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
高中地理新课程“环境保护”模块的开设,是对中学生环境科学知识的萌芽培养,除了了解一些显而易见的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如何解决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兴趣与探索精神,这也是当前社会经济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除了能够给学生介绍基本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给学生介绍一些现有的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管理手段,引导学生去思考环境问题、探索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相应的,在地理教师教育过程中,环境类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设置也需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环境类课程的设置应当是包含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如环境工程)与环境管理基本理论的课程。教师不仅要了解环境污染机制、过程、原理、污染的防治与保护,而且还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现代工业新文明、清洁工艺、生态农业、可持续消费模式等代表发展方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因此,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环境类课程体系。该体系由3类课程构成:自然环境基础课程、环境专业基础课程和环境相关的实习实践课程。
自然环境基础课程具体涉及的课程有:(1)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和植物地理学;(2)生态学、自然资源学和灾害地理学等。这些课程同时也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不同高校中这类课程的设置基本一致且相对完善。
环境专业基础课程具体涉及的课程有:(1)环境学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等;(2)全球变化、第四纪环境、城市生态学和流域管理等。这一类课程在不同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所占的比例参差不齐、差异较大,BS大学相对最为完善,但也有并未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需要进行微调整;而HN大学、NS学院等地方院校环境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则非常薄弱,需要加以完善以满足当前中学地理师资力量培养的需要,提升中学地理教师在环境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环境相关的实习实践课程涉及的课程有:(1)地质与地貌野外实习、气象与气候实习、植物土壤野外实习、自然地理实验分析方法(土壤、植物、生态等)等;(2)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等。除了“自然地理实验分析方法”外,第(1)小类课程在不同高校中基本是作为地理科学专业基础实习课程来进行安排的,设置基本一致且相对完善。而均较为欠缺的是环境类实习实验课程的安排,如环境监测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等。
三、结束语
加强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环境教育类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提高意识、增强技能,无论是从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必要性。文章在对中外环境地理课程设置、国内不同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环境类课程体系设置现状以及中学环境教育状况等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环境类课程体系提出了优化策略,这对于培养具备深厚、完善的环境科学知识的中学环境教育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宋超,孟俊歧.发达国家环境教育体验式教学特点探析[J].环境教育,2016(4):36-39.
[2]仇晓琴.把住学校环境教育的“三个走向”[J].环境教育,2016(4):47-48.
[3]黄宇,姚云,李雪莹.关于我国中学生环境教育的思考[J].环境教育,2016(3):43-46.
[4]秦丽杰,张郁.高师地理系环境教育的探索[J].环境教育,2001(6):35-36.
[5]王西敏.我国美国学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16(6):58-60.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ditions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teaching condit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 in middle schools,this paper proposes the re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course system for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in universities to train teachers to devote themselves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geography science;environmental course system;optimizati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642
A
2096-000X(2016)21-0088-02
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2015-JSJYLX-003);河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陈志凡(1979,06-),女,汉族,河南沁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污染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