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车辆工程为例*

2016-11-04贝绍轶

高教学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导师

贝绍轶

(江苏理工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车辆工程为例*

贝绍轶

(江苏理工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进行探索,文章以江苏T高校为例,通过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试点的具体实践,总结校企合作在培养方式改革、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导师选拔等方面形成的经验和实践效果,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提出了做好研究生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开展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和方法。

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企业实践;校企合作

面对新经济形势下供给侧改革、企业需求人才类型的不断变化,研究生培养类别也逐步发展变化,硕士研究生就业曲线已经逐步从科研教学岗位转变为工程技术岗位,这就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下,企业更加需要“三创人才”。2009年教育部开始招生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类型开始逐步从学术性人才到学术、应用型人才兼得的教育模式。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针对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能够较好的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人才。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不管是职业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还是培养掌握应用技术高级的专门人才,必须要经过企业的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广泛参与企业实践,需要学生、企业、政府三方共同的深入合作。因此,对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重视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研发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创新的重点是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创新。

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时代性

表1 2013-2015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数和类别分析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职业定向的教育,是以基础知识和职业实践为基本的教育模式,课程的教学、实践、考核都体现了职业定向性,面向技术企业,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创新能力、创造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中心工作在于企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术的历练。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转型变化,整体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其中学术性硕士和专业性的硕士增加的幅度有一定的差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的招生数量变化的最大。在最近三年教育部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看,以2014年为例,总体招生研究生56.2万人,其中学术性硕士比去年降低0.15%,专业型硕士比去年增加了14.24%,分析近三年的数据发现,整体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在增加,每年保持在4%左右,但是从招生的类型和结构来看,明显的变化就是,学术型硕士每年都在减少整体的数量,而专业型硕士每年的招生逐步扩大,三年增幅平均每年都在20%左右,如表1所示。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扩大,充分反映了经济的需要,尤其是社会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要,社会企业需要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创造精神、高精尖的技术能力。从研究生招生类型数量的变化能看出,国家在重新定位研究生培养的方式,根据供给侧改革的理论,社会需要什么,我们产出什么,逐步优化和调整研究生的培养类型,逐步将学术性硕士转变为以专业型为主,学术性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真正的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加,从而达到价值增值的过程,从根本上形成研究生教育在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加速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真正促进研究生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从目前教育部设立的1个专业的学士专业学位、19个专业的硕士专业学位、4个专业的博士专业学位。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缺乏经验,尤其是工程专业硕士企业实践方面,如果就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给予锻炼,如何就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对于专业学位硕士,一方面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造精神、以及高技术管理能力,这才是企业最为看中的。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不管是基础知识的提升,还是培养掌握应用技术高级的专门人才,必须要经过企业的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需要学生参与企业实践,需要学生、企业、政府三方共同的深入合作。因此,对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重视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开发,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创新的重点是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创新。

二、校企合作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探索

企业实践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中心环节,这既是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根本的区别,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体验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校企联合,落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基地,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保障。江苏T校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江苏明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千人计划”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高端平台。

(一)联合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是高校根据市场、需求等因素来制定学生的、实践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要和企业联合培养,所以在制定计划过程中,要和企业一起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在培养计划制定中,既要考虑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来制定,从而能够使学生全面的掌握技术。江苏T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车辆工程的培养计划中,没有减少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而是在选修的自选动作中,增加了校企合作的4门课程,同时也增加了工程体验(8周)、技能培训(5周)、综合训练(3周)。对于学生的企业实践,直接增加1年的时间下放到企业,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依照员工考核的标准,做好企业的研发、技术支持工作,同时作为最后的毕业设计论文,一定要和企业技术支持、岗位性质能够联系一起。

(二)主动设立多元化企业实践基地

企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有在企业实践中,认真体验企业管理、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才可以学习其中的价值。江苏T校以互利双赢资源共享为原则,与江苏明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千人计划”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工程中心、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搭建高端平台。同时江苏T校汽车工程学院与数十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共同组建了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并在汽车零部件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开展合作。机械工程学科借联盟合作,与江苏今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方面开展合作。校企合作打造高端实验实训平台。依托现有的各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学科平台,利用本专业在区域行业的影响力,打造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图1 江苏T校多元化企业实践基地

(三)制定“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三位一体”的核心内容包含:基础知识、企业实践、校内实践。基础知识:强调基础的技术知识、创新知识,重点突出了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企业实践:加强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导师制的选派、实践课程的安排加强联系;校内实训:作为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注重基础技术能力的提升,加强实训的建设平台。

图2 江苏T校研究生三位一体的企业实践培养模式

江苏T校汽车工程学院先后与德国劳士领集团、江苏明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千人计划”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20余家汽车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围绕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汽车服务企业、职业学校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标准,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推行了“校、企、研三导师制”模式,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导师,指导学生企业实践项目、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了“校、企、研”三方资源共享,协同各成员单位可提供的共享资源、互补资源、有偿资源,建立联盟,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改进路径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完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力资本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关键的改进途径包括:政府要从宏观上加强管理、高校要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校企导师制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机制。

(一)政府要加强对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的战略管理

政府应该从宏观上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政府要鼓励高校多与企业合作,对于资金和渠道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对于吸纳研究生实践基地的企业给予税收、政策的倾斜,企业才可能有意愿去吸纳研究生,共同和高校一起培养研究生。通过政府的组织管理,为高校、企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和实践平台,高校的产学研、企业的技术支持、研究生人力资本的提供,为三方提供了各自的价值,政府的有力介入将为高校、企业、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从整个国家人力资本的层面来看,首先各方都应该有大局意识,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中创新意识多数是由高人力资本提供,专业硕士研究生就是其中一类,要能够认识到校企合作,将对国家人力资本的提升、提高人才资源的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要能够认识到校企合作的目标是培养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高技能人才、管理能力强的人才资源,是能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高校要重点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关键在于高校,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够适合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高校要重点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重点改革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依照培养方案,要和企业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高校要借助自己优势的学科、优势专业,联系企业一线的实践平台,从企业的产品、技术、管理、质量等方面,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高校要依靠优势学科和专业,合理安排研究生校外实践企业,针对不同的企业,服务企业的发展,贡献当地经济的建设,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助推校企合作发展的同时,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体验企业实践的能力,通过系统职业实践训练使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导师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培养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关键在于高校,而具体培养人的主体则是导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学术理论性;二是职业发展性。根据两个方面的特征,需要安排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校外导师又包含企业导师和企业实践指导老师。总体来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由三部分组成:校内导师、企业导师、企业实践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毕业论文的学术指导,一般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担当;企业导师一般遴选经验丰富,能够在技术、产业质量、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热心人才培养的人来担任;企业实践导师主要是在一线上具有技术水平较高、现场操作管理水平能力强的人担任。三种类别的导师由学校、企业共同来聘任,颁发证书,给予培养研究生的津贴。在具体的合作方式上,双方应该能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各司其职,该是校内导师完成的学术任务由校内导师指导,涉及到技术、产品、实践的操作等由校外的企业导师给予指导。同时要能够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合作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提高指导水平。

(四)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机制

要能够按照国家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划,制定双方的校企合作发展规划。高校层面,要将企业实践作为培养研究生计划的重要部分,能够将研究生的企业实践、工程体验、技能培训、综合训练等纳入到学校培养计划当中,形成全面的培养体系;企业方面,要真正从大局出发,从国家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在研究生实践中,能够给予实际的指导,学习企业的质量、管理、技术等方面,促进学生的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要建立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在战略方面,高校的领导要和企业的高层交换意见,双方就人才培养以及企业的发展交流意见,达到共赢的目的;在导师指导方面,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要能够在研究生具体的培养模式方面交换意见,通过理论指导、技术交流、实践提升方面,在培养模式上达成共识;在运营管理上,高校和企业要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负责校企合作基地的管理,将实践基地的运行管理纳入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上,要能够从战略的眼光,以互利共赢为宗旨,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把质量意识贯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总体上来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一种新型的硕士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的人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已经超过6年,在实践过程中证明,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是能够培养研究生的技术、管理、创新的应用能力。当然,专业硕士的校企合作培养仍然存在很多困难,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在培养计划中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和比例,如何处理好理论知识宽泛与专业深度的问题,如何对专业硕士的研发实践进行评价,如何找到好的合作企业建立合作培养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等。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号[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3493/201002/xxgk_82629.html.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A].2009.

[3]廖湘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

[4]汪洋.窒碍与跨越: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实践质量评价[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5]敖永胜.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6]王磊.迷失·定位·重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省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is designed to cultivate high-level talents for the enterprise.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training,taking the T college in Jiangsu as an example,through the practice of vehicl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cultiva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effects in the reform the training mode,curriculum construction,base construction,tutor selection of school-enterprises,and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mode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training.In the end,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in the practice bas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ostgraduate training;professional degree;enterprise practic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G643

A

2096-000X(2016)21-0019-0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模式与改革创新研究”(14JDGC004);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以校企合作企业为视角”(JGZZ14_121);江苏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模式与改革研究”(JG13069)

贝绍轶(1968-),男,山东泰安人,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车辆工程、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