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闻媒体如何守“土”避免舆论暴力

2016-11-03田旻佳

当代贵州 2016年53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暴力

田旻佳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我们不可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同时存在来自多方面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容易在互联网上被宣泄和传播,而民众也同时将自己积压的不满情绪放置事件当中,从而容易导致舆论暴力。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该为赚取点击率而推波助澜让事件不断被炒热?还是该听取各方声音,正确引导事件走向?事实上,新闻媒体不应当做舆论暴力的帮凶,真正该履行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48字方针。从多年前“中华女司机门”到今年春节期间炒作的“上海女孩因一顿饭逃离江西”事件,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热点事件形成的舆论暴力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么,新闻媒体如何守“土”避免舆论暴力?把握住新闻宣传的“度”“适度”二字,是一条能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词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量变、质变规律指出: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对于媒体而言,那些容易一点就“燃”的新闻点的确能够吸引眼球,抓住老百姓的痛点,获取点击率,由此还可能带来丰厚的广告效益等。但是,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会比收益更大。如2014年,在“重庆少女高渝失联”事件爆发后,让民众开始关注少女失联的相关事件,由此,在近年的报道中,屡屡可见这样的标题:《石家庄花季少女离家出走 失联2天在理发店找到》《初中女生失联或因承受不了母亲压力》等。似乎“少女失联”成为了“标配”。此外,还有近期的“女孩酒店遇袭”等。媒体用“联想型”的标题,不断放大这样类似的消息,让民众在报道中会产生一定的恐慌。因此,新闻媒体要注意控制好新闻宣传的“量”,如果大量反复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再小的事件也会被无限放大。特别是网络媒体轰炸式推送,各个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反复呈现,让报道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同时,在把握住“量”的前提下,媒体报道的“度”也是一个关键点。近年来,媒体常常对一些事件冠上某些符号,如“留守儿童”“富二代”“拜金女”等,让人将事件带入到这种“身份”符号中。如毕节4名留守儿童自杀事件中,率先发稿的“澎湃新闻”在其《贵州4留守儿童疑中毒死亡地区:3年前5孩子垃圾箱内身亡》一文中,采用了一些并不恰当的的表述,“因为穷,一个月前4个孩子辍学在家,家里唯一的食物是孩子父亲去年种的玉米。”而事实证明,这一切存在臆断。根据后期《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记者实地采访,在文章中写到“记者在兄妹4人居住的小楼里发现,两个编织袋里装着熏制好的腊肉,墙角里还散放着几块腊肉,腊肉旁边的菜刀和菜板上还沾着油迹。另一间屋子的一半空间堆满了编织袋,口袋里装着玉米粒,把玉米粒加工成玉米面的机器立在墙角,一堆玉米棒四散在地上。”随着诸多媒体开始以“正视”的态度做好该事件相关后续报道,舆论逐渐被引上正轨,民众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了“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等。也正是这出悲剧,“倒逼”政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仅仅是物质财富上的关注,更多地关注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由此也推动贵州针对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不断强化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类别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关爱救助保护措施,着力解决关爱工作中网络不完善、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媒体报道中切记要把握自己的“度”,不要为一味追求“视觉刺激”而“哗众取宠”。善于引导民众的情绪走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是网络还是会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宣泄的情绪的承载之地。为何网络上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而且尤为突出?可以从人的从众行为进行分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从众行为可以表述为由于受到来自于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意见会发生改变。从众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甚至从众行为在某些时候是节省成本的较好方式。因此在较为宽松自由的网络平台言论表达领域,从众行为却极易形成舆论的暴力。事实证明,为了确保自己的意见正确,民众会成为一种从众者。因为很难获得第一手资料,甚至很多时候难以从专业的角度独立获得答案,那么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许是不错的选择。看着更多的人在后面点赞,自己也去点赞会让自己认为做了正确的事情。同时,为了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从而赢得他人的好感,民众也会成为一名从众者。通过获得他人的好感,会更有安全感,更容易在社会中生存。因此,媒体在做舆论引导的时候,一方面要能对民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循法治原则,理性地分析和思考,避免媒体发出偏激的意见诱导形成网络舆论暴力。今年伊始,由中央网信办提倡,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新浪微博联合发起的“9+1我们一起过大年”精准扶贫公益活动于2月1日启动。此次活动号召微博用户9人一组、每人100元,给每个贫困户发900元“9加1”暖年红包。活动正式启动后,吸引了姚晨、范冰冰、舒淇、TFboys、李开复等百余位明星、大V、名人及众多网友的积极参与。而新闻媒体也参与搭建精准扶贫9+1全媒体公益平台,以行动和宣传报道引导民众参与,在全社会弘扬“善动力”。可以说,这是媒体运用自身舆论引导,形成较好的网络舆论氛围的案例。有人认为,社会舆论是社会心理的外化,互联网舆论生成很大程度上源自相关社会心理存在,而舆论引导的目标就在于调适、修正社会心理,形成社会共识。从调试社会心理的角度考查互联网舆论引导的思路与策略,新闻媒体应关注舆论引导的长期社会效应或社会心理效应,重新审视互联网舆论引导思路和方式。重点关注事件社会效益很长一段时间,很多新闻媒体片面追求收视率、点击率,反而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归根结底在于他们并没有关注新闻对民众究竟有何意义。所以,媒体应当将关注点放在媒体如何产生积极的的社会效益。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某人在宅基地里建了一所房子,在测量时发生了错误,他的房子超过了他家与邻居家的地界的3平方米。改正这个错误要花费的代价会很高:可能要把越界部分的房子拆掉,也可能要把在地界附近的部分房子拆掉。那么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从事后分析法来看,越界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小这种错误所引发的损失,因此以支付补偿金的方式进行弥补显得合情合理。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式,这种错误等于强迫其邻居将越界部分卖给了他。如果从事前分析法来看,支付补偿金只是解决了已经发生的问题,但是,它不会使人产生准确测量土地尺寸的动因。事实上,它也可能使大家产生完全相反的动因:假如想购买对方一小块地修房子,但是不确定对方是否愿意出售,那么最好的办法成了先越界建房,然后再等待对方起诉,支付这块地的补偿金即可。即使需要支付补偿金,但这种方法比直接买地来得更快。同样,从事前分析法来看,媒体报道引发了关注,如果出现了一些不妥当问题,只需公众道歉即可,但是没有改变其报道的动因。因此,对一个事件的报道究竟会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才应该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主要动因。尽管是负面报道,但“孙志刚事件”终结收容遣送历史,“魏则西事件”助推医疗服务和医疗信息商业推广的整改,因其正确地指出错误,“倒逼”政府改革,那么它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反而,有些正面报道,如“领导悬空看望百岁老人”等,“假”“大”“空”没有产生良好效果,反而被民众所诟病,那么其也未曾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导上,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价值和效益的分析和引导,显得更为必要。也只有新闻媒体将关注点集中在如何提升社会效益,在舆情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回应争议话题,同时要关注舆情监测和分析,根据舆情的导向,分时间、有节奏、有计划地进行有力回应,才能真正避免因为谣言而引发的舆论暴力,甚至“次生舆情”。(作者单位: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参考文献:[1]侯学宾.当心从众行为下的舆论暴力[N].检察日报,2015-6-24(7)。[2][美]法恩斯沃思 著,丁芝华 译.高手,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M].法律出版社,2009。[3]刘蓉.互联网舆论引导的社会心理[J].网络传播,2016,(1):90。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舆论暴力
反性别暴力
做自己的支配者
雪中放牧新风景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暴力的班长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