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的临床体会

2016-11-03金攀

保健文汇 2016年10期
关键词:钝性外伤腹部

●金攀

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的临床体会

●金攀

目的:对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受伤距离确诊范围的早晚,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为早期确诊患者,时间小于24h;对照组为延迟确诊患者,时间不低于24h。对各组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提高,手术之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为P<0.05。结论:对于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患者,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早期诊断与治疗可明显提升其临床效果。

腹部;钝性外伤;肠破裂;临床诊治

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腹部脏器损伤病症,但因为外伤原因与部位的不明确,以及合并伤等问题存在,给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与影响,如果患者确诊延迟或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极有可能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甚至还会导致患者死亡[1]。此次研究中,主要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的30例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患者在受伤时间24h内确诊,并且给予了相应的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受伤距离确诊范围的早晚,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为早期确诊患者,时间小于24h;对照组为延迟确诊患者,时间不低于24h。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与呕吐等症状,或者是伴有腹膜炎体征;通过B超检查,显示其存在实质性脏器损伤情况;通过CT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现象;给予所有患者腹部X线检查,显示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腹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11~63岁;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2~6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患者的受伤部位、受伤之后的临床症状,以及外伤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与速度,特别是对腹痛进行性加重状况的存在进行重点询问。在体检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腹壁皮肤受损状况进行详细的检查[2],以确定腹部压痛部位、范围、腹膜刺激征的程度、肝浊音边界,以及肠鸣音的实际变化状况,如果有必要,还需要给予合适的诊断性腹穿,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

1.3 治疗方法

(1)十二指肠破裂:对照组患者给予十二指肠近端造瘘联合伤段切除、吻合口周围引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单纯缝合修补术、十二指肠憩室修补术。(2)小肠破裂: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切除联合吻合口周围引流术、近端造瘘联合伤段切除、吻合口周围引流术,观察组患者给予伤段切除联合修补术。(3)结肠破裂: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置联合二期切除术[3]、一期切除吻合术,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期修补术、一期切除吻合术。(4)直肠破裂:对照组患者给予近端造瘘联合伤段切除、远端二期缝合术,观察组患者给予修补缝合术。

1.4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1)治愈: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伤口的愈合也较良好,未发生较显著的不良反应情况。(2)有效:患者的症状、体征出现了明显好转现象,但是还存在伤口感染、窦道形成情况。(3)无效:患者的肠瘘及腹腔感染情况较严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处理,技术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为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当患者存在腹部钝性外伤,且间接外力已经超过了肠壁的耐受限度时,就会引发肠破裂问题。但由于患者受伤部位不明确、伤口类型不确定、个体间的差异以及被多种脏器损伤症状覆盖等情况的存在,一般会使得肠破裂诊断出现延迟的情况。在早期诊断期间,通过对患者详细的询问其外伤历史[4],特别是患者腹痛进行性加重情况的存在,然后给予其细致的体检,能够完成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的早期诊断。

通常情况下,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患者往往具备较为显著的腹部钝性外伤史,受伤之后的短时间内还会出现腹膜刺激征,通过X线检查,还能够显示出膈下游离气体,并且还存在诊断性腹穿抽出浑浊液体或肠内容物、出现休克、菌败血症、电解质紊乱症状[5]。所以,一旦确诊为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患者,必须对其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并且还要给予其细致的体检,然后在充分结合必要辅助检查的基础上,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诊断,选择适宜的手术防治,及时手术治疗。此次研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63.3%与96.7%,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升高。同时,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为73.4%与16.6%,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腹部钝性外伤致肠破裂患者,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全面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推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贵州省榕江县人民医院)

[1]舒新成.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原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2):89-90.

[2]周勇.肠道肉芽肿患者腹外伤致肠破裂法医学分析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5,(30):102-104.

[3]李俊林,景霞,何立斌.外伤致急性腹腔内出血临床诊治体会[J].医药与保健,2014,(09):78-80.

[4]郭建平.钝性外伤致膈肌破裂5例诊治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4,(04):5-5.

[5]姜宇.腹部钝性创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原因及其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349-2350.

猜你喜欢

钝性外伤腹部
显微再植术在手指钝性离断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的诊断与研究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