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语言性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6-11-03王迪

保健文汇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语言性护患技巧

●王迪

非语言性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王迪

目的:探索非语言性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4日至2016年8月2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2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满意评分(96.48±1.47)分、主动交流无障碍评分(95.37±2.13)分、服务态度评分(96.72±1.39)分、护理技术评分(95.83±3.1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

非语言性沟通;护理;应用

随着社会学研究、行为学、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沟通技巧在人际交往中较为重要,通过合理的运用沟通技巧,能够利于日后医院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率。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大部分医务人员仅注重语言沟通,忽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导致护患纠纷仍存在[1]。对此本文旨在探索非语言性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住院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52例,对其随机化分组,分别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患者均在2015年8月24日至2016年8月24日期间收治。观察组平均体质量(56.48±5.14)kg,平均年龄为(41.36±3.21)岁,男性有16例,女性有10例;病种类型:10例患者为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患者为药物中毒,10例患者为外科手术。对照组平均体质量(56.71±5.32)kg,平均年龄为(41.75±3.62)岁,男性有15例,女性有11例;病种类型:11例患者为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患者为药物中毒,11例患者为外科手术。

两组住院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且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必要时,可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采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主要措施如下:

(1)身体、仪表语言技巧:由于患者进入病房后,首先接触人群为护理人员,对此护理人员需注重自身打扮、穿着,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穿着打扮可给患者留下较深印象。为了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护理人员应保持化妆得体、举止大方、仪表端庄、衣着整洁等,且在于患者交谈过程中,需注意肢体语言,尽可能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亲近感,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将自身掌握的信息及时反馈于患者,灵活、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提高患者依从性[2]。(2)面部表情运用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面部神态和面部表情,其属于共同语言,不同文化、国家人们表态均相似,而面部表情能够促使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热情、关爱,在对患者进行接触性护理时,需注意举止、行为、仪表,尽可能保持表情自然、亲切,促使患者放松戒备。在对于无理取闹的患者时,护理人员需控制好自身情绪,利用面部表情技巧,进行合理解释,不可将不愉快表情表露于表面[3]。(3)触摸技巧:触摸主要是指拥抱、搀扶、依偎、握手、抚摸表现的,属于无声语言,其能够体验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支持、安慰、理解、体贴、关心,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关系。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卧床患者的翻身和按摩,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状态。同时触摸属于无声安慰,如患者在呕吐时,帮助患者轻轻拍背,使患者感到舒适、放松,且对于精神抑郁患者,鼓励其表达自我内心自身想法,从而转变思想,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自信心[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评分、主动交流无障碍评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技术评分。

患者满意评分:通过评级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等项目,总分为100分,若患者越满意,分数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 结果

实施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后,能够提高护理技术评分、服务态度、主动交流无障碍评分、患者满意评分,两组存在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整体护理效果

3 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对此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也深入临床中,其能够促使护理人员换位思想,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各项问题,从而利于护患紧张关系的调节,提高患者满意率。而在护理工作中,早期常重点实施沟通技巧,其能够做好事先解释工作,防止患者误会,产生矛盾,但随着广泛性使用,临床学者发现,仅使用语言沟通,仍无法大幅度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此我院实施了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技巧主要是指通过行为、体态、仪表语言,促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且通过姿势、表情、动作、眼神,将信息传递于患者,具有强化感情、辅助仪表等功效,同时护理人员通过操作技术娴熟、举止端庄大方,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促使其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治疗工作,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本次实验中通过对患者实施身体或仪表语言技巧、面部表情运用技巧、触摸技巧、目光沟通技巧,能够避免因沟通障碍导致患者产生负面情绪,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沟通的盲目性发生,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创造温馨、和谐的护患环境,增加患者安全感,促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关怀、热情,释放患者内心压力,稳定患者情绪,最终达到护理工作的目标。

总而言之,对住院患者实施非语言性沟通技巧,能够促使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护理技术评分,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单位:新沂市瓦窑镇卫生院)

[1]张春日.非语言性沟通应用于儿科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46(33):174-175.

[2]宋志英,刘玉玲,李建荣等.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 ICU 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05(14):137-138.

[3]唐萍.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9):253-254.

[4]刘克梅.浅析非语言性沟通方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55(14):86-87.

猜你喜欢

语言性护患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语言性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时效性资源应用论析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提问的技巧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