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有“感”花儿自开
2016-11-03吕爱军
吕爱军
源头有“感”花儿自开
吕爱军
一篇好作文,应该是从作者心间自然流淌出来的,字里行间蕴涵着真情实感。唯有这样的作文才会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让读者产生阅读共鸣。真情实感是一篇好作文的内涵和灵魂,写作技巧只是给作文披上了华丽的外衣,没有内涵和灵魂的“外衣”,形如一具僵硬的躯壳,根本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真情实感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获得真情实感呢?
感觉——由物及心
感觉,就是运用各种感觉器官了解、认识各种事物,并发现事物的特点。我们看见春花、斜月、绿柳、残荷、和风、暴雨等不同的景物,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进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感觉源于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主动观察。如果我们对生活中各种事物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或者仅仅停留在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层面上,我们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独特的感觉。学会观察,一方面,要有良好的观察意识、观察习惯和观察技巧;另一方面,要让自己成为当局者,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验。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从熟识的事物中发现独特的内容,抓住事物的特征,这样才能感觉到此物与彼物的不同。敏锐的观察力是引发写作契机的重要条件之一。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用纯白描勾勒,可谓惜墨如金,短短28字,却抓住了九种景物的突出特征,如枯、老、昏、古、瘦等。这些有形可感的客观景物,与作者无形的凄苦之情自然地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无限的悲秋之情和浓重的乡愁。“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一幅清雅、温暖、安适的画面,这更让漂泊异乡的游子肝肠寸断。由于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形成了动与静、明与暗、远与近、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让读者读之如临其境,备感其苦,不禁潸然泪下。
其次,引导学生选好观察点,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观察事物,可以使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可以使用移步换景的方式;可以调动眼耳鼻口舌等器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不同角度去观察,还可以平视、仰视、俯视、近观、远眺等。这样的观察更加有层次,更加生动,更富有立体感。
感受——由心及物
感受,就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某种认识、情感、思想和欲望等投射到事物上产生的体验。此时,外界事物浸染着浓郁的个人主观色彩,已经不再是原来事物的样子了。在感受外界事物的思维过程中,人的心情起着决定性作用。“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不同的人被不同的心情浸染之后,便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感受。同样是“月”,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王维感受到的是月亮的幽雅、明净;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李白感受的是月亮可以寄情、传情;在“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中,晏殊感受到的是月亮的凄凉、冷清……
感受事物,首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内心渲染事物,使之染上自己的感情色彩,尽量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实质上就是所谓的“移情作用”,把情感投射于事物,以情染物,寓情于物。换言之,这正是感受的魅力所在。贺铸因思慕佳人而引起“闲愁”,他用了三个比喻句作答:“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此时的烟草、柳絮和梅雨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词人内心的“闲愁”,如烟草绵延无尽,如柳絮满天都是,如梅雨没完没了。将无形变有形,化抽象为形象,真切地表现出了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
其次,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事物描写中,并使之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朱自清的《春》描绘了一幅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春景图,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礼赞。文章中的草、花、风、雨等种种景物无不沾染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春天的画面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彩。
再次,以人的活动表达对生活的情感。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一段文字,融情于事,“扫开”“支起”“撒”“系”“牵”“拉”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雪地捕鸟的具体过程,尽显作者快乐的心情,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童年自由快乐的生活。
感通——即物即心
感通,就是一方的行为感动另一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物中有我,我中有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如是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时的“我”已不再局限于感受层次,而是融入物象的特性,被“物”同化的“我”;此时的“物”,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浸染了“我”的主观色彩。此时的“物”与“我”不再是彼此支配的关系(感觉层面,是物对人的支配;感受层面,是人对物的支配),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天人合一”状态。可以说,此时产生的意象乃是客观物象与主体审美的完美融合体。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我们可以理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也可以理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悠然”一词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悠闲、自在,山静穆、淡远。那一刻,相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南山同时奏出,融为一支“悠然”的乐曲——我心悠然,山亦悠然。再如,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鸟飞走了,云也飘远了,只有敬亭山与诗人相伴,他寂寥、孤苦,山寂寞、孤独。
“感觉——感受——感通”的“三步走”思维意识,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引导学生走一步再走一步,渐进形成。首先,需要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经历跋山涉水、成功失败、苦辣酸甜、悲欢离合,就会产生种种人生体验,看待事物自然有所不同了。其次,需要持之以恒的阅读。阅读的内容尽可能做到广博。在“大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细读、精读、反复读。第三,需要养成勤写的习惯。看到的风景,经历的事情,阅读的感受,如果不及时写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逐渐淡忘,甚至杳无踪迹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