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有效教学背景下高中体育课足球“零起点”教学研究

2016-11-03

运动 2016年14期
关键词:小场地零起点足球

姚 轩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6)

理论与方法探索

基于有效教学背景下高中体育课足球“零起点”教学研究

姚 轩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6)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新《纲要》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新课程也提出有效教学理念。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多遍通”等低效教学行为还依然存在,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本文以本校2014级高一(12)班男生为实践对象进行了2年多的实践研究,并结合相关有效教学理论后提出了相应观点。

多遍通;有效教学;零起点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14.054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任务,可以说新的纲要及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上却出现了低效教学,更有甚者是无效教学,各个学科上都存在这些问题,在文化课学科上有“多遍通”“题海战术”等现象,体育课方面也存在高中学生学了“12年体育什么都不会的现象”。本校2014级高一学生文化成绩非常好,但是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的运动技能用一无所知形容也不为过。若问学生足球技能零起点如何,很难回答,因为学生技能方面处于负起点。在他们教学比赛的时候,学生的柔韧、对球的理解、动作技术,除了跑得比小学生快点外什么都不会。“负起点”的学生在教学中非常难处理,因为他们对动作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迁移的负面影响。笔者作为有着足球专长的高中体育教师,从先期的无意识教学,到现在进行长期的教学反思。当下正好借“校园足球”之力,促自己对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系统化研究,以期提供给更多的教师进行借鉴。

2 概念梳理及界定

2.1 零起点

关于“零起点”的研究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教委推出的一年级新生“零起点”教学新规,严格按照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而本文研究的“零起点”主要取其名,在本质上有天壤之别。首先,关于零起点教学的研究更多的是知识类方面的研究,而本文是指在中考体育项目指挥棒下的影响、各初中学校环境与教师水平差异等影响,大多数高中新生足球技术水平非常差,可以用一片空白形容,甚至在技术学习角度上已经形成了不可逆转,形成了负起点。

2.2 有效性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而“多遍通”等低效教学现象的产生更多的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缺失。

3 “零起点”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价值

表1 影响足球技能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当校园足球成为国家级战略的时候,怎么样将学生吸引到足球场上、怎么样促进校园足球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目前各类足球教材也基本反映出项目自身的连贯性。在人教版等教材中高中足球教学技术要求也不低,很多知识点只能作为介绍。实际教学中,一方面现实体育教学中的断层与不连贯,另一方面实际操作中从小学到高中反复出现而大家避而不谈,教师更多地从技术角度出发,其效果可想而知。现在也有学者进行“人类动作发展”方面研究,但是该理论更多的是义务教育阶段时对学生动作的一种研究。但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学校环境的差异以及很多高大上的理论很难进行实践复制。可以说,目前全国更多的研究是从理论上对高中生足球的研究,从“零起点”“负起点”方面进行足球教学研究的基本没有。所以,本文的研究就如一个补丁对系统进行维护,又可作为一种实践经验进行推广。

4 例析高中体育课足球“零起点”教学

4.1 运动技能教学有效性因素分析

足球教学属于技能教学范畴,因此研究足球教学首先要对影响技能教学的一些主要因素有一定的理解。影响足球技能教学有效的因素如表1所示。

技能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部分,高中体育教师不但自己运动能力要高,更要对教学的环节等吃透。教学要想做到真正有效,甚至高效,教师必须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层面的因素基本属于客观存在的。年轻教师必须要对这些环节进行深入的学习,有了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才可以逐步建立自己的特色。目前张家港大课间活动在全国比较名,业余足球联赛的升降级等氛围非常好,这与当地政府部门学校的投入密不可分,可以说该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生态体育环境。

4.2 实践操作案例研究

4.2.1 教师运动技能能力是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关键 (1)课例描述。课前,笔者问学生:“你们这节课是自己踢球呢,还是和老师学技术?”除了个别同学外,其他学生都要求学技术。因为笔者知道在比赛中他们踢球的远度等都出现了问题。该节课笔者吸取了前几节课的教训没有过多地涉及到其他内容,只是从短传开始,因为短传作为介绍挺不错的。师:“先和我一起做无球的分解动作……”笔者将动作进行了斜线助跑、支撑(脚尖的作用)、触球的部位(包)、随球动作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将自己带队的经验灌输给学生。学生听见教师脚底擦地的声音,都跃跃欲试。师:“下面老师表演一下脚法,第一排站到那……球留下,结束后捡回来(一排将球规则的排好,我一脚一个左右不相差0.5m的距离传给对方)学生非常崇拜……”师:“接下来面对面,每个人先练习20脚,我根据大家的缺点在进行下一步操作。这节课我就是用自己的技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很快完成。师:“同学们你们今天传的非常好,的确超乎我的预料。现在,我们到足球墙那进行练习,每人今天的要求是脚头要疼,这样才有效果。”进入栅栏后,学生疑问很多。笔者什么也没解释,马上做了个漂亮的示范后,学生立即进行了练习。在课的最后笔者对他们课外球性练习也提出了一定要求。

整节课,没有一个学生偷懒,都在忘我地进行练习。整节课,笔者一共换了2次场地。其他时间都在练习。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有精确的讲解与示范。

(2)课例分析。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过多地讲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他们喜欢踢球是教学成功的开始,兴趣有了,下一步就是教师怎么样引导学生按照教学预设一步步进行教学,这是关键。一学期能够学好一个小技术已经非常不错了,这是笔者对该班学生的要求,本学期就是在踢球中处理好传球和停球技术。当笔者表演了脚法后,学生马上开始崇拜起来,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有趣起来。

4.2.2 教师教学智慧是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提升 (1)课例描述。高中学生不喜欢踢五人制足球,因为他们喜欢飞翔的感觉,但七人制足球对于技术的提高不是太明显,笔者一直培养他们踢小场地,但效果不是太好。一天早晨下雨,场地无法进行教学,上课前笔者就构思怎么样吸引学生进行五人制足球。师:“班长选3个人,某某选3个人,进行4打4,球门用衣服摆一米宽,长度15m,不许守门,进球高度膝盖以下……简单的介绍后,我先让学生玩,边玩边发现问题……”生:“踢的很卖力,但动作很笨拙……”师:“停(我有喊停的习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马上纠正)你们怎么像……都粘合在一起,小场地的后卫作用非常大,起到组织,要把场地用起来。”生:“踢的稍微好点,但还是不行。”师:“停,我们进攻要拉开,两边要尽量的扩大,以吸引对手……防守的时候要缩起拳头……你们知道为什么?12班的学生的智商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的。学生们似懂非懂地点头,不断地灌输总有一天他们会开窍。”生:“踢着踢着,在混乱的局面里有几个学生能够做动作了,但球放哪里不知道。”师:“停,我们护球的时候方法很多,但原则是球一定要放在对手的异侧,这样对方不容易抢,我做了个漂亮的示范。”

短短的几分钟,学生已经喜欢踢了,而且模仿得有模有样。

(2)课例分析。小场地足球对于技术的提高非常的显著,但是对于飞翔的高中生来说他们是不太喜欢的。怎么样根据天气原因等安排几节课让学生进行小场地足球,从而喜欢小场地足球,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自己也要懂小场地足球的价值,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4.3.3 教师的教学热情是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基础 (1)课例描述。会做不会看,会看不会做,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出现这种情况。前者是项目技术可以,但教学中不知道怎么去教学生;后者是会观察学生,但不知道如何去指导。一天上午第4节课,常规项目结束后,学生按照自己之前分组后教学比赛开始。看着踢球有样子的比例越来越多时,笔者心里非常舒服。其实教学就这样简单,用热情和真心去灌注操场时很多观念就会发生改变。在高中的常态课教学中笔者觉得很多方法真的是次要的,最关键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热情。

笔者站在操场中间仔细观察学生比赛,几个后卫互相让球,并相互说:“我开不远。”这时笔者就认真观察踢球学生的动作。发现了问题:有位学生助跑和收小腿和送大腿做得不好。笔者立即指出他的问题,并示范给他看。他模仿了几下,旁边的学生也认真地模仿,笔者并没要求旁边的学生做。班长今天估计状态不好,老是将球带到别人脚下,笔者对他说:“你要用你的速度抹过去,没必要过多地纠缠。”不同位置学生的错误是不同的。但几个学生同时发生了一个错误。2 过1,他们的做法是:一个学生上去挡对手,类似于拉偏架的动作,又或者说是干扰守门员的动作。就这样,连续几个学生出现了这种情况。比赛25min后,很多学生累得跑不动了。这个时候笔者集合了学生,并将这节课共同错误的场景进行了模拟。学生哄堂大笑。这个时候笔者说:“这就是2过1,今天我就简单地介绍3种,斜传直插、直传斜插、撞墙。”通过了示范,学生马上理解。这种效果是之前特意介绍技术学习而没有的。简单的示范、简短的语言学生已经完全掌握。

(2)课例分析。学生能够自己组织起来时,教师要更多起到教练作用。教学中更多的是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单独的进行某个战术教学效果肯定没有将他们在比赛中出彩的地方进行场景再现的作用大。最为关键的是学生会自己踢球后,会出现情绪上的反复,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去吸引,感染他们,能够让他们的兴趣快速成为他们的爱好。

5 结 语

校园足球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足球梦又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江苏省是中国改革的排头兵,另一方面江苏省实施青少年足球“百千万”普及工程用任重道远形容也不为过。作为一名体育骨干教师能够为江苏省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目前我国校园足球推广中,师资力量薄弱。虽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3D足球教材非常系统,集聚专家一线教师的智慧。但是各地区学校的差异,在磨合期中肯定会有一些问题。本文希望能够为高中体育足球教学提供一定的补充与帮助,能够为薄弱学校开展足球教学提供帮助。

G807.3

A

1674-151X(2016)07-100-02

投稿日期:2016-07-02

姚轩(1978—),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小场地零起点足球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小场地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小学一年级实现“零起点”教学意义重大
让足球动起来
中学小场地体育活动开展模式研究
少年快乐足球
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方法初探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对多媒体辅助零起点日语专业教学的再思索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