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2016-11-02熊芬
熊芬
摘 要 武术教学是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有着独特的魅力与特点,它很少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较适合在各种不同教学条件的学校中开展。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力量、柔韧、协调性及反应能力等方面有其特有的方法和优势。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尊师重教、勇敢顽强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提供了锻炼方法。
关键词 武术 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由于长时间以来,武术教学的教材结构以技术传授为主,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效能,致使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师讲得多、管得死,形式呆板,气氛沉闷,上课时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老师动作,被动重复,表面上看,教学进度快,学生学得多,实则相反,很难激发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降低教学效果,阻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武术教学中,插入或说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其效果就不同了。下面就武术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五个学习过程:
1合理分配小组
小组的分配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小组分配的好坏与以后小组学习个性发展部起到很大作用,(1)应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努力争取实现个人目标,同时帮助同伴来实现目标的情境。(2)心理不相容的学生不宜强行安排在一组,这会对小组共同的进步起相反的作用。因彼此都不相容,互不信任,做事对着来,这样学习不仅影响自身,同时影响小组学习,产生相互间的疑虑,这样的小组学习将相当失败。(3)不应将身体素质极差和有“问题”的学生安排进小组,因为小组形成后,小组间有了竞争意识,那么体质差的和有“问题”的学生就容易拖后腿,各小组会有意见,因此不应安排入各小组,但可自成一组——特色组。根据这两类学生的特点安排内容,放慢或调整学习速度。
2一致性学习
武术学习不同与其他学习,它要求动作整齐,步调一致,而初建立小组,互相间由于动作的不熟练,就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应在小组中建议学生“结对子”、“一帮一”,把水平较好的与稍差的合成一小对,这样互相间动作就能得到提高,提高动作的熟练性,达到统一动作的目的,而后,把各个小队组合起来进行组内统一,这一来,组内的动作一致性也就相应提高,而组内一致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在于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熟练,建立连贯的、正确的动作概念,为进一步的提高作好准备。
3节奏性学习
武术是根据一定的节奏来完成动作的,那么在完成动作时,节奏可以不同,而不同的节奏在完成动作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小组在熟悉了动作以后,就可以根据个人完成动作的熟练程度,变换节奏来完成动作。例如,五步拳中的搂手冲拳,可以一拍完成,两拍完成,那么动作不熟练的人,做时可做成两拍完成,熟练的做一拍完成,在不同的节奏完成动作时,因为节奏的快慢,决定完成动作的快慢,所以动作的熟练程度相应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组内节奏性学习不光让学生提高动作熟练性,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节拍的练习,让学生适应不同的节拍,提高他的节奏感,与此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开口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叫口令,自我纠正。
4差异性学习
差异性学习是建立在熟练掌握动作的基础上的学习,它是一个体现学生个性的学习过程,因为一套武术动作在不同人完成过程中,它表现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当学生在熟练掌握动作后,重复的动作,反复做,学生自己就会在动作中融入自身对动作的理解,比如,一个跃步冲拳动作,不同的学生做出的效果就是不一样的,有的跃步时拧腰抬头在空中尽量舒展身体,而有的在落步时仆步稳,重心低,这两种做法都是跃步冲拳动作,也都是正确的,给人的感觉两种是不一样的,就从这一小例,就能看出学生理解动作后,加入自我意识在里面,动作效果就会不一样,它能让整个动作充满活力,带有感情,让动作“活”起来,而在小组中运用差异性学习,让小组每位成员都能做出不一样的感觉,从而体现自我魅力,张扬个性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5展示性学习
展示性学习是在差异性学习的基础上来完成的,没有差异性学习是不可能有展示性学习的,展示性学习也就是通过组内表演,让组员进行评价,说出其优缺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而且还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展示,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在展示性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表现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勇于表现,敢于表现,希望表现。
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一味学,到结伴学、自主学、兴趣学、个性学、表演学,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自身就在教与学中自由的变换角色,让学生体会学与教的快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能自由发挥的空间,把一套呆板的武术动作,做成一套充满活力,充满个性,具有表演性质的武术,最终使学生喜武术,习武术,爱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