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类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探讨
2016-11-02郭兴明武维承
郭兴明,林 海,武维承,王 尧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煤炭类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探讨
郭兴明,林 海,武维承,王 尧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煤炭类本科毕业设计采取“双导师制”的实践,探讨有助于“双导师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实践;研究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生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其四年中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和深化,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总体检验,是连接学校与企业的一个桥梁。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1]
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以下称煤炭工程学院)地处煤都大同,于2006年与原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四校升格合并组建成山西大同大学,可以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了化解师资严重不足的矛盾,使平时的教学工作与毕业设计内容更切合工程实际,煤炭工程学院于2010年率先尝试在2006级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从同煤集团聘请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构建了校内专职教师和厂矿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建的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团队,即所谓的“双导师制”。
一、“双导师制”的初步实践
煤炭工程学院现有本科专业10个,基本为涉煤工科专业,本着立足煤炭、服务煤炭、贡献煤炭的办学宗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006年开办测绘工程专业,当年设2个教学班,共招收62名学生。该专业原有专任教师5名,他们除了担负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外,还肩负其他专业有关工程测量和矿山测量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2010年4月,在学生带着毕业设计任务完成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学院聘请同煤集团地质处2位高级工程师,与校内5名专任教师,共同组成毕业设计指导团队,学生分成5个设计小组,校内教师每人负责1个设计小组,2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工作之余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
工程技术人员的引入,一方面克服了教师初次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畏难情绪,减轻了指导设计的工作量,缓减了师资紧缺的压力,同时也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专业知识、经验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带到了学校,使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了解作为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2]经过14周的辛勤工作,圆满完成设计任务。毕业答辩完结,学院教务科下发了62份问卷调查表,征求学生对引进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毕业设计的意见和建议,收回问卷58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图1-1是依据问卷调查绘制的频率直方图,从中可以看出,该办法比较受学生欢迎。
图1-1 “双导师制”满意度直方图
初次尝试的成功经验是“两高”,一是指导教师整体水平提高了,二是学生动手能力和就业信心提高了。在此基础上,学院将该法逐渐推广。
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采矿工程于2005年9月开设本科专业,2011年8月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该专业2010年到2013年师生基本情况汇总表,见表2-1至表2-3。
表2-1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状况
表2-2 采矿工程教研室教师
表2-3 采矿专业生师比
采矿工程教研室教师在完成本教研室承担的本、专科教学任务外,同时还担负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煤层气方向)的《采矿学》,以及机电类专业《采煤概论》等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若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生师比不超18:1的要求,师资明显不足。
(二)因果分析 针对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现状,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制约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因素主要有指导教师、学生、学校和选题等四个方面,详见图2-1。
图2-1 因果分析图
毕业设计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任教师既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又要兼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有限的教师资源要面对每年几百名毕业生,指导毕业设计的质量可想而知。尽管学校采取了各种办法,但是由于煤炭行业产销两旺,高学历毕业生就业和待遇优厚,造成学校人才引进的困难。[3]引进的教师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其理论知识和知识结构不容置疑,但工程现场的操作技术、经验不足,要想达到理想的指导设计效果,谈何容易。[4]煤炭类高等院校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的选题主要选自工程现场。仅仅依靠学校教师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指导,一是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二是难以做到设计内容紧扣工程实际,毕业设计质量下滑是必然的。
(三)对策 近几年毕业设计质量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指导教师是关键,因为他们是设计的统帅、核心。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依据《关于在全省具有煤炭类专业的高校实施煤炭类企业高级工程师聘任兼职教授的通知》(晋教人【2013】47号),学院从同煤集团选聘20位高级工程师作为外聘教授。其中有12位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采矿工程10级二班学生的毕业设计,再次开启了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应对措施。
2013年12月,在商讨2010级采矿工程毕业设计选题时,矿业工程系就积极和这12位高级工程师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参与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12位校外指导教师,在工作单位从事技术或技术管理工作,均来自和学校签订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周的毕业实习,安排在他们相应工作单位,这样既解决了学校实习难联系、实习走过场的困惑,同时也为现场指导教师及早介入毕业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做到本职工作和指导工作两兼顾、两不误。
本次设计中,矿业工程系为12位选聘的校外指导教师,分别指派1名教师,组成12个设计指导组,每组指导10名学生。从开题报告,到设计方案的选择,再到设计说明书撰写和设计图纸的绘制等各环节,有了他们认真细致、严谨、科学的指导,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校表彰的2014届优秀毕业设计中,有5个出自由他们组成的“双导师制”指导组。
三、“双导师制”的目的和意义
校内专业教师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知识结构,但工程训练和实践经验不足;校外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工程现场的生产工艺、工序,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但对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知之甚少。
选聘工程现场技术人员参与毕业设计指导,一方面强化了校企合作功能,企业可以享受学校实验、科研等优质资源,还可以优先选择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生产、作业场所所面临的施工技术难题、工艺问题,为毕业设计选题提供依据,使得选题更具实践性,达到真题真做,设计成果为企业所用,实现校企双赢。对学生而言,得到走向工作岗位前一次真刀真枪的锻炼,大大缩短了学生从事现场工作的适应期。
四、“双导师制”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了煤炭部,原隶属煤炭部管辖的院校下放地方政府,对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煤炭企业来讲,接受煤炭类学生井下实习的职责和观念淡化,实习效果可想而知。强化校企合作,彰显企业肩负的社会职责,这对于工程性、实践性比较强的煤炭类院校做好毕业实习工作,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一方面将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带到学校合作攻关,另一方面,将企业先进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师生,既缓减师资不足和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矛盾,也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提供了更加务实的条件。由此看来,实行“双导师制”势在必行。
五、“双导师制”制度建设及思考
煤炭工程学院尝试“双导师制”已两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比如制度不完善,考核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等等。表面上看,实行“双导师制”是解决师资不足,校内教师工程性差的问题。其实,即使学校师资充足了,也应长期坚持从校外聘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因为现场技术、工艺等更新的速度快于学校,教材内容往往落后现场5年左右。
(一)“双导师制”制度建设
1.学校要建立导师的遴选制度。校内指导教师应由讲师以上(含讲师)或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担任,全面负责设计各项工作。[5]指导教师要由系主任组织会议商定,教学院长审批确定。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与高度的责任心,了解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最好带着本人承担的科研课题,以科研内容的部分作为设计题目,进行指导。
校外指导导师应选聘厂矿企业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最好和学校签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建立个人信息资源库,依据校外人员意愿进行选聘,聘期一般为一年。主要职责侧重于指导学生解决工程实践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和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工作作风。
2.学校应建立考核激励制度。校外导师的管理和考核一般由教务部门负责,做到定期检查、考核,对于不适合的应及时与派出单位联系予以清退、更换。对于考核合格的学校应按规定发放津贴,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作为下年度选聘时优先考虑对象。
3.学校应建立校外导师培训制度。无论是理论教学任务,还是毕业设计指导,聘请后一定要对其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教学环节,清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
(二)“双导师制”的思考
1.学校应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指导有序进行,校外指导教师平均每天至少应有2小时的指导时间。
2.学校要让新进校的专业教师先到厂矿企业挂职锻炼(一般为一年),并形成制度,丰富他们的实践阅历和经验,以利教学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3.建立“双导师制”长效机制,除了给予校外指导教师相应的物质待遇,还应给予学术或技术职称上的荣誉称号,比如兼聘教授、名誉教授等,并颁发相应聘书。
六、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到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工作,都要倾听工程现场的意见和建议,经常邀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讲座或授课,将现场先进的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学校教学工作,才能紧跟时代和技术发展的步伐,才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刘巨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4(05):59-60.
[2]束洪春.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理论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8(23):188-189.
[3]杨胜利,秦凤华.加强采矿工程本科生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45-47.
[4]余伟健.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与体会[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80-82.
[5]蒋天颖,雷 剑.独立学院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指导模式研究[J].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10(17):9.
On the“Dual Tutorial System”of Coal Major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
GUO Xing-ming,LIN Hai,WU Wei-cheng,WANG Yao
(School of Coal Engineering,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coal major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of graduation design with“dual tutorial system”,it discuss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establishment,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graduation design;dual tutorial system;practice;research
G642.477
A
1674-0882(2016)02-0091-03
2016-01-01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2013074)
郭兴明(1965-),男,山西怀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矿井支护。
〔责任编辑 冯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