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转型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6-11-02翟丽蓉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摘 要】基于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和高校要求转型的背景,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情况、校内外实习及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转型改革策略,以期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的长久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转型 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87-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预示着我国高教领域即将面临重大改革,即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校扩招以来,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现阶段旅游业的需求,成为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作为竞争中求生存的独立学院,必须创设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符合地区发展和行业需求的特色化旅游人才。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从2009年到2015年,旅游管理专业2009年招生人数为29人,2010年停招,2011年44人,增长近50%,2012年72人,又增长近70%,2013年109人,但是大一结束有13个学生转专业,2014年招生56人,大二时仅有50人,2015年58人。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学生人数时增时减,变化不定,同时又面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旅游学院的局面,此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有特色、有明显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界定虽有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人才的培养类型上分别出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11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等表述。人才培养方案反复修订,但是对目标却没有明确。

(二)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国内大多数高校基本一致,一般为知识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实践体系(包括公共实践课和专业实践课)两部分,这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式,这也使得各地区、各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几乎一致,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每学期课程的周学时安排不均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教学计划中,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考虑到课程的前置和后续,但是在周学时的安排上却有不合理的现象,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三、四学期周学时可高达29.3和28,而第六、七学期则分别低至14.2和5学时,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理。

(四)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且与行业联系不紧密。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受到招生人数不稳定及总体人数较少的限制,目前专职教师人数较少,其中在职称结构方面只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且高级职称为退休后返聘教授,由于年龄和精力的局限,大多也是只关注本职教学工作,与行业之间的联系较少。中级职称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又面临职称晋升,既无经验又无精力与行业联系,致使对行业最前沿的信息知之甚少。

(五)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缓慢。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现在虽有多间旅游实验室,但是因为目前在课程设置上只有“旅游服务模拟实操实习”是在实验室开展,并且利用率不高,没有真正起到实习实训的作用。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目前旅游管理实习基地大部分为桂林市的景区和饭店,但是为期一学期的顶岗生产实习只分布在浙江义乌,虽有多家酒店,但是无法体现在地域上的多样化,表现较单一,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

(六)校企合作模式处于尚不成熟的探索阶段。校企合作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学校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和进课堂讲课尚未形成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在实习期间没有得到完整的延续,学校的管理也存在缺位现象,有的甚至完全靠企业管理。企业方面,未能认识到实习生潜在的价值,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不能调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动地完成实习任务,甚至出现个别学生擅自逃离实习岗位等现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一)明确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转型。《教育部关于完善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中对目前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拥有就业创业能力、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政策,以文件为依据,坚持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将此与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为明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一个导向”(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为导向,将学以致用、基本素质、技术应用能力贯穿教育全过程),依据“两个平台”(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三个体系”(学科基础及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和通识课体系),做到“四个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可将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思想品德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就业有职称、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设置时,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实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增加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使得课程设置更贴近“就业有职称”的培养目标,将全国导游证考试所涉及的课程加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其更加适应现在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鼓励学生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这样既可以提早取得导游资格证,也可以拓宽知识面,使其就业增加竞争力。

(三)均衡安排各学期的课程周学时。为解决以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出现的每学期课程分配不均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将要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前置与后续关系依据课时数分配在各个学期(如表2所示),基本实现课程周学时均衡设置,避免出现课程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现象。经过调整后,除前三个学期因为公共必修课比较多,周学时虽显稍高外,其他都相对均衡,如表3所示:

(四)完善师资职称结构,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才培养中师资是关键,目前衡量师资的标准主要有职称,但是随着高校的转型,“双师型”教师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现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保障。

职称提升方面,为教师职称评定多开辟渠道,通过取得教授、副教授的高职称教师对职称较低的教师多传授职称评审的技巧,多准备材料,为职称评审打好基础。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来完善,通过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质量,其中“外引”包括聘请企业优秀员工、技术专家来高校讲学或在校兼职教学;“内培”是定期组织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挂职训练、带领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等方式来使旅游管理专业的现有教师发展为“双师型”教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遴选一部分教师进入企业参与挂职训练,教师可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产业情况、运作流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自身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的知识、经验、观点等投入教学中作为实际训练的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也可组织一些教学、实践经验的旅游学骨干教师定期对学校的中青年旅游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引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为旅游管理专业快速组建出一支素质水平较高的实践教学队伍。

(五)加快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了能让学生在就业时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大学期间学生应通过实习熟悉未来工作流程,因此学生进行校内外的实习至关重要。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应该以模拟实验室为载体,使其能够满足基础性、过程性、功能性实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完成基本工程训练、技术技能训练等。如旅游管理专业除现有的旅游服务模拟实验室外,还应增设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工作相关的实验室。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在顶岗实习、实际工作中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此类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产、学、研的结合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也可以在基地进行科研合作、培训合作和资源共享,并引导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和科学的实践教学环境。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外长达半年的生产实习(后改为生产单位带薪顶岗实习)中,大多为国内企业。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应该增设国际品牌的实习单位,并且这些实习范围应该是旅游比较发达的地方,如杭州、厦门等旅游城市,这样既可以将桂林的旅游特征与实习地相比,又可以学习到国际品牌酒店的管理,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竞争力。

(六)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地方高校转型的趋势下,旅游管理专业应制定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方案,构建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型合作模式。

学校方面,采用各种聘用形式,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并将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与课程设置相关联。在对学生实习管理中不能单纯依靠酒店,可以派教师前往不少于1个月的实地指导,条件允许的可以实现教师轮流指导,既可以实现对学生实地指导,也可以使教师在生产单位实现挂职锻炼,为实践教学提供基础。

企业方面,在接收实习生来实习时必须清楚学生的角色,他们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实习生,要认识到学生具有的潜在价值,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更要为学生在酒店工作期间提供短期的职业规划,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尤其是重视学生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使其不仅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也为今后的就业起到引导作用。

旅游业在高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要能与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旅游市场发展相适应。要善于把现在面临的挑战变成发展的机遇,把培养出旅游行业需要的人才有机地纳入学校及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体发展建设中,从而实现学校、学科、专业和学生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羊绍全.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理念的旅游管理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4(2)

[2]李宪平.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9)

[3]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吉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JYJG2013006)

【作者简介】翟丽蓉(1980— ),女,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优化改革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