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
2016-11-02朱建芳
朱建芳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仅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思考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其视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发展和深入,教育更加重视阅读能力在学生综合能力中的作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常规课中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更应该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点,实时培养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这些都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下面我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如何通过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科学知识素养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教师本身应该具有过硬的阅读功底和专业的阅读指导技能,只有教师理解如何快速有效地阅读文章,掌握文章的叙述方法和表达内容,才能够将自身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对阅读的专业指导进行深刻的研读,掌握阅读技能和方法。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能因为自己是教师就不进行自我充实。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准确地解答,引导学生按照正确规范的阅读技巧进行阅读分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之前做到深入了解,对阅读教学文本做到心中有数,不管是课外书还是课本文章,都要做到通读详读,以便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鉴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人情世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在学生接触文本之前就告诉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主人公,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这对学生理解文章、掌握文章大意是大有帮助的。
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进行阅读训练教学
细节决定成败,阅读教学体现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细节中,例如,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句子的停顿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一句话乃至整篇文章的理解。阅读不仅是一项大工程,还是一项在零碎时间里磨炼出来的细工程,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训练体现到每一堂语文课上。例如,在学习《陶校长的演讲》时,教师在讲解时要特别注重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了解演讲的特点,在课堂上以多种形式的朗诵展开学生对文章的阅读训练,也可以采取排排合作阅读、两两竞争阅读等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个人竞争精神,又利用课堂时间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积极活跃的教学气氛中融入班集体大家庭中,参与了学习和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语文阅读体验,深入地了解文章,并激发了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
三、开展专业的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各种阅读资源
虽然在平时授课中教师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但毕竟时间短、见效慢,文本类型也比较少。要想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专业的训练,增加学生的文本阅读类型,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校这几年在这一方面做出了重大创新和改变,首先,定期组织图书漂流活动,图书漂流活动是一项对学校图书馆资源和学生家庭图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阅读活动,此活动是我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根据长期的工作经验和语文教学组的讨论研究决定的。活动其一是将学校仅有的图书资源进行轮流式传递阅读,采取各班之间图书种类不同,周一做交接的方式进行,各班做好交接前的记录工作,严格借阅制度和破损惩处制度等是图书漂流活动得以持续进行的保障;活动其二是鼓励学生自己购买一本图书捐献给班级图书架,做到“我有一本书,你有一本书,我们共有50本书”,使每个学生花一本书的钱,享受看50本书的待遇。这种做法不仅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图书资源,也是对图书资源的节约利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图书阅读中来。在图书资源和图书阅读活动得以有序开展的同时,还要组织好阅读比赛和检查等工作,帮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良好习惯,利用班会的时间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读书的心得和体会,通过比赛和演讲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更加具有人性化和科学化的阅读措施。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还会对学生的语文成绩以及其他学科的成绩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需要引起教师以及学校、家长的充分
重视。
参考文献:
[1]王观发.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J].新校园:中旬刊,2014(5).
[2]朱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界,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