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飑线的认识

2016-11-01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鲁北中尺度科尔沁

马 悦

(内蒙古通辽市气象局,内蒙古 通辽市 028000)

对于飑线的认识

马 悦

(内蒙古通辽市气象局,内蒙古 通辽市 028000)

介绍了飑线的基本特征、与冷锋的区别,以及飑线的形成背景,以期为正确观测和记录飑线提供参考。

飑线;特征;气象

飑线,是一种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暴、沙尘、阵雨,甚至暴雨、冰雹天气出现,还可出现龙卷风[1]。由于其出现时,可有多种天气现象伴随,所以,缺乏经验的观测员有时就把它忽略不计。

飑线,亦称“不稳定线”或“气压涌升线”,是大气动力学中尺度系统之一。通辽地区主要出现在春末至秋初的几个月里,经统计,通辽地区飑线与冰雹天气同时出现的频率,除舍伯吐、甘旗卡、保康3站较小外,其余各地没有质的差别。飑线是一种范围较小、生命史较短、与排列成带状十分狭窄的雷暴群同时出现,气压和风筝气象要素不连续的强烈的对流天气带[2]。

1 飑线的特征

1.1 雷暴高压 飑线后面一般有扁长的雷暴高压带(可能不止一个中心),高压的前沿就是飑线[3]。飑线过境造成的气压上升约2~5 hpa,在发展成熟的飑线前方常伴有中尺度低压,该中尺度低压与雷暴高压组成一对气压偶。有时在雷暴高压后方还伴有一个中尺度低压,由于它尾随在雷暴高压之后,故称为尾汽低压[4]。飑线之前天气较好,各种强烈天气发生在飑线附近及其后部。

1.2 温度 飑线两侧温度有明显的差异,有时温差可超过10℃。飑线后面常伴有明显的冷中心,其温度梯度通常为5℃/50 km,强的可达1℃/km。

1.3 湿度 飑线附近湿度变化明显,表现为飑线影响时露点温度(或相对湿度)上升,飑线过境后露点温度陡降[5]。有资料显示,1983年4月末发生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次飑线,露点温度梯度达10℃/50 km。

1.4 风 飑线两侧有明显的风向辐合,飑线前多偏南风,飑线后转为偏西或偏北风。飑线之后的强风速一般为每秒十几米,有时可超过40 m/s。

2 飑线与冷锋的区别

飑线与冷锋的区别,在性质、结构、天气飑线、移速影响范围、生命史、日变化诸方面都有明显差异。飑线与冷锋的区别见表1。

3 飑线的形成背景

飑线的形成可分为3类。

3.1 锋前飑线 常见于气旋暖区或锋前,以冷锋前最多,常与低空急流和低层湿舌相伴出现。如果大气层结不稳定,水汽充沛,又有高空槽和低层冷锋靠近,由于槽前气流的强烈辐散,可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从而导致飑线的形成。

3.2 台风飑线 主要在台风外缘右前方的螺旋雨带。具有强烈低空辐合和上升运动,气压和温度下降,风速和风向改变等特征,伴有暴发性阵雨、阵风等剧烈天气。

3.3 气团飑线 与锋面等天气系统无直接关联,出现在单一气团中的飑线。

表2 通辽市各站比例 %

表3 通辽市各年代比例%

4 小结

飑线虽然范围较小,但因其发生强烈,常常引发多种气象灾害,如大风、沙尘、降雨、冰雹等,造成牲畜受伤,甚至死亡。例如,1974年6月15日的飑线,在开鲁、科区、奈曼、左中等地区造成了冰雹,冰雹直径10cm,除了2.93万hm2农田受灾,打伤132人外,还打死200多头(只)牲畜。风沙和冰雹天气还可能对草牧场造成损毁。例如,还是1974年6月15日的飑线、冰雹造成开鲁县伊哈他拉苏木大面积草场损毁。

通辽市的飑线多发生在春末夏初,此时降水量少,土壤含水量差,干旱严重。飑线引起的大风常常造成牲畜走散、丢失,牲畜棚圈损坏,有时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并使墒情下降。飑线引起的沙尘天气也可造成牲畜走散丢失,还可造成草原的沙化和牧草的损毁。虽然飑线发生时间较短,但对牧业生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甚至是严重的。飑线引起的恶劣天气和温度的剧烈变化对老、幼、弱、病牲畜度春增加了困难,同时对接羔保育不利,是幼畜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因飑线是由许多排列成带状的雷暴群组成的,故当其到来时,线前多偏南风,线后转偏西或偏北风。飑线后的风速一般为每秒十几米,强时可超过40 m/s。因飑线两侧有明显的风向辐合,所以沿飑线及后部高压区内有雷暴、阵雨和冰雹(大冰雹主要落在飑线附近,小冰雹在飑线后雷暴高压内核靠近飑线的暖区内)、龙卷风等天气出现。降水区多在飑线后,而飑线前天气较好。飑线两侧温差可超过10℃,明显的冷中心位于线后。

飑线引发冰雹、大风(瞬间风速8级以上)天气是极具破坏性的。1959—2015年的57年中共出现49站(次),具体日期和所在气象站如下:1960-06-20保康;1960-08-28科尔沁;1963-06-08科尔沁;1964-07-26巴雅尔;1964-08-31大沁他拉;1967-07-14大沁他拉;1968-07-25保康;1971-06-22库伦;1972-08-29 科尔沁;1974-06-15 开鲁;1974-09-22库伦;1979-06-06科尔沁;1979-08-04鲁北;1980-06-13青龙山;1980-06-14青龙山;1980-07-21青龙山;1982-07-19鲁北;1983-05-06大沁他拉;1984-05-27大沁他拉;1984-08-25开鲁;1985-04-18库伦;1985-04-22库伦;1985-06-07青龙山;1985-08-10鲁北;1985-08-12大沁他拉;1986-07-08大沁他拉;1986-08-27甘旗卡;1987-07-18巴雅尔;1987-07-21青龙山;1987-07-21大沁他拉;1987-07-21开鲁;1989-07-10鲁北;1989-07-21舍伯吐;1990-07-06大沁他拉;1991-07-02科尔沁;1991-07-09甘旗卡;1991-07-09青龙山;1991-07-19青龙山;1991-09-02科尔沁;1995-06-22开鲁;1996-06-10大沁他拉;1997-07-14青龙山;1997-08-13科尔沁;2001-07-01鲁北;2001-07-29青龙山;2002-08-29鲁北;2005-07-25巴雅尔;2010-07-18舍伯吐;2013-05-19青龙山。

对上述49个气象站资料进行统计,可以得出以下2点结论:

一是地区上,以青龙山、大沁他拉出现频率较高,上述2站分别占总数的20.4%和18.4%;保康、舍伯吐、甘旗卡出现频率较低,上述3站占总数的百分比均为4.1%,其余各站居于上述站点之间(见表 2)。

二是时间上,以20世纪80年代出现频率较高,占总数的36.7%,70年代和90年代出现频率次之,分别占总数的18.4%,60年代和21世纪初的10年出现频率第3,分别占总数的10.2%(见表3)。

[1]陆汉城,杨国祥.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寿绍文,励申申,姚秀萍.中尺度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1.

[4]朱炳海,王鹏飞,束家鑫.气象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5]陆忠汉,陆长荣,王婉馨.实用气象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P458.2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11-0059-02

2016-10-21

马悦(1987—),女,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气象地面观测工作。

(责任编辑:赵景娣)

猜你喜欢

鲁北中尺度科尔沁
流泪的羊
四川盆地极端短时强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组织类型
南海中尺度涡的形转、内转及平移运动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尺度涡检测技术及其在声场中的应用
基于高分辨ROMS模式的黑潮延伸体次中尺度涡各向异性析分
科尔沁永恒的眷恋
一些羊
科尔沁情
美丽的科尔沁
鲁北举办“巾帼心向党·建功在鲁北”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