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路径探讨

2016-10-31曹钰万文静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一体化

曹钰+万文静

◆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区城乡商贸一体化建设获得长足的进展,但少数地区依然存在规模小、流通方式落后等问题。因此,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商贸流通规划、建立高效的流通体系,从而为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本文从商贸流通发展产生的影响出发,深入分析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开发特色产品、制定合理发展规划等措施,以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产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城乡商贸流通 一体化 发展路径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建设对提升流通效率、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由二元经济结构转为现代经济结构的关键点。城乡商贸流通发展过程中必须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农村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人口、产品、生产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发展。商贸流通业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窗口,促进流通业发展能有效解决城乡市场分割情况,改变过去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确保经济增长可以包容城乡市场的共同繁荣。本文从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产生的影响入手,分析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以实现城乡商贸的相互融合、互动发展。

新形势下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贸流通业对促进消费、推动城市化进程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贸流通作为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窗口,也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商贸流通业是城乡发展的先导性产业,通过商贸流通产业的统筹发展带动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步伐。商贸流通业是各类生产要素集结、整合的载体,对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运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中,商品流通主要由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基本生活用品等组成,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不仅能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也能改善农村发展现状,对提升农民经济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世界经济疲软的发展背景,扩大内需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成为我国重点发展方向。为加强城乡间的商贸流通和经济发展,严格按照一体化发展原则建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商贸流通体系。随着农村机械化水平提高,更多的农村人口得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如何提升农村劳动力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不仅能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而且为这些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从而提升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步伐。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完善程度是判定城乡经济是否协调、统筹规划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但我国因长时间实行二元经济体制,导致城乡间的经济交流暴露出信息不对称、商品与流通不协调等情况,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效果。城乡商贸一体化的发展能从根源上杜绝上述问题,借助获取信息快,紧抓市场发展规律,从而为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对推动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更加明显,城乡商贸流通业在商业网点、业态结构、消费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城乡市场严重分割、流通渠道不通畅,严重制约城乡商品流通的效果。影响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因素较多,主要分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就是制约城市和农村流通产业发展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现状、流通组织化程度等因素。城乡商贸业是根据当地及周边地区内在需求,建设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商品流通体系。在城乡商贸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城乡消费需求和消费指数实施调研,只有明确内在消费需求后才可实现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提升商品流通效率,拉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内在需求是影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关键因素。

流通组织作为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涉及城乡商贸流通间的商品流通、经济往来、资本、技术等要素,上述要素对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流通组织规模也是制约社会资源分配的主要因素,流通规模较小,不仅会加大城乡之间商品流通风险,也会增加商贸流通成本,从而对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是影响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因素。为尽快建设商贸流通体系,各级政府在财政、资金等方面给予很大的支持。近些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已迈入稳定发展时期,从而加快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步伐。我国政府通过补助或补贴的方式划拨适量的财政资金,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确立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自发运作成为调解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手段。城乡商贸体系是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途径,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可借助市场已有的调节机制淘汰劣质产品,从而提升城乡商贸流通质量和效率。同时,把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城镇技术资源等要素相互结合,确保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恰当的政府干预不仅能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体系运行效率,也能提升商品流通组织发展情况,进一步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在构建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中,政府部门必须合理控制干预程度,防止对市场调节机制引起的冲击。

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现状

(一)城乡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完善。从城镇方面来说,快速建立消费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等,逐步发挥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从农村方面来说,部分农民尝试脱离土地,对农产品市场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完善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城乡之间市场个数和规模城乡增长趋势,说明新形势下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能缩小城乡之间经济差异,带动该地区的发展。由表1可知,我国城乡市场规范规模已经基本形成,能有效分配社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发展。

(二)流通组织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随着城乡之间交流深度增加,市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流通组织无法适应商品运输需求,大型物流企业及时发现商机并参与商品流通工作中,能有效提升商品流通效率。商品流通组织主要为大型物流企业,以私营与个体组织单位为辅,流通组织呈城乡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不同地区努力探索新的流通组织形式,采用配送、连锁、总经销等方法销售产品,超市、便利店等连锁经营点已经遍布农村地区,为方便农民群众的生活做出了贡献。

(三)城乡居民收入日益增长

随着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之间的交流程度明显增强。基于市场需求刺激下,城乡居民收入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由表2的统计数据可知,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收入比为2.74∶1。依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这两项收入水平差值连续两年下降程度低于3倍,成为15年以来的最低数值。

自2010年开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值多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由上年的3.33倍下降低至3.23倍,2011年下降至3.13倍。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0.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4566元,比上年增长12.6%。2013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956元、8897元,收入比值比2012年有所下降。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约为2.93∶1。以上统计数据说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大幅度增长,对改善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刺激消费、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各地区商贸流通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完善。但是,部分地区因城乡商贸发展不均衡,缺乏健全的商贸流通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

(一)商品流通成本过高

目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虽已建立以大型物流企业为主体,私营、个体为辅助的流通组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缺少高效的管理机制,时常出现恶性竞争、暗箱操作等问题,严重影响市场正常运行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商品流通成本。同时,如果企业积压大量的过时产品会面临市场淘汰的命运,城乡之间的交流也会受到相应制约。

(二)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综合竞争力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多数大型专业零售超市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市场占有率和份额呈现大幅度下滑,在拉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所限制。与国外的专业化超市、卖场相比较,国内城乡商贸流通市场出现综合竞争力薄弱的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市场管理不规范、发展规模小等。因此,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中市场综合竞争力薄弱成为重要问题。

(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经济持续增长多数依赖规模经济产生的影响,商贸流通呈现城乡、地区市场分割的特点。城乡之间不论是批发业、零售业,其所配备的基础设施存在明显差异。相比较而言,城市商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数量多、功能完善,但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乡村商贸流通的发展。

商品流通渠道是保证商品流通的主要载体,流通渠道不仅影响商品流向、流量,流通渠道对商品是否顺利流通也产生重要影响。城乡流通渠道也存在明显差异,城市流通网点较多,信息通畅;但农村流通网点较少,交易成本较高。同时,农村商品流通经营主体实力薄弱,经营规模小,享受国家各项支持政策的机会较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更加明显。

(四)现代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构建中缺少科学合理的信息交流平台,现代信息化程度不高,各自为政的局面尤为明显。信息不对称严重制约城乡商贸流通发展步伐,从而导致农村商贸流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镇发展速度,城乡市场发展活力较低,严重影响该地区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情况。

(五)城乡商贸流通组织化程度低

流通组织作为商贸流通的主体,是商品由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转移的重要载体。商贸流通组织主要由实体组织、中介组织构成,从实体组织角度来说,城市流通主体为中小流通企业。随着家乐福、沃尔玛等国外流通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基于上述情况下,多数大规模的商贸流通企业将重点放在争夺市场份额方面。加之进入农村市场盈利空间小、流通成本高,导致部分流通企业不愿意打入农村市场。部分小型零售企业因缺乏合理整合,规模及实力无法扩张,进入农村市场困难加大。现阶段,农村流通实体组织多数为个体商户、专业合作组织,零售网点较少且分散,经营方式落后,所经营的商品质量缺乏有效保证。流通中介组织缺少合理的规划,组织管理过于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同时流通中介组织灵活性较差,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薄弱。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实现路径

近些年,我国商贸流通业迈入逐渐稳定、繁荣的时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升级转型的步伐。但其整体上依然无法摆脱“发展水平低、规模小、管理散乱”的状况,企业现代化水平无法满足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针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提升商贸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滞后成为制约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重要问题,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需配置完善的市场设施和基础设施,加快城乡地区交通干线改造及扩建工作,逐步升级商贸市场及周边乡镇地区的交通设施,加快农产品储藏、运输等设施建设。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城乡流通市场服务的协调工作,整合城乡服务资源,建立面向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信息网,为农民提供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推进城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二)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城乡商贸流通发展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为保证政府支持、农村消费者、企业投资三方达到效用最大化,不仅要考虑所选择的产业、空间优化情况,也要政府积极参与、合理规划和消费者的大力支持。城乡商贸发展规划必须关注公众的利益和社会公平,完善城乡的功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提升居民日常生活质量水平。城乡商贸流通发展规划是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在城市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城乡商贸流通发展规划不能只停留在理想状态,必须看到其实际对象。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确保规划能够较好的贯彻落实。城乡规划必须按照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由重视城市发展转向合理协调城乡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向着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方面发展。统筹规划市中心商业区、县中心商业区、城镇和农村各商业网点,健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重点培育大、中城市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商贸流通产业升级,提升城乡商贸流通业的覆盖率。

(三)开发独具特色的产品

针对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市场竞争力薄弱的情况,政府部门应给予积极引导,不断规范市场管理和运行秩序,借助现代化管理形式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同时,政府扶持、引导流通过程中的特色产品,提高产品自身的经济附加值,组成独具特色的商品生产、流通市场,从而改善流通市场综合竞争力。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二元经济结构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内容,因此打破二元经济结构成为农村与城市一同发展的基础。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是否建设成功,关键点在于商贸流通主体能否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应合理调动商贸流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使农民组建规模化的生产团体,改善农户生产分散情况,为发展商贸流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使各类生产要素、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从而降低商贸流通中的交易成本,为合理配置商贸流通主体资源、创设合理的物流体系结构提供重要支持。

(五)提高城乡商贸流通组织化程度

目前,各地区依然存在恶性竞争、不规范操作等加大商品流通成本的问题。因此,需要我国政府出台规范的行政法规约束流通组织之间的竞争,引导企业借助合法兼并、重组等方法提升自身发展规模和竞争力。形成完善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品流通成本,为壮大流通组织、企业树立良好口碑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加快对传统合作组织的改造工作,有效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商贸流通中的作用。

(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基础设施是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创建促进城乡商贸发展的各类信息网站,使得农业信息数字化、商务化,提升城乡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服务范围,确保国家发布的信息能够及时传递予农民,为农民提供合理的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尽快建设农村流通市场和网络,建设完善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提高产品生产规范化、组织化和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有效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同时,相关机构要及时收集农民消费需求等信息,将收集的信息向全社会发布。强化建设地区各条主要交通干线的改建、扩建工作,逐步修缮商贸市场内部及周边乡镇的交通设施,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做好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政府加大对农村流通业发展的重视,促使农村快速建立大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改革过去农产品市场规模小、散乱、管理效率低等状况,合理调整市场的结构,做好相应的统筹规划,提升市场组织化管理程度。

(七)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个行业信息化发展提供重要条件。让各个商贸行业的人,可以足不出户掌握国内、国外市场行情。不管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可能这些国家的科技实力有所差别,但其对各种产品的研发敏锐性非常相近。因此,各类产品的研发也会因互联网及其情报机构得以第一时间公告在网上。

工业品、农业品市场交易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共享等方面,因此改善农产品交易效率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网。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对节省农户市场交易成本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无法满足农民和农业的发展需求,农户采用分散经营模式严重制约其对信息的搜寻和利用。通过信息网络统一发布信息,辐射强度加大,方便农民根据市场预测找出市场产品、时间空档。合理调整农产品淡季旺季上市时间和数量,从而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同时,借助信息网便于农民及时了解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发展情况,调整商品流向及流通数量。

结论

综上所述,统筹城乡商贸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构建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点。目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发展过程中存在二元经济结构障碍、缺少健全物流体系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逐渐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异,提升城乡商贸流通效率,从真正意义上迈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时代。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一体化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