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路径与策略

2016-10-31教授左宇珊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01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流通

■ 熊 涓 教授 左宇珊(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50001)

浅论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路径与策略

■ 熊涓教授左宇珊(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01)

在现代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商品服务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说商品服务贸易的流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应该不断致力于完善商品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相互联系,以此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策略之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将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而第三产业中则以服务业为主,商贸流通产业又是服务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所以应该更加重视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这是稳定经济的基本要求。

商贸流通业发展路径发展方式转变

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量的增加,商贸流通产业也需要创新性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商贸流通产业在新兴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关联着其它产业的发展,有发展就必然会存在缺陷,只有不断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繁荣。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着重阐述了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如何突破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使其步入正确的发展路径,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商业越来越发达,且商业形式也逐渐由传统的线下商业逐渐发展到线上商业,这大大的提升了商业的发展速度,也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机会。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表现在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商贸流通产业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一)竞争能力较弱

从产业形式上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在服务业中属一个重要的产业,但相关体系以及发展策略还未有效建立,因此在竞争力上明显不如其他国家,这也是造成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商贸流通业确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突破,使经济水平又上升了一个新的档次,但是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市场范围是有限的,需要不断开拓才能实现发展。而与其它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在竞争力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之处,这也是在经历了一段发展期后重新回到停滞状态的原因。我国专门从事商贸流通的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大型企业寥寥无几,所以在整体组织上缺乏有效监管,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建立起一个相对有效的市场体系。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些问题还没有凸现出来,而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转型,潜在的机遇与挑战已经成为当前改革商贸流通产业结构的关键。

(二)在发展过程中具备一定潜力

不可否认的是,商贸流通产业是具备强大生命力的产业,只要找对方法,作出正确决策,就能够突破现有的产业缺陷,实现现代化发展。自从我国经济发展愈发兴盛,促进了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不再依赖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也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二产业所带来的效益,所以第三产业应运而生。这一产业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其中涵盖与服务业相关的诸多产业,而商贸流通在服务业中称得上是最主要的一个产业。没有商贸流通,就无法实现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商贸流通的发展与城市化建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商贸流通所带来的收益也就越大。因此,加强城市化发展有助于对商贸流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条件。我国政府也在发展第三产业上提供了开放性的政策,可以说这是发展商贸流通产业的大好时机。

以汽车零售产业的发展为例,我国在2014年的增长额度要高出上年的35%,其它产业也是如此,家具类以及建筑装潢类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除了城市经济发展外,农村地区也是改革的重点,实现共同富裕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实现共同增长。在“三农”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片大好。由此可见,商贸流通产业在我国还是具备极大发展潜力的,只要找准定位,寻求正确的发展路径,就能够实现良好的增长,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同时,这也是激励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有力竞争的重要途径,相信通过不断的改革,一定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产业蓬勃发展。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路径与评价方式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构建符合我国商贸业发展的路径与评价方式。在此,本文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入手,分析评价指标设置的依据。

(一)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就要努力使其走出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瓶颈时期,并且将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从发展的整体方式上进行变革。根据多方面的发展经验表明,商贸流通在整体的发展形势上需要进行相应变革,要遵循科学性的发展原理。在现代化的今天,科学性是指导一门产业或是学科的重要指示性原则,在每一个产业学科中都具有这样一种原则,因为从整体上进行分析,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商贸流通发展的质量,所以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指标十分必要,这是对商贸流通进行合理规划的前提条件。从评价指标中,可以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整合,进而推导出相应的结果,同时这一成果还能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评判依据。在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可行性以及系统性的原则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评价指标的建立,在有限的指标中选择最为合理的一种进行评价,最终就能够使商贸流通得到优化发展,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设置评价指标的依据

商贸流通产业中主要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原则,因此在这一依据的基础之上,要想进一步实现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对上文中所论述的评价指标进行设置。一方面,商品是具有价值以及使用价值的产品,在流通环境中,商品才能凸显出这两种价值,因此完善流通环境可以促进商品价值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商贸流通领域中,当前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流通形式,一种形式为外延型,另一种为内涵型,这两种形式的商品流通都能够展现出商品的价值所在。而为了具体细化商品发展的方式,又在这两种流通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为集约型以及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与商贸流通规模以及产出息息相关的,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在商贸流通领域中,只有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稳定增长,同时这也是树立系统性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三)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结论

建立系统性的评价指标需要从以下方面得以落实:首先是建立起一个与商贸流通相关的数据模型,我国在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从中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时代的变迁,产业化发展道路也呈现出不同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对促进产业结构的完善以及实现商贸流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影响商贸流通产业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不同的技术水平以及资金的投入等,都会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改进。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技术要素并不是直观显现出来的,而是在实际应用中凸显出来的,所以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隐形要素,但是这一要素在商贸流通中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国相关的经济学家通常运用“索洛余值法”的方法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估。事实证明,这一方法也是十分见效的,在这一方法中,可以将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数据逐一体现出来,进而能够通过数据的变化作为发展第三产业,即商贸流通产业的重要依据。

通过建立数据分析的模型,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高潮期与低谷期,并且以这些数据为前提,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阶段,这一模型的建立十分必要,从中可以推断出,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间段中,我国经济主要呈现出持续走高的状态,个别年份中会有一些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经过宏观调控后,这一下滑的趋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才会越来越重要。基于这一情况,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不断的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式,在正确的发展路径中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受到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实际上对商贸流通产业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引起流通过程中的波动,但是另一方面,没有波动就不会实现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新时期中,实现商贸流通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是进一步增加资金的投入量,稳定各种因素对商贸流通带来的影响。相信在这样的条件下,商贸流通产业一定会尽快突破瓶颈期而实现较快增长。

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策略

实现商贸流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出发,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入手,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入手,从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入手,通过各个途径都能够有效解决商贸流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通过不同手段或是途径发展这一产业,最终使其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笔者主要提出以下两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从政府的投入力度入手

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政府主要起到控制整个产业的作用,使其不偏离正确发展的轨道,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想要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更进一步,那么就要增加政府对这一产业的投入力度,不仅包括资金上的投入,同时还要加大人力、科技以及其它各方面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商贸流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在整体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对商贸流通产业进行有效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为其提供一个更加适合发展的经济空间,同时还能够在政策上为商贸流通产业提供有效保障,这一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有效提升。不仅如此,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会更加具有实力。在我国政府的正确指引下,环境的改善主要从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是硬件上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外部发展环境的改善,只有做到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整体上的调控,从而使得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必须要通过政府这一“有形的手”,实现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

(二)不断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渠道,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商贸流通行业之所以能够保持高水准竞争能力,其关键就在于不断地推出新型的商业业态以及商贸流通企业组织方面的创新。我国也应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企业自身和商贸流通业的形态方面进行共同创新。在流通业形态的创新方面既要包含物质技术手段的创新,同时也要包含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具体的创新手段中,可以不断增加商贸流通业的信息化投资,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从当前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其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逐渐完善,我国商贸流通业会越来越发达。另外,我国政府也应结合当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对商贸流通业的结构改造和升级,通过提高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提升整个流通产业的整体水平及竞争力,才能为我国的总体产业结构带来更好的推动效果。

1.谷艳平.巴中市商贸流通业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宋则.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32)

3.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8)

4.王菊红,郝正亚.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先导作用、约束机制与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4(16)

5.张丽霞.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16(4)

6.关冠军.我国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的关键因素与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6(6)

7.李媛.我国商贸流通业结构对市场效率影响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5(18)

本文是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软科学)项目(GC13D108)的阶段性成果

F724

A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流通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