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探讨

2016-10-31孙丽霞

关键词:风险管理常规化疗

孙丽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肿瘤科,北京 朝阳 100015)

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探讨

孙丽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肿瘤科,北京 朝阳 100015)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3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理;风险管理;恶性肿瘤;化疗;不良事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务人员对临床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护理风险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患者造成伤害的所有不良事件。据康常艳等[1]等研究32例肿瘤患者化疗后实施护理管理,发现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0.81%,远远低于常规护理组,这与本研究统计结果一致,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排除意识模糊、存在精神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所选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含34例,其中

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男女各19、15例,比例为1.27:1;年龄33~58岁,平均年龄(45.12±5.19)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为研究组,其中男女各17例;年龄31~59岁,均龄(43.10±3.96)岁。经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案如下[2]:(1)识别风险,识别可能出现不良事件的环节以及易引起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2)评估风险,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病情以及化疗情况,评估其预后结果;(3)护理风险管理措施:a,定期培训护理人员,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杜绝因护理失误引发的不必要风险。b,针对可能出现不良事件的环节提前做好预防措施。c,严格执行护理记录写作,做到引发不良事件的可追溯性。d,密切监视,详细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引发原因,并做出相应的护理急救措施。e,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与患者亲切交流,设身处地地了解患者需求,通过不断鼓励与安慰患者缓解其焦虑情绪。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所有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并接受相应护理后,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分别统计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人数,比较患者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对所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并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14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组总数×100%)为94.12%;对照组非常满意6例,满意21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为79.41%,两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3.776)。

2.2 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化疗已逐渐发展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肿瘤患者自身体质以及化疗过程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等原因,不良事件的控制仍是医学界一大难题[3]。护理风险的危险因素包括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以及自伤自杀倾向等[4],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参考文献

重视护理风险的管理,加强护理人员化疗相关知识培训,能够根据发生情况及时进行急救措施;预防院内感染,通过规范陪护制度,限制探访时间等方式进行保护;加强患者心理护理[5]。经本研究统计,研究组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经化疗后主要出现药物外渗、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静脉炎以及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 康常艳.32例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管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106-107.

[2] 葛利越.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恶性肿瘤化疗不良事件发生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5):574-577.

[3] 高鹤丽,白春梅.老年肿瘤患者化疗风险评估[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36(5):551-555.

[4] 邓本敏,徐灵莉,李真华,等.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48-3450.

[5] 许 萌.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198-19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6.03.156.02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常规化疗
常规之外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跟踪导练(二)(3)
别受限于常规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