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2016-10-31姚岚
姚 岚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荆州 434020)
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姚 岚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 分析和研究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心肌梗死患者68例,将其根据入院号尾数奇偶随机分组,分为PDCA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常规组患者行心梗常规护理;PDCA组心梗常规护理同时应用PDCA护理,将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PDCA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少于常规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评分、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控制心绞痛发作,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PDCA护理;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心绞痛发作;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心肌梗死患者68例,均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可配合本研究量表填写和调查,精神、神志、认知正常。将合并感染、恶性肿瘤、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脑出血、认知障碍、精神病患者排除。将其根据入院号尾数奇偶随机分组,分为PDCA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34例常规组患者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3.46±8.12)岁。34例PDCA组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3.91±8.11)岁。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等方面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心梗常规护理:给予常规用药指导、生活注意要点指导等。
心梗常规护理同时应用PDCA护理:
计划阶段(Plan,P):成立PDCA护理管理小组,分析影响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质量的因素,并调查患者基本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心理状态、疾病、用药情况、年龄性别、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程度等,并明确患者护理需求,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和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改进措施,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成立以护士长为首的监督小组,对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管理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考核。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心肌梗死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奖金和绩效工资分配,以激励工作热情[3]。
实施阶段(Do,D):按照P阶段制定的改进措施认真落实计划。监督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及时汇报心肌梗死护理改进工作的实施进展,通过健康手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一对一、面对面等形式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包括心肌梗死发病机制、用药、预后、不良反应、急性期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的用用等,并加强对患者健康生活行为的指导,使其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并实施心理护理,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配合度。
检查阶段(Check,C):监督小组和护士长查房时,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鼓励患者和家属及时提问,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及时了解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并一起商讨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处理阶段(Action,A):根据C阶段的分析结果,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较为薄弱的因素和环节进行处理。组织护理人员集中讨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学习先进经验等,对心肌梗死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完善护理计划,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满意率(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进行对比。
参考美国斯坦福大学慢性病教育研究中心研制的自我效能量表评价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共有症状管理自我效能(4个条目)、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2个条目)2个维度,包括6个条目,以1分表示毫无信心,10分表示完全有信心,条目得分范围0~10分。各条目平均分反映自我管理行为的水平,得分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行为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行对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PDCA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比较
干预后PDCA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评分、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满意率比较
PDCA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n(%)]
注:与常规组对比,*表示P<0.05;
组别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满意率PDCA组25(73.53)5(14.71)4(11.76)30(88.24)*常规组15(44.12)8(23.53)11(32.35)23(67.65)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PDCA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少于常规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评分、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提示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控制心绞痛发作,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1] 黄松霞.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90-2592.
[2] 宋广玉.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29-130.
[3] 张万秋,丁美红,阮中宝,等.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5950-595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692.5
B
ISSN.2096-2479.2016.03.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