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供销社为例

2016-10-31胡善珍教授王伟浩副教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合肥230601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供销社供销安徽省

■ 胡善珍 教授 王伟浩 副教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合肥 230601)

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供销社为例

■ 胡善珍教授王伟浩副教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合肥230601)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安徽省供销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供销”发展思路,聚力培植新业态、创新电商新模式、培育电商新人,实行网络覆盖到村级小店,提升农村流通业的信息化、科技化程度,有力提升了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供销社农村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

顺势而思,发展电子商务是时代趋势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和商业流通方式,对传统的实体商业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力。近五年来,电子商务销售规模以平均每年63.6%的速度递增,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计划经济时期主要负责农村商业的供销社仅靠“坐店经营”、“店面销售”已无以为继,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将传统商业模式面临挑战。靠供销起家、以流通为业的供销社,究竟该按怎样的方向去发展。挤不进电商行列中,就可能被时代抛弃,触不触“电”决定企业生死,进不进“网”关乎发展未来。

安徽省供销社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供销总社《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认识到“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制定了很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措施办法,政策利好不断,支持力度空前。对供销社来说,构建新常态下现代流通业迫在眉睫,转变发展观念,提升现代流通业的信息化、科技化程度,必须顺势而思、顺势而策、顺势而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就是时代趋势。

在此基础上,安徽省供销社对全系统进行了“电子商务”的专题调研。经调研得知:全系统共有电子商务企业近40家,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160余家,电子商务交易额20余亿元,仅占全系统销售总额的1%左右,发展和成长空间较大。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加深,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各类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农业领域成为电商新热点。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企业纷纷布局农村电商,加速向农村延伸,供销社传统经营领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安徽省供销社提出坚持“市场运作、行政推动,突出特色、加快推广,重点推进、示范带动,开拓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根据农村商业的特点,提出实行农业信息化战略目标,搭建服务三农综合平台,积极实施电子商务“惠民工程”。力争三年左右的时间,发展30个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培育30家电子商务规模主体,电子商务年交易额300亿元以上。在全省系统建立起以全国供销总社电子商务平台、省级平台和各地市县区域型、专业型平台相互融合,设有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层社等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电商格局。率先在“五个一”建设(搭建一个服务平台、组建一个电商公司、筹建一个电商协会、实施一项改造工程、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方面做出成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多层次电子商务平台融合发展,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构建具有供销社特色的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创新农产品现代化流通链,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顺势而谋,聚力培植引领发展新业态

加强“安徽网上供销社”平台建设,积极开展“网上供销进万村”,打造指尖上的供销社。以“互联网+供销社”为实现形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各级供销社企业电子商务业务提供免费对接的平台支持。电子商务高效便捷,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为此,安徽省供销社成立农仁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由辉隆股份、省供销总公司、中科院物质院、中科院创新院联合出资,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主营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处理和电子商务服务。辉隆股份负责品牌+网络+资金;省供销总公司的公信力+系统资源;中科院物质院的技术支撑+人才培养;中科院创新院的项目+政策孵化,这是基于共生营销、优势互补理念的强强联合的协同创新。

安徽省供销农仁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农”为圆心,整合涉农行业和系统资源,立足于“惠农兴农,立仁至仁”的为农服务宗旨,坚持以农村、农业、农民为服务对象。一是农业生产者,特别是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农人;二是农业消费者,即城乡居民、各类团体;三是涉农单位,如农资生产经销商、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其它涉农服务企事业单位。坚持以造福“三农”,让生产更高效、生活更美好为使命,打造一个有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多种服务,集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服务平台。建成全省供销系统的电商服务平台,打造指尖上的供销社,进而走向全国,面向世界,成为最优秀的农业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借势而为,倾力探索电商发展新模式

安徽省供销社鼓励系统内企业及企业集团借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之势,倾力探索电商发展新模式。如:蚌埠市供销社通过政府支持、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形式,先后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高。他们认为在发展电子商务上,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搭建什么样的平台,将决定着电商业务的成败及供销社的长远发展。经过广泛调研、综合权衡,最终确定与杭州云舍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合资成立安徽新供销聚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采用“P2R+O2O”相结合的创新电子商务模式,经实践探讨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采用P2R与O2O相结合的创新电商模式

安徽蚌埠新供销聚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采用P2R与O2O相结合的创新商业模式,打造现代化农产品流通链条,即厂家通过聚超网平台展示商品信息,零售店通过聚超网平台进行采购,厂店双方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简称“聚超电商模式”。通过智能物流系统的配合,将社区超市和手机超市结合,实现网络下单30分钟内送货到位,最终形成生产商、零售店和消费者云对接、云服务的供应消费格局。目前加盟店近2000家,月销售额达500多万元。聚超网将视角聚焦到终端小店,为其免费制作网站,让小卖部也能运用电子商务。消费者通过聚超网可以在所处位置周围迅速搜索出有哪些小店在售自己所需的商品,以便利、便宜、安全、及时、所想所见即所得的购买方式,获得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

(二)利益兼顾惠民生

P2R的创新电商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从生产商到零售商的一站式服务。即:聚超网将商品以一级代理甚至是出厂价直接对接零售店,在保证100%正品的同时,免费提供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后台经销管理、网络订单管理、网络收银、财务管理及物流配送等多重服务。生产厂家只需对接聚超网即可一步到位,彻底解决了多级代理体系难以有效管理、各级代理之间恶性竞争、市场价格难以掌控的痼疾。这样,小店多赚钱,消费者得实惠,实现了三者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流通各环节的成本,从而使消费者能够买到更低价格的同类产品。这种便捷、高效、质优、放心可追溯的电子商务模式,既兼顾了供应链各环节经营者的利益,又惠顾了消费者利益。它既是现代流通业的一项新网工程,也是一项更高意义上的民生工程。

凤凰安徽以“小卖部也能玩电子商务”为标题做了专题报道,农民在家里点点鼠标,动动手机,“米面粮油酱醋茶”一会儿就能送到家。蚌埠市供销社聚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社区实体零售店和供销社物流配送体系,以网上销售带动门店销售,以门店销售支撑网上销售,“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互动促销,实现零售店能从生产商处直接进货,省去中间流通环节,消费者能从零售店购买到最便宜的商品。

(三)资源整合成本低

在渠道系统的构建上,采取渠道成员不同程度的联合经营或一体化经营,由供销社、聚超网、城乡小超共同开发新的电子商务营销机会。规避了开设专卖店投资大且竞争对手多、开网店专业人才要求高且推广难度大以及全国铺货难、传统卖场进驻费高的缺点。自建超市和网点,综合房租、装修、进货、物流、人力等各项成本,十多万的投入最多建起一家村级网点,百万级的资本也就覆盖一个乡。聚超网采取将现有小店发展为加盟店的方式,供销社无须投资,就建立起了直达社区、农村的实体店网络。通过资源整合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了优势互补、成本节约;真正做到了互利互惠,资源整合成本低,带动了电子商务发展。

(四)责任分担降风险

安徽蚌埠供销社采取与聚超网合资成立公司的方式运作电商。这既不是各种“馆”上“租店”经营、风险自担的模式,也不是“乡村淘”等自建平台、巨资投入的模式,而是聚合供销社的线下资源和聚超网的线上优势,缔结利益共同体,有利共享,有责同担,避免了重复建设,有效化解了投资风险。

乘势而上,全面提升服务三农的新格局

供销社根在农村,为农服务是宗旨。办一切事情,做一切工作,最终都要通过是否增强了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来检验。通过培育发展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将电子商务应用到现代流通全过程,强化供应链管理,整合上下游资源,融合业务流程,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推动系统内各级供销社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信息化水平,有力提升各级供销社企业为三农服务的综合能力。

(一)打通最后一公里,网络覆盖村级小店

安徽省供销社利用城区成熟的运作模式,对接县级、村级零售店,最终实现网络全覆盖。即建立城乡贯通、双线运行机制,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形成城乡一体、上下贯通、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格局。以农村商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把供销的原有主营业务抓回来。如作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桐城供销社,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建有桐城电商产业园、阿里巴巴桐城产业带等适应当地特色和农民需求的区域电商平台。现系统内有3家企业和20多家专业合作社“触网”,200多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入驻平台,扩大网上销路。其中,雪花池电子商务公司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订单农业为支撑,打造农产品、生鲜食品经营亮点,着力构建“生产基地+订单收购+加工包装+线上线下销售”完整产业链,将“农夫商城”线上资源与供销社网络实体进行整合嫁接,以B2C、O2O形式完善拓展交易功能,以“一村一点”开设村级电商服务站,形成网格化电商布局,成为打通电商进农村对接“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载体。

(二)改造村级店,为农民提供足不出户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安徽省供销社积极构建“智能社区综合服务电子平台”,开展“网上供销进万村”。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社的信息化改造,结合电子商务发展和农村居民实际需求,充实经营服务内容,主动承担电商代购代售、快递代收代发、信息收集发布、家电维修、养老、医疗、保险、中介等服务功能,努力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延伸服务终端,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此外,各地供销电子商务平台主动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在村级电商服务站设立惠农金融服务室,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成为金融机构服务下沉延伸的有效载体。村级电子商店为农民提供足不出户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为构建集社会服务、公益服务和经营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子服务平台提高了技术支撑。

(三)创建电子商务研究院,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育

安徽省供销社要求各级社要加大电子商务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引进,招贤纳士,优化人才队伍。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端电子商务人才到供销社创业发展。同时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展电子商务专题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懂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县以下的农村电商发展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知识农民、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的技能培训,打造一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农村电商队伍。拟以安徽省财贸职业学院为依托,创建安徽供销电子商务研究院,积极为系统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努力成为全省系统电商发展的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创业基地。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

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供销经字〔2015〕1号)

4.安徽省供销社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

F713

A

猜你喜欢

供销社供销安徽省
温存记忆的供销社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供销合作社:精准施策发力“十三五”
统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