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道通航对东北亚的战略意义
2016-10-31冯亚茹
冯亚茹
摘要:伴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北冰洋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最短的天然海洋通道,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加之北极地区资源储量丰富,因此,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瞩目。东北亚地区作为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进出口贸易相当发达,特别是中日韩三国,油气等能源资源需大量进口。但长期以来该地区一直受传统航线运距过长、安全风险等问题困扰,所以,北极航道的开发和利用将大大改善目前东北亚地区所面临的困境。东北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都是北极域外国家,在北极的开发和利用上存在共同利益,因此,北极航道的安全通航对三国关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北极航道;东北亚;战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90-03
东北亚地区一般是指俄罗斯东部地区、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日本北部、朝鲜半岛和蒙古。该地区是亚洲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中日韩三国GDP总量占亚洲GDP总量的70%,占世界总量的20%,外汇储备合计占世界外汇储备总和的40%。在全球经济陷入后危机时代的困境下,2014年三国贡献了亚洲经济增量的70%和世界经济增量的36%。[1] 2014年全球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中,上海港名列第一,韩国釜山港名列第六,同时中国北方的青岛港和天津港也入围十强,分别名列第八和第十。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国际贸易最繁忙的地区之一。目前,国际贸易基本都要依靠水路进行,然而东北亚国家却远离国际贸易的主要航线:西欧—苏伊士运河-马六甲-东北亚航线和东亚-巴拿马-北美东部航线,这对东北亚各国发展国际贸易带来了很多风险与障碍。例如,因航距长而增加了运输成本;传统航线上日益猖獗的海盗增大了运输风险;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日渐变弱的通航能力;特别是一直以来困扰东北亚的“马六甲困局”。东北亚各国的能源储量也是其发展的瓶颈之一。2014年中国全年石油净进口约为3.08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5%,天然气进口量为59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上升至32.2%。[2] 2015年,日本石油进口的82%来自中东地区,中韩两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也都超过了50%[3]。经济的长足发展必然要依靠能源资源的足量供应。自2010年底开始的阿拉伯之春,其负面效应不断外溢,裂变,使得本就动荡的中东局势雪上加霜。
一、北极航道的基本情况
2005年,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北极系统科学委员会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刊物EOS周报上,发表报告称:在未来的100年内,北极海洋将会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4]2009年9月据美国冰雪数据中心的报告,当年北极地区的冰层面积达到自有记录以来的第三低值,与前两年夏季相比,面积略有扩大。[5]而这些观测数据无不说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地区的万年坚冰正在消融,完全有可能成为航运通道,造福人类。
北冰洋是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天然水道,但因经年处于封冻状态,在新世纪之前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只有加拿大、俄罗斯等沿岸国家在其夏季消融期进行少量的货物运输。北冰洋有西北、东北和穿越北极点的三条航道。西北航道全长6 400海里,主要连接北美大陆西北部至东部沿海港口。它东起白令海峡,经阿拉斯加北岸海域和加拿大北极群岛,到戴维斯海峡。西北航道地形复杂,大部分时间处于封冻状态。东北航道是连接欧亚两洲的最短航线,主要延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港口展开。该条航线西起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克奇海、白令海,到勘察加东岸的彼得罗巴普洛夫斯科,全程5 620海里。俄罗斯的破冰船在摩尔曼斯克港和西伯利亚北部的杜卡金港间全年航行,因此从1987年起,东北航线一直处于通航状态。理论上北冰洋还有一条穿越北极点的航线,即从白令海峡出发,直接穿过北冰洋中心区域到达格陵兰海或挪威海,但因这一部分海冰最为密集和厚实,最后才能被开发和利用。2009年7月23日是北极航道商业通航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两艘德国货轮从韩国东海岸的蔚山港出发一路向北,横穿北冰洋,最终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港。此次航行开创了商业船只利用北冰洋航线连接亚欧大陆的先例。2013 年 9 月,我国中远商船旗下的“永盛轮”成功试航北极东北航道。
二、北极航道通航的战略价值
(一)通航价值
伴随着各国对北极航道的日渐重视,北极航道通航的战略意义也正在显现。2011 年,从欧洲、俄罗斯诸港取道东北航道到俄罗斯远东、东亚和东南亚诸港的船只有 34艘,2012 年 46 艘,2013 年这个数字已达到 73 艘。挪威船级社估计,2030 年将会有 430 艘船只取道东北航道。另据中国极地机构预测 2020 年 15%的中国集装箱船将选择这一航道。[6]传统连接亚欧、亚美的远洋航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经巴拿马运河,或是绕道非洲好望角、南美的合恩角。北冰洋是欧、亚、北美三大洲的顶点,北极航道则是联系三大洲的最短路径。据国际航运界测算,船舶从北纬30°以北的港口出发,取道北极到达西北欧和北美,要比经过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节省至少25%-55%的航程,缩短9至15天时间。当今世界,北纬30°以北正是世界诸多发达国家和制造中心所在,生产着全球80%工业品,占据着70%国际贸易,北极航道成为连通北美、西欧和东亚三大经济活跃区域的海上“捷径”。
(二)经济价值
2008年7月,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对北极圈内33个地理区域的油气资源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发布了《北极地区油气潜力评估报告》,评估结果显示:北极圈内已探明并可用现有技术开发的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储量估计分别高达900亿桶、1669万亿立方米和440亿 桶,其 中 石 油 约 占 世 界 未 探 明 储 量 的13%、天然气占30%、液化天然气占20%,其中84%的油气资源分布在近海大陆架500米深处。[7]因此,被誉为“世界尽头的中东”。东北亚地区作为近北极地区,将会在北极资源开发利用中大大受益。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开通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能源运输航线的局限,而且还可以规避以往存在的风险。世界发达国家大多处于北纬30度以北地区,这个地带生产了当今世界80%的工业产品,占据70%的国际贸易。北极航道开通将改变世界贸易格局,促成俄罗斯、北美、北欧为主体的超强的环北极经济圈。[8]
(四)安全价值
冷战时期,苏联将北极地区打造成为自己的战略核武库,北极安全态势十分严峻。冷战的结束后,虽然俄罗斯和美国依然强调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但总体来看,北极安全态势有所缓和,因此引来许多域外国家对该地区的关注。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作为北极航线区域内收益颇丰的国家,从未停止对北极航线浓厚的兴趣。东北亚国家作为深受传统航线安全困扰的贸易大国,首先关注的便是北极航线的安全问题。俄罗斯称将会把北极航线打造成为没有海盗的安全航线,这完全符合东北亚对于该航线的期待。伴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不断升级,北极航道将会成为中国新的海上出口。美国通过与中国周边国家特别是一些海上邻国建立盟友关系,对中国实施遏制战略。北极航道最大的沿岸国家是俄罗斯,中俄已经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因此北极航线对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北极航道通航与东北亚地区发展
北极航道完全通航之后的战略价值不断显现,其对东北亚国家(除俄罗斯东部外)的战略意义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在打破东北亚国际关系僵局,促进区域合作,促进东北亚经济增长方面扮演者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一)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
2015年11月的中日韩领导人峰会上,三国领导人发表了《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中日韩合作全面恢复。三国认识到北极问题的重要性,为了共享北极政策、挖掘北极合作项目、谋求增强北极合作方案,三国举办高级别北极合作对话会议,期待对话成为探讨加强三国北极事务合作的平台。[9] 2016年4月28日,首轮中日韩三国北极事务高级别对话在韩国首尔举行,与会三国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在参与北极国际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提供商业机会等方面的政策和活动。三方表示愿在包括北极科学研究在内的诸多领域加强合作,期待对话成为探讨加强三国北极事务合作的平台。而且三国讨论开展北极合作的指导原则,重申三国对北极理事会工作继续做出贡献的承诺,同意加强三国在其他国际场合的北极合作。三国决定以创造性的方式继续探索合作项目。第二轮中日韩三国北极事务高级别对话将在日本举行。[10]
中日韩三国是世界上的主要贸易国家,其主要贸易对象国是欧美国家,而最便捷的航道就是穿过北冰洋进入大西洋。中日韩在航道的管理和航道的使用上具有共同的利益。同时北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三国共同的兴趣所在。2013年5月,中日韩三国同时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的身份,赋予了中日韩三国提出自己开发北极战略计划的权利。而事实上北极国家一向对非北极国家实施“对内协调,对外排他”的原则。这样中日韩三国就有共同的需求,希望在北极问题上域外国家达成一个共同的立场,与域内国家在沟通过程中协调立场,达成妥协。三国希望通过密切合作,增强在北极事务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而实现其在北极地区的利益诉求。目前,中韩两国也已就北极问题的双边考察达成协议。而中日、日韩之间因存在一些海洋岛屿争端,还未达成实质性的涉北极事务合作协议。但在极地问题的立场都基本一致,因此北极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看作是三国关系缓和的契机。
中日韩三国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等涉北极法律条约的缔约国,而且是北极理事会的永久观察员国。因此,东北亚地区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参与北极治理,并通过北极理事会等治理机制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东北亚各国作为全球实力卓越的地区之一,在北极治理中的贡献率将不断增长。北极治理也将成为东北亚国家参与世界事务,彰显自身实力的一个窗口。
(二)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
北极航道一旦完全通航,那么欧洲、北美、东北亚这三个全球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间的海上距离将大大缩减,贸易往来也会愈加频繁,世界现有的贸易格局将完全改变,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全球化的产业链和利益链。东北亚恰好处于北极航道的延长线上必然收益颇丰。据估计,中国同时北极航道将成为全球新的能源走廊,将北冰洋丰富的油气资源依靠海洋运输运抵东北亚,实现东北亚地区能源供应格局多元化。东北亚地区的大连、釜山、横滨等港口是天然良港,伴随着北极航道的完全通航,其区位优势将大大凸显,并且同时带动港口腹地的发展。例如,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建设图们江运输走廊,通过朝鲜罗津港或俄罗斯扎鲁比诺港实现出海,以此作为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韩国也在希望借助北极航线带动丽水港和蔚山港的原油和成品油转运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北极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因人类足迹很少踏足那里,故而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如若北极航道完全投入使用,就必须大力建设和完善该地区基础设施。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建将促进北极航道区域内经济的增长。特别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经验丰富,成绩斐然,北极地区的建设将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北极航道因其特殊的通航条件,对船舶的要求非常高。中日韩是世界上造船业中的翘楚,2013年,中国船舶建造量占世界的30.7%,韩国船舶建造量占世界29.7%,日本船舶建造量占世界的19.1%。[11]加之俄罗斯作为最大的北冰洋沿岸国家,在破冰船建造方面一直领先于世界水平。北冰洋的通航将推动东北亚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气候变化导致鱼类从阿拉斯加、北海等传统渔场逐渐北移,巴伦支海、波弗特海等海区将成为新的重要渔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赋予了各缔约国国民享有自由进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和在群岛平等地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因此拥有进入北冰洋进行远洋捕捞的权利。北冰洋渔业的发展也将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的增长。
四、北极地区与中国发展
中国作为北极地区域外治理的重要主体,参与北极全球治理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要求,是中国担负大国责任的具体体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北极开发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北极变暖,中国极端气候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出现也更为频繁。中国东南沿海更是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城市被淹没的危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相当频繁。北极航道的完全通航不仅能够缩短中国海运的运距,而且还可以使北极丰富的油气资源经海上运输大量进入中国,实现中国能源进口的多元化。
中国并非北极国家,因此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离不开国际合作。2013年5月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这意味着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有所增强。北极理事会是最重要的政府间北极治理机制。该理事会成立于 1996 年,旨在维护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理事会议题广泛,包括北极科考、环境、航运、能源开发、土著人权益保护等,对促进北极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中国还是许多涉北极条约的缔约国,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2007年俄罗斯在北冰洋洋底的罗曼诺夫海岭上插上了俄罗斯国旗,以此来宣誓主权。自此之后,北冰洋沿岸各国纷纷提出领土要求,北极地区领土纷争愈演愈烈。中国作为域外国家,应该妥善处理与沿岸国家的关系,避免陷入领土纠纷。同时,中国应坚持北极是人类共同的遗产这一立场,不断深化在北极事务中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中日韩合作面临更大机遇[D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5-11/10/content_2963487.htm,2015-11-10.
[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近60%[N].人民日报, 2015-01-29.
[3]日本自2015年原油进口下滑创自1988年来最低[DB/OL].中国金融信息网. http://world.xinhua08.com/a/20160125/1602279.shtml,2016-01-25.
[4]北极圈内存冰正加快融化未来100年内将夏季无冰[DB/OL].中国气候变化网. http://www.ip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11&NewsID=183,2005-08-26.
[5]今夏北极冰层面积为有记录以来第三低值[DB/OL].中国气候变化网.http://www.ip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72&NewsID=1051,2009-09-30.
[6]唐国强.北极问题与中国的政策[J].国际问题研究, 2013,(1).
[7]朱明亚,平瑛,贺书锋.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视角下的 北极航道战略价值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 (1).
[8]北极航道亮出中国“名片”[N].中国水运报, 2014-12-26.
[9]中日韩携手北极合作:共同利益有助化解外交寒冰[DB/OL].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60430/48643813_0.shtml,2016-04-29.
[10]首轮中日韩三国北极事务高级别对话在首尔举行[DB/OL].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16-04/28/content_5068817.htm,2016-04-28.
[11]韩媒: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全球第一,韩国亮红灯[DB/OL].中国经济网, http://www.ce.cn/macro/more/201407/31/t20140731_3266369.shtml,2014-07-3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