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溯青铜时代享阅艺术经典

2016-10-29黄黎敏

江苏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青铜器青铜纹饰

黄黎敏

【设计理念】

苏少版《美术》五下《青铜艺术》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来说,“青铜艺术”这一话题不免陌生,对“青铜时代”,学生们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青铜艺术”因遥远而显得神秘。本课教学旨在带领学生走进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青铜艺术的伟大和神秘。

本课的学习活动将立足常态化的美术课堂。教师从简单的“说成语”“猜字形”“听故事”“比器型”“赏精品”等游戏化的认知活动入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并让学生以“研制法”“看示范”“试制鼎”“刻纹饰”等切实易行的操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上,学生将欣赏各种青铜制品的图片和视频,从而了解有关青铜器的基本常识,如:制造程序、造型象征、纹饰寓意、铭文纪事、编钟古乐等,尤其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含有“鼎”字的成语的众多传说和典故,初步了解青铜器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即知晓青铜之最,感受青铜之美,体悟青铜之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呈现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名称、历史、功能、制造等相关常识,欣赏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寓意等总体特征,初步识读、辨析一些经典的青铜器,尝试设计、制造一件简单的“鼎”或其他“青铜器”。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说成语”“猜字形”“听故事”“比器型”“赏精品”等活动,以“观制鼎”“看示范”“试做鼎”“刻纹饰”等切实易行的操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开阔审美视野,增强审美意趣,提升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课的欣赏和探究活动,感受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认识中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对本民族艺术的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感知与体验

(一)“鼎”的初识

教师出示几个含有“鼎”字的成语,学生说说其意思。

一言九鼎,三足鼎立,大名鼎鼎,人声鼎沸,鼎力相助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成语储备量,此环节出现的含“鼎”字的成语均为学生较常见的。这些词集中在一起呈现凸显了本课的主题,学生也能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明确“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

师生围绕“鼎”字展开学习,内容就以下关键话题展开:

话题一:“鼎”是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鼎”的象形图符以及“鼎”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师生共同就图形和字形的特征展开分析,得出结论:“鼎”是一个硕腹、有足的容器!“鼎”字是一个上下结构的象形字!

【汉字是一种图符化的文字。通过此环节的学习,学生的思考由字入画,由文及图,实现了文化的抽象化学习与艺术的视觉化学习的自然切换,这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话题二:“鼎”是做什么用的?

1.识读与猜测。

师生观察“鼎”字的象形图符,猜测“鼎”这一容器到底是用来装什么的,主要用于哪些地方。

2.归纳与总结。

鼎,既是古代盛放、烹煮食物的容器、炊具,更是古代立国的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作为一种重要的祭器和礼器,鼎象征团结、统一和权威,代表着和平、发展、昌盛。

3.巩固与深入。

教师讲述楚庄王“问鼎中原”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鼎的典故,进一步加深对“鼎”的内涵的理解。

【“鼎”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而本环节是切入“鼎”的学习的重要一步。为此,笔者专门设计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识认与猜测”观察现象,“归纳与总结”获得结论,“巩固与深入”强化认知,这三个层级的学习呈递进式,学生通过做游戏、讨论、听故事三种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步步为营,节节进阶,该内容的学习有效扎实。】

话题三:“鼎”有哪些样子?

教师逐一出示以下名鼎的图片,赏析并归纳特征(见下表1)。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学生总结出“鼎”在造型上的千姿百态与典型特征,知道“鼎”有方形与圆形之分、三足与四足之分、有盖与无盖之分,有耳与无耳之分等等。

【此环节具有更多的探究性和选择性。学生观看、赏析多件不同造型的鼎,会对鼎的造型愈加熟悉,并会知晓“圆方腹,三四足”的共同特征,此外,本环节学习在了解同一性的同时关注差异性,为后面学生的创作练习提供了丰富的参照。】

(二)“鼎”的探究

1.观察与比较。

教师参照图片中“鼎”的样子快速示范,用黏土、花泥分别制作圆鼎、方鼎的鼎腹部分。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在了解制作方法的过程中比较两者的不同。

学生交流观察结果,教师概括总结。即:两个鼎除了造型有差别之外,其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具体的制作技法与选择材料的不同在于——老师用黏土团、掏出一个圆形的“陶鼎”;用花泥切、挖出一个方形的“铜鼎”。教师一边总结,一边在黑板上依次出示关键字的贴纸:

思考并讨论:关于陶制器皿的制作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在古代,铜制器皿又是如何制造的呢?

2.了解与欣赏。

知晓过程:欣赏视频《打造模范——青铜器铸造》,了解陶范铸造法制作青铜器的秘密,欣赏青铜器制作从无到有、模范互衬、浇筑成形的节奏之美。

研析精品:教师播放视频,依次出示妇好爵、天觚、四羊方尊、蟠虺纹青铜豆等各种器形青铜器的介绍视频,学生观看并在教师事先发给的“学习单”(见下表2)上记录自己的收获。

【这一环节观察与探究的重点是“鼎”的制作。教师采用多样化的示范方法——现场示范和视频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对真实的“青铜鼎”与仿制的“黏土鼎”“花泥鼎”的制作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收集部分学生的学习单,向全班汇报这些学生的收获并对以上学习活动予以总结。

古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发达,制造技艺精湛,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青铜器瑰宝。除了造型各异的豆、爵、觚、尊外,还有鬲、甗、簋、簠等食器,以及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礼器。其中最能体现我国古代青铜技艺、最能代表国家形象的是作为礼器的“鼎”,而鼎中之鼎当属“后母戊鼎”。

师生共同欣赏“后母戊鼎”,教师介绍其相关信息,师生围绕该鼎展开深入的学习:

析年代: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析典故:全称后母戊大方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析体量: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析制法:陶范铸造法。

赏材质: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

赏纹饰: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鼎耳铸耳郭纹(虎咬人头纹),鼎足铸蝉纹。

赏铭文:鼎腹内壁的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此前也称“司母戊”。

赏器型:呈长方形。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充分认识国宝。后母戊鼎是我国青铜艺术的典范、国家的象征。该环节的学习精致、全面,从器型、体量、典故、纹饰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可让学生对青铜器逐渐熟悉,愈加热爱。】

教师示范,继续完成之前用花泥切、挖好的方形“铜鼎”,用直尺在“鼎”腹的外壁刻画出雷纹、饕餮纹等。

【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契合学习内容的练习方式和创作材料。本课教师将花泥作为创作的主材料。花泥质地松软、有型、安全,特别适合小学生切挖塑形,且其颜色合乎“青铜”色调。】

二、创作与表现

(一)“鼎”的成型

外模切挖:试一试,先用直尺在花泥上切挖出一个长方体、球体,再按自己的喜好修整加工为“鼎”“豆”等器型的样子。

内模雕刻:再用直尺、三角尺在“鼎”腹的内外壁刻出自己喜欢的纹饰,如雷纹、饕餮纹等,也可以刻上相应的文字。

(二)“鼎”的出品

教师利用课桌、小书架等教室里现有的材料拼搭展台,同时铺上课前准备的素色衬布并张贴展台主题——“青铜时代”,作为学生作品展示区。

完成作品的学生陆续将自己制作的“青铜器”陈列在“青铜时代”作品展示区内。

【作业练习较宽泛,虽然主题是“鼎”,但并不止于“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塑造豆、爵、尊、釜等不同器型,还可以雕刻出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纹饰和文字,这样的作业便既有了实际的依托,又有了自由的选择。】

三、评价与反思

作品展示评析:学生观察、赏析“青铜时代”展区中的“鼎”等青铜作品,谈谈自己的作品创意,说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哪件,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相关知识拓展:我们的生活和青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到今,我们身边的“青铜时代”无处不在!

背景音乐播放歌舞剧《编钟乐舞》之“荆楚雄风”。

1.南京的扛鼎之作。

国家公祭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

东汉错银铜牛灯——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

2.中外的典范之作。

青铜大立人——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世界铜像之王”;

青铜时代——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铜质写实人体雕塑。

3.艺术的融合之作。

出示编钟图片,学生观察编钟的造型、图案。教师告知学生刚刚赏析时所听到的钟磬古乐,其乐器“钟”和“磬”就是青铜和石头材质的。编钟融音、形为一体,集两种艺术之美。

【本环节展现了学生身边的青铜器,就是要让学生知道:遥远其实很贴近,隐约其实很清晰。古今中外两个青铜人像对比强烈、互为对应,而之后展示的编钟则更进一步展示了青铜之美。】

本课教学结语:青铜时代是人类刚从蒙昧、野蛮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的时代,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逐渐清晰明朗。就像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一样,这个东方巨人从遥远和隐约中走出,越过神秘走向现代,她还将继续前行,朝向未来,迈向一个更加伟大的时代!

(作者系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美术教师,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青铜器青铜纹饰
生僻字里识青铜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