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注尊重满足内需促学习
2016-10-29窦晓宁
窦晓宁
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内在的学习需求,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让体育运动技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并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常见到体育老师在教学时,手持挂图黑板,详细讲解教学内容中的动作要领,根据教案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地进行分解动作、完整动作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练习时,教师还在旁边不停地讲,过多的注意点与要求让学生在练习时顾此失彼,学生动作越来越拘谨,表情越来越僵硬,直至下课,动作也未能学会、学好。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考以及想法碰撞的机会。要经常以“为什么”“你觉得该怎么做”“还可以怎么做”等启发性的话语与学生对话,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促进内化,改进已有认知和经验,实现自我超越。
“跨越式跳高”是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教授“跨越式跳高”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明白采用什么样的动作才能更好地越过一定的高度,在课的开始,便进行了“鲤鱼跳龙门”游戏,要求学生以各种不同的动作尝试越过一定高度的横绳,接着对比不同的动作,导入跨越式跳高的学习,如此便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的目的。而我的提问“如何才能跳得高”则激起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及认知方式不尽相同,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在跨越式跳高完整技术练习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起跳点来完成练习,跳完后得到相应的分数,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尊重学生的差异,二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充分地展示自己。
运动技术教学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体育教师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要求过于精细、严苛,则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如此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则无从谈起。
体育教学应区别于专业训练,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内在的学习需求,并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充满趣味的练习方式上下功夫,合理有效地使用器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并最终让体育运动技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并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