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绿色食品番茄设施标准化生产技术
2016-10-29郝学飞张军锋赵光华余大杰司敬沛王铁良曹颖妮胡京枝
郝学飞,张军锋,赵光华,余大杰,司敬沛,王铁良,曹颖妮,周 玲,胡京枝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郑州),河南 郑州 450002)
番茄营养丰富、口感良好,是大众消费的重要蔬菜品种,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中国是世界三大番茄主产区之一,番茄产量长期位居世界之首[2]。在各国的蔬菜栽培中番茄均占有相当的比例,从发展趋势看,番茄的栽培面积还在不断增加[3]。番茄是河南省主要种植蔬菜种类之一,2012年河南省番茄播种面积为9.9万hm2,占当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5.7%,产量为500万t,占当年全省蔬菜产量的7%,在河南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中番茄列第1位。然而,随着近年来番茄栽培方式的改变、面积的不断增加、气候环境的剧烈变化,蔬菜品种的抗病、抗逆性受到挑战,病虫害发生更为复杂,生产中滥施农药、过量施肥现象普遍发生。李东霞等[4]2011年报道了河南无公害番茄生产技术规程,而有关河南绿色食品番茄的生产技术却鲜见报道。针对这种情况,需及时建立绿色番茄生产技术规程,以保障从“农田到餐桌”的番茄质量安全。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河南省绿色食品番茄在日光温室、塑料棚、连栋温室等保护设施内的生产。
2 产地环境条件
绿色食品番茄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建造日光温室、塑料棚、连栋温室等。
3 品种选择
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
3.1 冬春栽培和春提早栽培
应选择抗病、高产、耐低温、耐贮运、商品性好、果实发育快的早熟、中熟品种。
3.2 夏秋栽培和秋冬栽培
应选择高抗TY病毒病、耐热、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的中晚熟品种。
3.3 长季节栽培
应选择高抗TY病毒病、高产、耐低温、耐弱光、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
4 茬口安排
春提早栽培一般在塑料大棚和连栋温室内进行,2月上旬-3月上旬定植,4-5月上市;夏秋栽培一般在塑料大棚中进行,6月下旬-7月上旬定植,9-10月上市;秋冬栽培一般在日光温室中进行,8月上中旬定植,10月至次年1月上市;冬春栽培一般在日光温室中进行,1月定植,3-6月上市;长季节栽培一般在日光温室中进行,9月上中旬定植,12月至次年6月上市。
5 育苗
5.1 种子要求
所用种子应符合GB16715.3的要求。
5.2 育苗方式
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选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改良阳畦等育苗设施。冬季采用日光温室育苗,夏秋季采用遮阳、防雨、防虫棚育苗,早春采用改良阳畦、塑料大棚育苗。可使用营养钵、穴盘基质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工厂化育苗。
5.3 营养土、基质准备
选用无菌田土7份,发酵腐熟的厩肥3份,碾细、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加粉碎过的氮、磷、钾(氮15%、五氧化二磷15%、氧化钾15%)复合肥1 kg,98%的棉隆微粒剂150 g,混合均匀,加水使土壤保持60%~70%的湿度(即抓起土壤成团,离地面1 m高落地可以散开),并覆盖塑料薄膜,将四周压实,保持营养土温度12~18 ℃,密闭7~10 d,之后揭膜、疏松土壤,并使之充分散发透气7 d以上[5]。播种前宜适当补充有益生物菌肥。
穴盘基质可选购专门的育苗基质,也可按照草炭、蛭石、珍珠岩质量2∶1∶1的比例混配[6]。每立方米基质加入98%的棉隆微粒剂150 g,并充分混匀,加水搅拌,使基质保持60%~70%的湿度,覆盖薄膜、揭膜透气、补充有益生物菌肥等步骤同5.3营养土配制。
5.4 苗床
5.4.1 苗床覆土
选择旱能浇、涝能排的高燥地块,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苗床之上,厚度10 cm;或将营养钵摆入提前备好的苗床内。
5.4.2 营养钵准备
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在直径8 cm、高度10 cm的营养钵中,上留2 cm空当。
5.4.3 穴盘选择
春栽培、春提早栽培、越冬栽培的穴盘以50孔为宜,夏秋栽培和秋冬栽培以72孔为宜。
5.5 种子处理
5.5.1 种子消毒
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秋冬季节1 d,夏季早晨或傍晚2~3 h),然后放入55 ℃热水中,维持水温搅拌15~20 min,捞出并洗净种子后,温水浸种6~8 h。
5.5.2 催芽
冬春育苗,将消毒后的种子置于25~28 ℃条件下催芽,约2~3 d,待60%~7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夏秋育苗,将消毒好的种子沥干拌细沙或细土后直接播种。
5.6 播种
5.6.1 播种期
春提早栽培,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夏秋栽培,5月中下旬;秋冬栽培,7月中下旬;冬春栽培,11月上中旬;长季节栽培,8月中旬-9月中旬。
5.6.2 播种量
每667 m2用种量25~35 g。每平方米苗床播种5~10 g;穴盘育苗每孔播种1粒。
5.6.3 播种方法
5.6.3.1 苗床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10 cm深处。水渗下后均匀撒播种子,播后覆营养土8~10 mm。冬春育苗苗床上覆盖地膜,加地热线增温;夏秋育苗床面上覆盖遮阳、防雨设施。
5.6.3.2 穴盘播种:把配好的基质装盘,播种深度5~10 mm,每穴1粒种子,播后覆基质刮平,浇透水。出苗后5~7 d,应调换穴盘,向前或向后移动20 cm,防止根系下扎,控制旺长。
5.7 苗期管理
5.7.1 分苗
苗床育苗中,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选晴天下午,将苗分散移至分苗床中。在整个苗期,分苗1次,苗距8~10 cm。分苗前1天每平方米苗床喷洒250 mg的80%代森锰锌(稀释600倍)或1 mL的30%恶霉灵(稀释1 200倍)1次,并对分苗容器和苗床进行消毒。分苗前播种床要先浇水,将小苗带土挖起。
5.7.2 苗期温度
夏秋育苗主要利用遮阳网及喷雾控温,冬春育苗控温管理见表1。
表1 苗期温度管理 ℃
5.7.3 苗期光照
冬春育苗需采用反光幕等增光措施;夏秋育苗要适当遮光降温。
5.7.4 苗期水肥
苗期不旱不浇,以控为主。若缺水时可在晴天浇水,一次浇透,严禁浇大水。在秧苗3~4叶时,可视苗情追施苗肥。
6 定植
6.1 定植前准备
6.1.1 施基肥
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施足基肥,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要求。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4 000~5 000 kg(或商品鸡粪1 500 kg,饼肥150 kg),氮、磷、钾(氮15%、五氧化二磷15%、氧化钾15%)复合肥20~25 kg,硫酸钾10 kg。
6.1.2 整地
定植前深耕土地30 cm左右,采用小高垄定植,垄宽1.2 m,垄高15 cm。
6.1.3 棚室准备
定植前15~20 d整修好大棚,视土壤墒情及时扣棚膜和张挂防虫网。夏秋季栽培宜在顶棚上加盖遮阳网,定植前棚室要进行消毒。
6.2 定植时间
按茬口安排规定的要求,在地表下10 cm深处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0 ℃后定植。
6.3 定植方法
挖穴定植,封穴后小沟内浇足水,缓苗后4~5 d覆盖地膜。夏秋茬口不覆盖地膜。
6.4 定植密度
采用宽窄行栽培。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宽行距宜70~80 cm,窄行距宜50~60 cm,株距35 cm。每667 m2定植3 000株左右,长季节栽培每667 m2定植1 800~2 200株。
7 田间管理
7.1 温度
夏秋大棚四周及顶部昼夜通风,遇雨合上顶部风口;晴天温度高时在棚膜上覆盖遮阳网或喷洒降温涂料,以防棚内温度过高。冬春田间温度管理见表2。
表2 田间温度管理 ℃
7.2 光照
采用透光性好的薄膜,冬春季节应保持膜面清洁,以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夏秋季节定植后,初期适当遮阳降温。
7.3 空气湿度
根据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缓苗期80%~90%、幼苗生长期45%~50%、结果期60%~70%[7]。可通过地膜覆盖、膜下滴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控制湿度。
7.4 水肥管理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394的有关规定。
7.4.1 浇水
定植后浇透水,约7 d成活后再浇1水。土壤相对湿度冬春季应保持在60%~70%,夏秋季节应保持在70%~85%。夏秋季每5 d左右浇1次水;冬春季视土壤墒情,每10~15 d浇1次水。
7.4.2 施肥
根据生长状况及时追肥,所施肥料分多次随水追施。定植后7~10 d,根据苗情结合浇水每667 m2冲施尿素或复合肥5 kg,也可冲施腐熟的鸡粪液或饼肥液200~300 kg。当第1穗果实膨大到直径2.5~3 cm时,每667 m2冲施1次高钾型复合肥10~15 kg,及生物有机肥40~50 kg;以后追肥在每穗果实膨大到直径2.5~3 cm时,667 m2冲施高钾型复合肥15~20 kg。果实转色到成熟期每667 m2可追施腐殖酸有机肥50~80 kg;生长后期根据情况可适当喷施氨基酸叶面肥或植物营养液肥。在生产中不允许使用城市垃圾、生活污水污泥、工业废渣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7.5 中耕
定植缓苗后及时中耕松土,每次浇水后浅中耕1次。地膜覆盖的地块一般不进行中耕。
7.6 植株管理
7.6.1 整枝
植株高度在30 cm以上时,用尼龙绳、塑料绳吊蔓或竹竿插架,并及时绑蔓。
整枝方法主要有单干整枝、双干整枝和换头整枝等,可根据栽培密度和目的选择适宜的整枝方法。早熟密植和无限生长类型品种宜用单干整枝法,早熟和中熟品种宜用双干整枝法,长季节栽培品种宜用换头整枝法。
7.6.2 打杈摘心去老叶
及时打杈;当最上部的目标果穗坐果后,在花穗以上,留2片叶摘心;及时摘除下部黄叶、过密叶片,当第1穗果进入转色期时,打掉果穗下部叶片。
7.6.3 疏果
除樱桃番茄外应适时、适当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果,中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5果。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苗期主要病虫害: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以及白粉虱、蚜虫等。
生长期主要病虫害: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青枯病、病毒病,以及蓟马、烟粉虱、蚜虫、菜青虫等。
8.2 防治原则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植保原则[8],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9]。
8.3 农业防治
宜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采用抗病虫品种和无病虫种苗,采用剪除病虫枝、清除病虫叶、合理调控温湿度及科学施肥等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
8.4 物理防治
做好设施防护,放风口覆盖防虫网。夏季覆盖塑料薄膜、遮阳网和防虫网,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采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封严防虫网,阻断害虫侵入;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每667 m2宜悬挂粘虫板50个(黄板30个、蓝板20个),粘虫板应高出植株10 cm;采用0.3 mm以下孔径防虫网密封棚室;频振式诱虫灯每公顷悬挂1个为宜。
8.5 生物防治
保护或释放天敌,如蚜虫可用瓢虫、蚜茧蜂、草蛉、蚜霉菌、食蚜蝇等天敌防治;菜青虫可用赤眼蜂等天敌防治。生物源农药防治,如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利用苦参碱防治蚜虫,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菜青虫[10]。
8.6 化学防治
农药应符合NY/T393的要求,农药应按照GB/T8321或农药产品标签的规定使用。所选农药应允许在番茄上应用,优先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不能满足要求时选择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注意不同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合理复配,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常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表3。
9 采收
9.1 采收标准
长期贮藏的番茄可在绿熟期采收;长距离运输或需暂时贮藏的番茄可在转色期进行采收;鲜食番茄可在果实自然红熟、色艳、商品性佳时采收[11]。产品质量应符合NY/T655的要求。
9.2 包装
应符合NY/T658的规定。
10 贮藏运输
贮藏运输应符合NY/T1056的规定。长期贮藏,温度为11~13 ℃,湿度宜保持在90%。
表3 绿色食品番茄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11 生产档案
对绿色食品番茄生产过程,应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并妥善保存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