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的动态异质性

2016-10-28卫颖

江汉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制造业

卫颖

摘要:新常态时期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服务化趋势,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力量时间序列上,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结构均呈“服务化”趋势,相较于产业间关联,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关联效应日渐增强,但其内部分化严重,发展水平较低,对进口的依赖较强,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高。研究同时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行业匹配程度较高,但行业异质性明显,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拉动力上,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力较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前向与后向关联也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两者呈完全的镜像关系,其间接关联也呈两极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间接推动作用弱化,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间接拉动作用日渐突出。要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既要扩张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也要进一步优化其内部结构,同时还要顺应其产业关联的动态变化及异质性,强化产业间的关联机制。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8-0042-07

一、引言

新常态时期,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43.9%,我国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而且这一转变趋势得以延续。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至5.5%,2015年这一数据更是达到了10%,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也明显高于第二产业,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服务化趋势,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力量。作为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专业化的产业体系,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的制造业却面临需求、供给两端不振的困顿局面。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的新订单指数长期在临界点左右徘徊,其需求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指数更是自2015年开始便长期位于临界点以下,其供给能力趋于萎缩。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态势并不显著,尤其是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相对不足,《2016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整个“十二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维持在8%左右,201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工业占比尚不足11%,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还很漫长。而制造业创新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化发展,两者之间的关联效应能否得以充分发挥是实现转型升级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

理论上,作为制造业企业内部生产服务市场化发展的产物,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了专业化的产业分工体系,在这一体系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业内部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制造业纵向一体化程度越高,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越强,相对于组织内供给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专业化发展更有利于节约制造业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可以说,基于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联发展形成了一种数量和结构叠加的优化效应。从价值链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品价值链高端攀升,而我国之所以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主要也是因为价值增值的源泉——生产服务环节主要被发达国家占据,处在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有限,其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发展效应并不突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效应较小。高觉民、李晓慧(2011)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就表明,二者相互积极的互动作用尚不充分;刘书瀚、张瑞、刘立霞(2010)的研究同样指出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张月友(2014)更是直接提出了“中国产业互促悖论”,认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尽管增强,但工业化却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2002-2012年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水平,并按照技术特征将制造业细分为低技术制造业、中等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结构匹配问题。而且,上述所提基于投入产出的关联分析主要集中在2010年之前。2010年之后,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产业问的互动互促与前期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利用最新的2012年投入产出表数据,综合分析不同阶段产业关联的异质性,明确产业关联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正在进行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的统计描述

按照Greenfield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我们一般把生产性服务业界定为提供中间投入的部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生产性企业,把消费性服务业界定为给最终消费者提供最终需求的部门。但是由于大部分服务业既可以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人,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最终需求,因此,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外延),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学者较多采用的是以中间需求率为划分依据,如Goodman&Steadman(2002)、周及真(2013)等的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说明,采用中间需求率对投入产出表中服务业的各细分行业进行分类(见表1)。以投入产出表为依据,按照中间需求率均值>50%为标准。将生产性服务业归纳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批发和零售业。

本文主要采用历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延长表的相关数据,目前我国投入产出表更新至2012年。其中,2002年、2005年、2007、2010年均为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其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分两个部门,我们计算时将其所有数据合并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科学研究事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合并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共涉及到139个部门,我们进一步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将其划定为42个部门,以保持数据研究的统一性。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中制造业共包括17个细分行业,我们借鉴Lall(2000)的研究,结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技术产业分类,把我国制造业内除其他制造业和废品废料业之外的15个细分行业划分为低技术行业、中等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三大类,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内部三大技术行业间的关联效应,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结构匹配度。

1.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变化

从总量上看,2004-2012年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其产值增长了近4倍,但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以及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其占比变动幅度不大,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如图1)。从经济贡献率上看,与服务业的GDP贡献率变动趋势相一致,2007年之前生产性服务业的GDP贡献率趋于上升,其后呈波浪式下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显著(如图2)。

从就业吸纳能力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率稳步提升,并且高于全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率。与其产值占比相比较,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明显偏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同时,六大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尤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下降显著,下降率达50%以上。

2.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动态变化

首先,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仍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数据分析表明,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且逐渐下降。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尤以2007年以来下降明显,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所占比重也趋于下降,所有细分行业中,只有金融业占比显著上升。从GDP贡献率来看,2007年之前生产性服务业的GDP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但2007年之后显著下降,2010年短暂上升之后又下降(见图2)。各细分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的贡献率最高,其均值近1%,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最低,只有0.14%。现阶段,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尚且不足,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高。

其次,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结构呈服务化趋势。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007年之前一直是“二、三、一”的格局,逐渐演变成了“三、二、一”,而且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服务业成为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中占比最高的产业,制造业所占比例在2005年之后显著下降(下图3)。

第三,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一直维持“二、三、一”的产业分布,第一、第二产业占比趋于下降,第三产业占比趋于上升,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2005年之后,制造业所占比例趋于下降(下图4)。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1.研究结论

第一,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分化严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比较低。且逐渐下降。与产业间关联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关联发展效应日渐强化,其中间投入结构与中间需求结构均呈服务化发展趋势。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行业匹配程度较高,但行业异质性明显。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业对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拉动力上,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供给推动力强于需求拉动力。尽管结构合理,但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问的规模矛盾突出,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人主要依赖于进口,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无法直接满足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不足。

第三,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异质性较强。2002-2010年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后向关联尤其是间接后向关联效应更加显著,而且这种关联更多地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之间。2010年之后,这一趋势完全逆转,两者间的间接前向关联水平显著提高,而间接后向关联水平则明显减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推动转变为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拉动。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动力不断强化,这正适应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的发展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

2.对策建议

结合前文分析,要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就必须顺应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产业关联的动态变化,补足两大产业互动互促作用机制中的短板,具体思路包括:

其一,不断增大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对接高技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驱动。

其二。现阶段推动两大产业有效融合的关键在于增强其直接前向关联水平和间接后向关联水平。增强直接前向关联水平的关键在于发挥制造业升级发展的驱动器作用,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扩张,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动力:而增强间接后向关联水平的关键在于优先发展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变迁推动制造业的结构调整。

其三,合理选择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导行业。尽管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的升级推动效应较为明显,但综合考虑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细分行业的属性变动,在对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应优先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次是金融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

其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机制。地方政府应从产业关联效应的视角改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强化在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和投入,扩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的区域边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外溢效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破行政藩篱,构建建立在产业联动发展基础上的跨区域产业关联机制。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制造业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借鉴国内外经验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