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2016-10-27杨昆

祝您健康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良性发病率

杨昆

44岁的俞女士,9岁起患“癫痫”病,7年前“脑梗死”致右侧肢体偏瘫卧床至今。瘫痪后不久,她发现颈部有一肿块,约栗子大小,肿块逐年长大,尤其近一年增速明显,逐渐变成如婴儿头颅大小的巨大肿块,已经严重影响其呼吸和颈部的活动。

她来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治,主刀医师因考虑患者肿块巨大,便精心设计了一种切口,既能确保手术创面的暴露,又能保证肿瘤切除后有足够的皮肤缝合……历经4个小时的“奋战”,医生终于完整地摘除了俞女士头颈部的巨大肿块,邻近的重要组织结构也得以保护。病理切片显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肿瘤正以其高发病率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不过,甲状腺肿瘤并不可怕!事实上,甲状腺肿瘤甚至甲状腺癌的患者,经过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之后,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急速攀升。2012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北京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223.75%,位列各类癌症发病率首位。此外,调查数据同时也显示出甲状腺癌“温和”的一面来,在过去50年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虽然增长了3倍,但是其死亡率却保持平稳。这一切主要得益于检查手段的提高、手术技术的改善和较全面的术后治疗和管理。早期发现甲状腺癌仍然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手段。

其实,从众多高发的肿瘤诸如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肝癌来看,早期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患者10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的肿瘤。如今,临床医生发现95%的甲状腺癌患者是恶性度较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只要经过及时规范的手术治疗,很多患者的寿命与正常人没有区别,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

◆早期治疗效果很好

甲状腺肿瘤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原因与环境、性别、年龄等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上,甲状腺肿瘤以乳头状癌、髓样癌多见,通常发病早期不疼不痒,没有任何症状。

等到患者出现吞咽困难、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癌细胞基本已侵犯到了食管、气管等相邻脏器。

甲状腺癌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早期筛查甲状腺癌只需每年体检时增加甲状腺彩超即可,既经济又实惠,临床诊断率高。一旦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

◆“恐癌”心理不可取

随着超声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些直径仅有几毫米的甲状腺小结节也无处“藏身”。当人们手揣着被诊断为“小结节”的报告时,心中还是不免一紧。多数人都期望通过“一刀切”的方式,远离疾病的侵扰。这种“恐癌”心理在患者中十分常见。

其实,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上的结节分为炎性、良性和恶性三种,在未明确其性质以前统称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又分多发性和单发性,一般来说,甲状腺结节多数为良性。

专家指出,如果患者被诊断为炎性结节或良性结节,则完全没有必要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因为手术之后,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内分泌制剂来调节甲状腺功能水平,生活质量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这些患者,专家建议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但要记得随访,随访周期一般为半年1次。

◆规范治疗最为关键

从胚胎期到新生儿、儿童、青少年再到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均有可能受到甲状腺疾病的侵扰。目前,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大概只有不到5%的患者接受了规范治疗。

专家表示,适度的、规范的诊疗是保证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获得最优生活质量的有力保证。一般而言,甲状腺肿瘤若为良性,只要注意平时定期进行B超检查和随访工作,关注结节的形态变化即可。如果患者被怀疑为甲状腺癌,则首先需要进行B超和血液检查,有条件者应该做细针穿刺检查,以予确诊和进行病理分型;其次要根据诊断的结果来决定是否手术以及手术方式和切除的范围。

目前,纵观临床总体情况,绝大部分甲状腺癌手术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患者的预后也较为良好,部分有转移的患者,需要在术后进行一段时间的放射性碘治疗;最后就是长期随访。(编辑 祝健)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良性发病率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